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汽車/ 正文

上線不到兩個月,昇騰AI助推“中國算力網”再添新節點

上線不到兩個月,昇騰AI助推“中國算力網”再添新節點

日前舉行的2022中國算力大會上,工信部向外界公佈了一組新的資料:國內算力產業近五年的平均增速超過30%,算力規模排名全球前二。

這樣的一幕並不讓人感到意外。算力作為數字經濟時代的新生產力,國內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自然離不開算力的支撐。何況工信部在內的相關部門早已明確表態,將加快提高算力供給能力,建設全國一體化的算力網路。

比數字本身更值得關注的話題點則在於:當算力逐漸成為千行百業數字化轉型升級的新動能,“算力網路”正從一種願景演變為新趨勢,其中被賦予“統一算力大市場”使命的“中國算力網”,將要朝著什麼樣的方向演變?

在山東濟南召開的2022中國算力大會,引出了“中國算力網”何去何從的話題,也在一場場論壇中給出了答案。

01 算力網路由淺入深

國內“算力網路”呼聲的高漲,離不開“東數西算”工程的啟動,但對“算力網路”概念的探索,卻要追溯到兩三年前。

早在2019年8月,科技部就在《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工作指引》中提出:2023年前佈局建設20個左右的試驗區,創新一批切實有效的政策工具,形成一批人工智慧與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的典型模式。

時間來到2021年5月底,基於昇騰AI建設的武漢人工智慧計算中心正式竣工,並創造性地提出了“一中心四平臺”的模式,即以人工智慧計算中心為基礎,打造公共算力服務平臺、行業應用創新孵化平臺、產業聚合發展平臺、科技創新和人才發展平臺。

不到半年時間,武漢人工智慧計算中心就吸引100多家企業入駐,月均算力使用率超過90%,孵化出了50多類場景化解決方案,覆蓋智慧製造、智慧城市、數字農業、自動駕駛等應用場景。由此人工智慧計算中心陸續在西安、成都、南京、杭州等城市落地,初步形成了多點開花的局面。

2022年6月15日的華為夥伴暨開發者大會上,“中國算力網—智算網路”正式上線,國內的算力網路建設邁出了關鍵一步,首批接入了鵬城雲腦、北京、合肥、武漢、西安、成都、中原、南京、杭州等9個節點。

為何要從單點的算力中心,進一步聯接成跨區域的智算網路?背後離不開宏觀和微觀兩個驅動因素。

無論是《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十四五規劃綱要》等指導性政策,還是“東數西算”代表的新基建工程,都在強調算力的智慧排程。透過削峰填谷的方式保持算力的高利用率,無疑是提升算能利用率、降低碳排放的有效路徑。

同時千億級引數的預訓練大模型正在走向產業落地,想要滿足大模型訓練的算力要求,將不同區域的算力中心匯聚與排程,既可以提升模型的訓練效率,也將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算力的成本,可謂現階段消除算力瓶頸的不二法門。

正如華為公司副總裁、計算產品線總裁鄧泰華的觀點:中國算力網是一個持續迭代的過程,並不是靜止的目標,未來需要經過持續最佳化、不斷擴大範圍的過程。

上線不到兩個月,昇騰AI助推“中國算力網”再添新節點

圖:《計算中心有效算力評測體系白皮書》正式釋出

2019年到2022年屬於算力網路的摸索期,2022中國算力大會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視為算力網路由淺入深的里程碑。特別是《計算中心有效算力評測體系白皮書》的釋出,不僅定義了計算中心有效算力的概念和內涵,給出了有效算力的評測指標和評測方法,還涉及有效算力評測指標體系的應用場景、標準進展與下一步規劃……

中國算力網正在向體系化、規範化邁進,加速算力服務的產業賦能。

02 中國算力網再納新

算力服務細化深入的同時,“中國算力網”也在不斷擴大範圍,比如在中國算力大會上新增的濟南、青島、武漢三個節點。

按照昇騰鯤鵬生態分論壇上公佈的資訊:濟南和青島的人工智慧計算中心將在上線後接入中國算力網,武漢超算中心也將作為新節點接入。至此中國算力網已經有13個節點,包括人工智慧計算中心、超算中心和一體化大資料中心算力樞紐。其中濟南和青島兩個節點,對“中國算力網”的構建有著特殊的意義。

上線不到兩個月,昇騰AI助推“中國算力網”再添新節點

圖:中國算力網新增濟南、青島、武漢三大節點

先從地理區位上看。濟南和青島作為山東的“雙子星”,不單單彌補了“中國算力網”在華東區域的空白,還能夠起到雙源輻射的作用,以山東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雙引擎”格局,驅動當地數字經濟和人工智慧產業的崛起。

其次是城市的稟賦。按照當下的工業體系劃分標準,全部的工業門類可以分為39個工業大類、191箇中類、525個小類,而山東省正是國內工業門類最齊全的省市之一,預示著人工智慧計算中心有著龐大的應用空間。

