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廣西人文:土司文化二——向武土州黃九霄在桂平的野史與正史傳說

廣西人文:土司文化二——向武土州黃九霄在桂平的野史與正史傳說

前幾天寫了一篇《廣西解放後被撤併的縣二九——萬福洞天在向都(崇左天等縣)》,其中的向都縣,是在民國六年(1917年)的時候,由當時的向武,都康,上映三個土州合併組成。

在找資料的過程中,無意找到一條資訊,明代向武土州的第十一任土官——黃九霄,竟然安葬在桂平,並且現在每年的九月初四,桂平及周邊的黃氏宗親都在他墳前舉行公祭,可以說是現在桂平境內比較大的黃氏祭祖活動。。

順著資訊的提示,潯州府O鑫森淼焱垚找到了這座黃九霄墓,這墓坐落在師範過去不到百十來米的一片田園中間,那裡有個土崗,周邊人都把這裡叫做大起村松木嶺,嶺不大,看著有數百平方,早兩年這裡還是光禿禿一片,如今已是小樹林一般了。

黃九霄墓就在崗上,主墓向東,周邊分佈有碑亭,碑記等,因為有著幾百年的歷史沿續,所以也成為了桂平市級的文保單位,並立有牌。

桂平的歷史文獻書籍,多少都看過幾本的,但好像桂平歷史上關於土司,土官之類的記載,主要是明代田州岑氏土官的歷史,和當時設在桂平境內的一個武靖州的建制歷史有關係。

這個武靖州,岑氏土官相關的歷史記載比較少,實際上也僅僅存在了幾十年,發展到明末,再到清代,桂平所在的潯州府更是成為當時廣西十二府中,四個沒有土屬行政建制的大府之一。

都知道,土司,土官制度,是從唐代的羈縻制度,宋代土官制度,慢慢發展而來的,這是中原王朝為了方便對邊遠地方統治管理而實行的一種行政建制。

簡單說就是朝廷任命一個有功績的官員,或是當地有威望的人擔任地方的行政長官,劃定區域讓他管理,設立土州土縣土府之類,和正常的州府縣相當,但土州府縣的最高長官,就叫土官,常見的州府縣最高長官,也叫流官。

土屬區域內的大小事務,都由土官自行裁決,只要不是嚴重超越朝廷的原則,那朝廷都管不到區域內的事情。並且,這種土官的權力,地位等等,都是可以世襲的,朝廷允許由他的子孫一代代的傳下去,而“流官”則是由朝廷任命,時常更換的。所以,後世也形象的把土官稱為土皇帝。

那明代的這位向武土州土官——黃九霄,作為一位地方土官,一個地方的土皇帝,為什麼會離開屬地向武州,而來到桂平,最後還埋葬在桂平呢?這背後又有什麼樣的故事呢?

廣西人文:土司文化二——向武土州黃九霄在桂平的野史與正史傳說

在墓邊上的碑亭裡,刻有著他在桂平的傳說。

黃九霄,廣西向武州(天等縣向都鎮中和村)人,祖籍湖南省永州府零陵縣松柏鄉侶水橋村。生於明朝洪熙乙巳年(1425年),卒於弘治庚申年(1500年),他是自明洪武開始,向武土州黃氏土官的第九代,第十一任土官。

他在向武土知州任上共十四年,據說因為施政稱職,愛民,造福了一方,很得地方人民敬重,他做了十四年土知州後,辭官來到桂平西山隱居,病故後葬在桂平西山腳下。

因為他的去世,家道就中落了,因為生活環境所迫,他的兒子黃瑾,黃珊,黃琳遷回了向武土州生活,由此,黃九霄墓就荒了下來。但在桂平的其他黃氏,對黃九霄還是有所瞭解的,也十分敬重他的為人,不忍他的荒寞,所以,在後來,找了個“金鐘吊葫蘆”的風水寶地,把他遷了過來,並且每年當作桂平的黃氏家族墓來祭祀,經過數百年的發展,也就成為了今天桂平乃至周邊縣區比較大的一座黃氏公墓了。

廣西人文:土司文化二——向武土州黃九霄在桂平的野史與正史傳說

那麼問題來了,按說以他的地位,作為一位土官,土知州,在向武土州是土皇帝的存在,他為什麼只當了十四年,就辭官讓位呢?

