首頁/ 歷史/ 正文

伯羅奔尼撒戰爭:希臘古典文明由全盛走向衰落

提洛同盟演變為雅典帝國以後,雅典便成為了希臘最大的勢力,引起了斯巴達和他領導的伯羅奔尼撒同盟的敵視。

在伯里克利執政期間,帝國政策沒有放鬆,並且有變本加厲之勢,斯巴達的干擾和對抗也與日俱增,終於爆發了歷時二十餘年的伯羅奔尼撒戰爭。

伯羅奔尼撒戰爭:希臘古典文明由全盛走向衰落

兩強相爭必有一戰,這是奴隸制國家對外關係的必然規律。但此次伯羅奔尼撒戰爭,除了一般的奴隸制強國爭霸之戰的意義而外,還反映了希臘城邦體制的危機:

他既不能阻止戰爭的爆發,戰後又無法導向穩定的聯合,於是戰亂頻仍,表示城邦制度已經難以適應希臘奴隸制進一步發展的要求。

因此這場戰爭以雅典的失敗而結束,更是處於上升階段的古典文明,遭受了挫折。

戰爭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從公元前431年開始,到公元前421年,休戰而止。

伯羅奔尼撒戰爭:希臘古典文明由全盛走向衰落

1。導火線

公元前431年春天,加入伯羅奔尼撒同盟的中希臘城邦底比斯襲擊雅典的盟友普拉提亞,被擊潰,雅典隨即拘留所有雅典境內的底比斯僑民,戰爭於是不可避免。

原來在此之前,雅典和伯羅奔尼撒同盟已經有了多次的摩擦。

從公元前457年起,雅典海上帝國與色薩利和阿哥斯結盟,同斯巴達為首的伯羅奔尼撒同盟已經兵戎相見,進行了多年的戰爭。

到了公元前445年才簽訂合約,但是矛盾繼續發展。

到了公元前432年,伯羅奔尼撒同盟召開大會決定向雅典提出一些明知它不能同意的強硬要求,比如說驅逐伯里克利。

雅典也爭鋒相對,在公民大會上對這些要求斷然拒絕,意味著雙方都在準備訴諸戰爭。

底比斯襲擊普拉提亞便成為了導火線,引起了希臘兩大勢力的決戰。

在公元前431年6月,斯巴達軍隊侵入了雅典戰爭,於是全面爆發。

伯羅奔尼撒戰爭:希臘古典文明由全盛走向衰落

2。戰前基本形式

從戰前的基本形式上看,雅典海上同盟積極擴張,四處插手,已經危及到伯羅奔尼撒同盟的利益,而雅典民主政治的霸權更是堅持貴族寡頭統治的斯巴達深感不安。

雅典工商業發展已經從黑海而西擴路到奧尼亞海,侵犯了伯羅奔尼撒同盟最大工商業城邦科林斯的傳統勢力範圍,矛盾難以緩和。

伯里克利認識到戰爭絕對難以避免,於是做了一定的準備,他知道斯巴達將採取路上圍攻的策略,於是把雅典取勝的條件反在海上反擊和城市固守等方面。

為此他修築並加固了連線雅典城和海港皮雷埃夫斯的長垣夾道,相信只要這個牆不破,雅典城就能直通大海,不僅不怕斯巴達的圍攻,同時還可以憑其優勢海軍襲擊斯巴達和伯羅奔尼撒同盟的城市。

出乎雅典方面意料的是,當斯巴達軍隊佔領郊區農村,農民紛紛逃入雅典城市時,密集的人口和惡劣的衛生條件,卻使海外傳來的瘟疫大為流行。根據估計,全城大約有1/4的居民染疾而死,更為嚴重的是伯里克利也被瘟疫奪去了性命。

此後提洛同盟內部的矛盾和雅典公民中主和與主戰派的矛盾也日漸發展,於是使雅典的戰鬥實力大受影響。

在第一階段的戰爭中,雙方互有勝負,呈現相持之勢,最後雅典主和派得勢,雙方於是締結和約,規定各自退出佔領對方的領土,交換戰俘,保持50年的和平。

但實際上雙方互佔之地都未退還,矛盾依然存在,只是暫時的休戰。

伯羅奔尼撒戰爭:希臘古典文明由全盛走向衰落

戰爭第二階段是公元前415年到公元前404年,以雅典發動西西里遠征開始。期間發生了雅典雙方奴隸大逃亡事件。

1。西西里遠征

當時西西里島最大城邦敘拉古與斯巴達為盟,雅典想以空前規模的海上遠征,奪取敘拉古,結果事與願違,全軍覆沒。

此次慘敗使雅典元氣大傷,特別是海軍受損最大,再也無力恢復,從而決定了雅典失敗的命運。

此後斯巴達不斷出兵侵入雅典國內,長期盤踞雅典城北面的狄西里亞地區,雅典農村遭到嚴重破壞,城內又發生了兩萬奴隸的大逃亡,加速其經濟的崩潰。

伯羅奔尼撒戰爭:希臘古典文明由全盛走向衰落

2、洋河之戰

斯巴達方面則不僅有優勢陸軍,還藉助波斯資助建立海軍實力大增。

3。簽訂合約

公元前404年的合約規定,解散提洛同盟;雅典只能保留12艘警衛用的艦船,拆除長垣通道和海港防禦攻勢,並且加入伯羅奔尼撒同盟。這樣一來,雅典便降為俯首聽臣的斯巴達的二等城邦。

這次戰爭雖然是希臘人之間的內戰,其牽扯之廣、損失之大、殺戮之殘酷,卻較希波戰爭,有過之而無不及,此後希臘歷史進入城邦危機階段,希臘古典文明也由全盛走向衰落。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