根據清華大學全球產業研究院等機構聯合釋出的《2021-2022全球計算力指數評估報告》顯示:計算力指數平均每提高1個點,數字經濟和地區生產總值將分別增長3。5‰和1。8‰。在數字化轉型的大環境下,區域經濟的興衰已經和算力掛鉤,能否補齊算力上的短板,直接影響著下一階段的經濟走向。

這大抵就是濟南和青島紛紛擁抱人工智慧計算中心的原因所在。其中青島人工智慧計算中心已經在2022年5月開工建設,預計在9月份上線運營;結合官方披露的資訊,濟南人工智慧計算中心也在籌備建設之中。

同時也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兩年前外界對於“人工智慧計算中心”的期待,可能還停留在解決企業、科研、高校等機構的算力需求,幫助他們完成一些前沿探索;兩年後已經可以看到新的訴求,希望計算中心和算力網路擔綱“算力引擎”的角色,助推當地企業和產業的數智化轉型。

對於“中國算力網”而言,工作的重心絕不只是對算力的協同排程,實現資料、算力、演算法、模型、服務等要素的共享與流通,還需要深入挖掘算力在不同場景下的融合應用,推進算力在生產生活場景中的落地。

可以印證的是:2022中國算力大會的議題涵蓋算力產業發展指數、《算力白皮書》《算力設施產業圖譜》 等等,產業應用已經是上下游的共識;“中國算力網—智算網路”的核心參與者昇騰AI,除了為中國算力網的構建和擴張搖旗吶喊,也在身體力行地激發算力引擎的賦能效應。

03 理想正在照進現實

誠如“中國算力網”的願景:像建設電網一樣建設國家算力網,像運營網際網路一樣運營算力網,讓使用者像用電一樣使用算力服務。

短短的一句話,隱藏著三重不可小覷的挑戰:算力網需要像電網一樣普及,覆蓋到生產生活的每一個細枝末節;算力網需要有強大的運營團隊,使用者可以按需申請、按需使用;算力網輸出的不只是算力本身,還需要配套的服務。

想要解決這些問題,工程量絕不輸於電網和網際網路。“中國算力網—智算網路”的上線、濟南和青島等新節點的接入、有效算力評測體系及標準的出爐……都是“中國算力網”征途中的一個個腳印。

上線不到兩個月,昇騰AI助推“中國算力網”再添新節點

所幸在昇騰AI的推動和示範下,算力網路的理想並不遙遠,至少從三個維度讓外界看到了曙光:

一是造樣板。

“智算網路”既是中國算力網的重要組成,也是搭建算力網路的先行者,有著不可或缺的樣板價值。比如科技部中信所提出了“一網路”實現“三匯聚”的理念,在算力匯聚的基礎上實現了資料匯聚和生態匯聚,打造了算力排程、演算法開發、產業落地的新正規化,樹立了算力網路的正確基調。

二是降門檻。

為了降低人工智慧的應用門檻,昇騰AI在軟體服務上下了很大功夫。僅以大模型為例,一面建立大模型沙盤,規劃並牽引產業界真正需要的大模型,另一方面透過昇思MindSpore等框架,原生支援大模型開發,成為大模型開發者的首選框架。

三是通鏈路。

就像在2022中國算力大會上,華為分別進行了“鯤鵬展翅”和“昇騰萬里”的生態夥伴授牌儀式,20家山東本地優秀企業入選。這些熟知當地產業需求的合作伙伴,可以說是數字化轉型和智慧升級的重要力量。目前鯤鵬和昇騰已經有超過4700傢伙伴,推出了12000多個行業解決方案。

同時需要理性認知的是,“中國算力網”還是一個不足週歲的“新生兒”,存在許多待解的挑戰:比如算力的編排、解構、排程、交易等等,還需要持續的磨合與最佳化;算力的多元化仍稍顯不足,人工智慧計算中心、超算中心外,還有許多算力節點等待接入;以及算力落地的最後一公里問題,真正像電力那樣接入即可用,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華為公司副總裁、計算產品線總裁鄧泰華也曾在演講中談到:如果把整個中國算力網作為一個大的體系來看,這個體系的技術架構如何規劃創新,現在尚未成型。因為中國算力網是全球首創,所以並沒有成型的先例可以參考。

但就“中國算力網”的演變來看,算力網路的大方向越來越清晰,正在圍繞產業需求不斷做深做實,為千行百業打通了數字化轉型的可行路徑,也讓外界看到了創新者的務實和遠見。

04 寫在最後

“中國算力網”的誕生和演變,率先邁出了算力網路發展的實踐,沿著可排程、可協同、可匯聚、可共享的脈絡,實現算力價值的最大化。或許這還不是“中國算力網”最終的形態,卻是當前最符合中國產業需要的回答。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