正常來說,這些土官職位,是有世襲權的,一般來說都是長房長孫一代代傳位,輕易不會更換的,完全可以做到死的那一天,才算是卸任。只有長房長孫這一系有各種原因沒辦法繼承,那才由同宗系的黃氏宗親來擔任。

黃九宵做了十四年向武土知州,他的為人,為官很得地方百姓與朝廷上級認可的,他也有三個兒子,但為什麼他做得好好的,卻突然不做了,反而帶著兒子遠走桂平隱居生活呢?

有一本古地方誌《向都江城廣記》,當中記載的就有向武土州的一些事情,其中關於黃九霄的記載,還是有很多的,都是好評,都是敬重之意。據說曾經向武土州內,人們還建了個廟,專門供奉著黃九霄,當作地方之神來祭祀。難道是因為他做官做得好,深得百姓愛戴,他離開向武后,人們為了懷念他才立廟記之?

這些種種都解釋不了“黃九霄辭官來桂平隱居”的說法,正常情況下,黃九霄是沒有理由辭官遠走,這個疑問,在黃九霄墓邊的碑記裡都沒有找到答案。

廣西人文:土司文化二——向武土州黃九霄在桂平的野史與正史傳說

再說黃九霄墓碑上的“明總將”頭銜,又是怎麼回事呢?

只說如果,

如果黃九霄是辭官而來這事是真的,黃九霄作為一個土州建制的最高長官,辭官來桂平,離任後,自然“知州”的頭銜他是不能隨便用了,在日常交往中,人們用他的舊官銜來稱呼他,有點不合規制。

但是明代,作為地方土官,他還是有很大的權利的,除了有管理地方日常民政,政務,還有著領兵守土的職責。所以土知州一職,是文武兼有的。朝廷除了封他們“知州”這樣的文職,還會看情況給他們一個武職,“參將,配總兵服”,也是身兼數職啊。

黃九霄應該就是這種情況,他來桂平後,人們還是叫他“黃知州”,這不太好,所以人們就尊稱他的另一個官職,“黃參將”,“黃總兵”。

相對來說,“參將”,“總兵”這種稱謂彈性很大,也就不存在合不合規的說法了。最後流傳下來,也就是“明總將”了。

廣西人文:土司文化二——向武土州黃九霄在桂平的野史與正史傳說

那地方正史中對黃九霄,又是怎麼記載的呢?

因為找不到《向都江城廣記》這本地方誌書,所以就只能翻翻各版本和向武相關的地方誌。可能側重點不一樣,翻了幾本方誌,都找不到黃九霄的記載。

但是,卻有一份向武土州黃氏土官的譜系圖。如果細細看看,那黃九霄為什麼最後葬於桂平,那就有合理的解釋了。

向武州的土官之位,傳到第九代黃九霄的時候,他已經算是第十一任了,他去世後,由他長子黃瑾世襲,成為第十二任向武土知州。

但是,很不幸,黃瑾在位也沒多久,也去世了,但他年輕,還無子嗣,加上當時黃九霄的另兩個兒子黃珊,黃琳的能力偏弱,或是其他原因,沒能順利的襲接官位,最後,由黃九霄的三弟,黃九澤承襲。所以,向武土知州的位置又由第十代轉回到第九代了,從長房長孫系轉到三子九澤繫了。

廣西人文:土司文化二——向武土州黃九霄在桂平的野史與正史傳說

由於黃琳,黃珊失去了世襲的資格,但作為長房子孫,在其三叔黃九澤權力之下,雖說不受氣,但多少有點受排擠,他們的存在,那就顯示到黃九澤承襲官位,多有點名不正言不順的意思。

也許正是當時種種不被歷史所記載的原因,出於無奈,在黃珊為最後搬離了向武土州,來到了潯州府桂平西山腳下生活,並開枝散葉。

再說,古人家族離開故土遷徙他處另找安居之所,一般會有帶著祖輩遺骨同遷的習慣,也許,正是這樣,黃珊來桂平定居的時候就順勢把父親黃九霄的遺骨給帶來了,在重新下葬的時候,墓碑上自然不能亂寫頭銜,於是只寫了個“明總將”

如果這個說法是歷史事實,那桂平的黃氏中,應該也有著黃九霄的血脈,黃珊的後代。

正是這系黃氏的幾百年繁衍生息,黃九霄墓就慢慢發展到今天的樣子了。

至於黃九霄的真正歷史如何,那就更得另找資料了。

我在桂平,我是潯州府O鑫森淼焱垚。如果你喜歡,可以關注我!給你講述這片土地更多的過往!

謝謝閱讀關注!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