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科技/ 正文

七夕前夜,地球和月亮搭起“鵲橋”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

銀漢迢迢暗度。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又是一年七夕將至,牛郎織女相會銀河,有情人互訴衷腸。

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獨守月宮,觸景生情,嫦娥是否會黯然神傷?

不過她早已不再寂寞,因為在月地之間,早已搭起了一座溝通的“鵲橋”。

月亮,一位我們陌生又熟悉的美人,千百年來,人類讚頌她、歌詠她,卻從未能真正瞭解她。

時間進入20世紀,人類有了更多科學手段來實現對月球的探測、揭開她的神秘面紗。宇航員登月、衛星探測、月球車勘察,種種方式探尋下,月亮的秘密似乎無處隱藏。可是,還有一處隱秘之地,我們知之甚少。

那就是月球背面,月球永遠以同一面對著地球,而暗面則始終不可見。這是由於潮汐鎖定的影響,地球引力對月球施加潮汐作用,減緩月球的自轉速度,最終月球自轉週期與地球公轉週期同步。

七夕前夜,地球和月亮搭起“鵲橋”

“嫦娥四號”  圖片來源:網路

過往各類探測器都造訪過月球,但都從來不曾前往月球背面。因為始終背對地球,月背難以與地球實現直接的無線電通訊,所以傳輸月背探測資料十分困難。

但是人類終將探查月之暗面。中國二期探月工程發射的月球探測器“嫦娥四號”,成功實現了人類歷史上首次對月球背面的著陸探測。

七夕前夜,地球和月亮搭起“鵲橋”

“鵲橋”  圖片來源:網路

於是就有了我們的月球中繼通訊衛星“鵲橋”。“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於月球背面軟著陸,由“鵲橋”中繼通訊衛星與地面站建立通訊。“鵲橋”常駐在地月拉格朗日L2點,圍繞其做週期運動,保障地球與“嫦娥四號”的持續溝通。

“鵲橋”衛星的空間位置固定,能指導“嫦娥四號”探測器的軟著陸和月表操作,擔任地球和“嫦娥四號”探測器的溝通媒介。在過去兩年多的服役時間中,“鵲橋”已經協助完成了月球車和著陸器的大量資料收發。

七夕前夜,地球和月亮搭起“鵲橋”

月表“石碑”  圖片來源:網路

“嫦娥四號”搭載的“玉兔二號”月球車,持續在月背穿行探測。截至2021年7月底,“玉兔二號”已行經772米,執行32月晝,獲取了大量月球背面地表的第一手資料。

在月背探測期間,“玉兔二號”發現了地表一塊凸起的“石碑”。研究發現,這塊石塊並不是原生基岩,明顯來自其他地方。這樣的結論讓人們腦洞大開,石塊為什麼會以這樣的形態留在荒涼的月球?莫非曾有過外星文明的造訪?

答案當然是NO。

下方圖片是月背的地形地貌圖。與面向地球的月表不同,月背被密密麻麻的隕石坑覆蓋。作為衛星,月球阻擋了大量朝向地球的隕石。而上述的“石碑”,其實也是隕石留下的殘片。

七夕前夜,地球和月亮搭起“鵲橋”

月表隕石坑  圖片來源:網路

在這個甜蜜的時刻,“嫦娥四號”和“玉兔二號”依舊兢兢業業地在月球背面工作,她們的努力讓我們更瞭解月亮。科技的力量使人類深入神話之境,拓展世界的邊際。

讓我們共同期望,從“鵲橋”那裡,收穫更多的好訊息!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