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汽車/ 正文

運營商員工之痛丨勞務派遣之痛,為什麼還不能實現同工共酬?

眾所周知,三大運營商有歷史悠久的勞務派遣問題,雖然這些年已經陸續推進勞務派遣員工轉正,比如,中國移動曾是勞務派遣工的大戶,但早在幾年前,中國移動就將大量的勞務派遣員工轉正,中國移動員工總數從23萬上升到45萬,全部同工同酬,這做法在史上絕無僅有!

運營商員工之痛丨勞務派遣之痛,為什麼還不能實現同工共酬?

但事實上,截至當前,三大運營商中勞務派遣的形式還是很普遍,勞務派遣員工在運營商組織體系中佔據了重要的一環,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但與其作用發揮不一致的是,派遣員工在企業中的發展並不樂觀,有人這麼形容派遣員工:企業中的“二等公民”,各大渠道關於運營商派遣員工待遇差的聲音不絕於耳。

具體來說,派遣員工不可避免地面臨一些問題——

首先是心理落差。

心理落差來自於身份的不同,福利的不同和培訓機會的不同等。

再次是歸屬感較弱。

派遣員工與勞務派遣公司的接觸一般是非常少的,基本上都在用工公司上班,碰到員工切身利益的問題,可能會出現派遣公司管不到,用工公司不肯管的情況。

還有就是技能發展可能不具持續性。

有些公司要求的技能有較強的特性,比如公司特有的技術應用,派遣期結束後,習得的技能在市場上不一定有競爭力。可能還需要再從頭學習通用型的技術,再去適應市場競爭;有些派遣員工一直在做簡單重複的工作,時間長了,也難有技能上的進展。

最後,同工同酬還難以真正實現。

派遣員工幹著跟正式員工一樣的活兒,甚至工作的難度更大、工作投入更多,但薪酬福利上卻不能跟正式員工看齊。有員工吐槽稱,談要求指標的時候你是正式員工,談福利的時候你就是外包員工!

運營商員工之痛丨勞務派遣之痛,為什麼還不能實現同工共酬?

為什麼運營商企業不能實現同工同酬呢?薛兆豐曾經以一個故事解釋過這個現象——

和珅前去賑災時發現有人在街上施粥,他二話不說從地下抓起一把沙土就扔進了粥裡,看得一眾官員目瞪口呆!周圍的下屬都驚了,問他這是幹什麼?

和珅說:真正的災民都餓瘋了,根本不會在乎粥裡有沒有沙土,只要能活下來就行。這樣一來那些蹭吃蹭喝的人就可以被排除在外,讓更多災民可以得到活命的機會。和珅的方法就是經濟學裡的“歧視”,看似很不人道,但對篩選真正困難的人卻十分有用。

“同工不同酬”是大部分人痛恨的一種現象,明明兩個人幹著同樣的工作,別人一個月就比你多拿2000塊,這是不是不公平不合理?其實不然!!

假如說,兩個人一塊去應聘同一個崗位,能力強的要月薪5000元,而能力弱的只要4500元。如果老闆對能力要求不那麼苛刻,很可能會出於成本考慮,而僱傭了後者。但如果有規定,同工必須同酬的話,弱者也同樣要5000元,就註定找不到工作了。

運營商員工之痛丨勞務派遣之痛,為什麼還不能實現同工共酬?

如果明令要求運營商同工同酬,運營商企業就達不到透過勞務派遣來節省成本的目的,既然不能節省成本,它們自然不會透過勞務公司來招攬用工,而會把工作都交由正式員工完成。這樣一來,原有的派遣員工可能連工作都找不到了。

但是,

無論如何,哪怕是派遣員工,他們也是為運營商企業流血流汗,為運營商的收入利潤做出過貢獻的,請一定善待他們!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