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汽車/ 正文

一個祛寒溼的名方,15味藥兵分三路,一路破,一路建,一路補

時值中秋,再過一兩個月,寒風初起,一些體弱的中老年人就要添保暖內衣、棉褲了,同時,還出現全身乏力、腰膝痠軟、走路疼痛費力、雙腿屈伸不便等問題,有的腿蹲不下,彎不了,大小便都成問題,觀舌象脈象,舌苔淡白,脈象細弱。

一個祛寒溼的名方,15味藥兵分三路,一路破,一路建,一路補

這個問題是痺證典型表現,伴有氣血虧虛、肝腎不足的問題。

一方面,針對痺證要祛風溼、通經絡、止疼痛;另一方面,針對氣血失養要止損、補虧、固護;還有針對肝腎不足的表現,要扶正、增益、溫補

從病情看,痺證是一種溼邪和風寒所形成的老頑疾,中老年人身上多見,年輕時不注意養護,或長期存在不良的生活習慣,積少成多,小病熬成頑疾、久病,時令節氣一到就發作,痛苦不堪。

一個祛寒溼的名方,15味藥兵分三路,一路破,一路建,一路補

中醫認為,凡是病程拖得比較久的頑疾,病機上有兩個特點:

一個是久病多虛

,疾病存在太久,使臟腑和氣血都出現虛象,加上時不時吃一些溫燥的食物,或祛風散寒的藥物,讓氣血損耗,出現氣血兩虛的問題。痺證多見於筋骨問題,肝主筋、腎主骨,所以辨證施治要落在肝、腎上。

一個祛寒溼的名方,15味藥兵分三路,一路破,一路建,一路補

另一個是久病多瘀

,中醫歷來有久病生瘀的辨證,以清代葉天士“久病入絡”論述更為深刻,病入經絡使氣血執行受阻,所以有瘀血的問題,反過來又加重了病症。

所以痺證引起氣血不足,病位在肝腎的問題,集中表現在4個特點:

1、病情久遠

,既指病情拖得久,又指一旦發病,會反覆幾周甚至幾個月。

2、氣血不足

,表現在氣短、氣喘、乏力、心悸、面色蒼白、怕寒涼喜溫陽等。

一個祛寒溼的名方,15味藥兵分三路,一路破,一路建,一路補

3、肝腎失調

,表現在手指變形,腰挺不直,膝蓋無力,筋骨發軟,麻木乏力等。

4、屈伸不利

,天氣稍有降溫,關節疼痛且難以伸展,站不好、坐不直、蹲不下、睡不安穩。

治痺證的中醫藥方有很多,能祛風勝除痺的名方,首選獨活寄生湯。

一個祛寒溼的名方,15味藥兵分三路,一路破,一路建,一路補

獨活寄生湯,唐代名醫孫思邈所創,載於《備急千金要方》,是一個含15味藥材的大方,對除痺證、驅寒溼、調氣血、補肝腎有較好療效,從君臣佐使配伍看:

君藥2味

:獨活、桑寄生,宣痺止痛,驅除寒溼,補肝腎。

臣藥4味

:防風、秦艽、牛膝、杜仲,祛風溼、補肝腎。

一個祛寒溼的名方,15味藥兵分三路,一路破,一路建,一路補

佐藥8味

:肉桂、細辛、當歸、芍藥、乾地黃、川芎、人參、茯苓,活血通絡,溫經散寒,健脾滲溼,氣血雙養。

使藥1味

:甘草,補氣兼調和諸藥。

一個祛寒溼的名方,15味藥兵分三路,一路破,一路建,一路補

分析配伍可知,這是一個複合組方:

人參+茯苓+甘草,益氣健脾;當歸+川芎+芍藥+乾地黃,活血提氣;牛膝+杜仲+桑寄生,肝腎同調;獨活+秦艽+細辛+防風+肉桂,祛寒溼勝風邪

獨活寄生湯裡有四物湯(減白朮)、四物湯(熟地黃換成乾地黃)、八珍湯(減白朮)的影子,它是如何起效的?可以理解為“兵分三路”:

一個祛寒溼的名方,15味藥兵分三路,一路破,一路建,一路補

第一路:破寒溼

即祛風除痺痛,趕走寒溼,由獨活、秦艽、防風、肉桂、細辛組成,這是治病的前提,砸爛頑症的根基。

第二路:建秩序,即補肝腎、強筋骨,利經絡,健肌體,由桑寄生、杜仲、牛膝組成,在“破”的基礎上“建”,邊破邊建,這是正本清源。

一個祛寒溼的名方,15味藥兵分三路,一路破,一路建,一路補

第三路:補氣血,即氣血同調,氣血雙補,扶正氣、固底氣,由人參、甘草、當歸、芍藥、茯苓、川芎、乾地黃組成,鞏固陣地,防止邪氣反撲,阻止風溼、寒溼回頭,這是治好的保障。

一個祛寒溼的名方,15味藥兵分三路,一路破,一路建,一路補

在現代,獨活寄生湯已經加減,可以治療類風溼、關節炎、坐骨神經痛、頸椎病、強直性脊柱炎、腰椎間盤突出、老年腰膝痛、腰肌勞損、動脈硬化等多個病症。

用藥遵醫囑,不可亂用和私自使用。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