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汽車/ 正文

家家乞巧望秋月:七夕節花式乞巧

家家乞巧望秋月:七夕節花式乞巧

因為牛郎織女的傳說,七夕節在今天多被過成了情人節,而在古代七夕節也叫乞巧節。這是一個專屬於女孩子的節日,民間有把它稱為女兒節的。在不同的地區,乞巧節還有不同的名字,比如七巧節、七姐節、七娘會、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等。

“七”在中國文化裡是一個重要的數字,和天象、曆法的關係尤其緊密。算盤珠子是七顆,日月加五大行星是七曜,日本至今還使用“七曜”作為星期的稱謂。中國民間認為重日是很吉利的,比如二月二、三月三、九月九,當然也包括七月七。“七”與“吉”諧音,臺灣人把七月叫作吉月,七七就是吉吉,七十七歲是喜壽。七月七是個非常歡喜的日子,但它和過年不同,它是含羞帶笑的小歡喜,因為這是一個女孩子的節日。

家家乞巧望秋月:七夕節花式乞巧

雖然沒有現代生活的種種便利,但古代既沒有光汙染,也沒有高層建築對天際線的切割,古人能夠坐擁整個浩瀚的星空。觀察美麗的星空曾是先民最重要的夜間娛樂活動以及學術研究。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許多的意象、喻義、傳說都是觀星而來。從星象來說,七月七是牛郎星和織女星看上去重合的日子。《詩經·小雅》中就出現了牛郎、織女的星名,最晚在南北朝時期,牛郎織女的故事在民間開始流行。故事版本很多,基本要素差不多,織女星作為更大更亮的星,代表著一位仙女。而她之所以被稱為織女,是因為在天上司職織造,傳說朝霞晚霞都是織女的作品。

家家乞巧望秋月:七夕節花式乞巧

《詩經》(中華經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譯叢書)

織女是各朝各代少女祭拜祈願的物件。少女們都喜愛牛郎織女鵲橋相會這樣悽美的愛情故事,也都希望自己心靈手巧,終生幸福。七夕這個星象學上特殊的日子,就此演變成了乞巧節——天上星宿團圓,人間歡慶之餘,向織女求得一雙巧手、一顆巧心,從而求得好夫婿,一生安樂。

乞巧的方式很多,不少都以遊戲的形式出現,大家暗暗較勁。最常見的是對月穿針大賽:月色下,不點燈,誰能夠穿得越多越快,得“巧”就越多。唐代有一首《乞巧》詩:“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穿盡紅絲幾萬條”說的就是這個情形。

還有純碰運氣的,前幾日就買或抓只小蜘蛛放在小盒子裡, 叫作“巧蛛”。到了七夕晚上開啟,誰的巧蛛能織出最多最密的網,誰就是得“巧”最多的人。

家家乞巧望秋月:七夕節花式乞巧

[明]《漢宮乞巧圖》(區域性),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還有一半靠技術一半碰運氣的浮針驗巧。白天打一盆水,在太陽下晾一陣,晚上月亮出來後將針平投在水面上,讓它浮著,透過觀察盆底針投影的樣子,來判斷投針人是否有“巧”。打什麼水是有講究的,井水、湖水、池水、江水、雨水,各種水的浮力稍有差異,要選浮力強的,有的還用兩種甚至幾種水摻在一起。把水在陽光下晾上一天半天也是有道理的,這樣可以在水面上形成一層薄膜,方便浮針。投針時也要有技巧,不能讓針直插水底,得讓它浮起來,並且能浮成一個合適的角度,以形成“巧”的形狀。至於什麼樣子算是得了“巧”,討論的餘地可就大了,也是樂趣所在。浮起來的狀態很難完全掌握,可謂可遇而不可求,有運氣成分。可以想象當時場景,一群姑娘圍著水嘰嘰喳喳,討論投影到底像什麼,這也算是難得的閨中樂事了。

《紅樓夢》是一本寫女兒的書,自然數次提到乞巧節。王熙鳳的女兒之所以叫巧兒,也正是因為她生於七月初七。

家家乞巧望秋月:七夕節花式乞巧

《紅樓夢》(中小學傳統文化必讀經典)

(本文選自《古詩詞裡的衣食住行》)

家家乞巧望秋月:七夕節花式乞巧

家家乞巧望秋月:七夕節花式乞巧

點書影進入京東購買本書

家家乞巧望秋月:七夕節花式乞巧

家家乞巧望秋月:七夕節花式乞巧

古詩詞裡的博物志【全5冊套裝】古詩詞裡的地理名勝+動物植物+科學現象+歷史典故+衣食住行

(統籌:一北;編輯:白昕惠)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