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汽車/ 正文

古人出門如何導航

在導航系統日益發達的今天,出門遠行已不再是一件難事。然而,在科技並不發達的古代,古人出門在外,該如何導航呢?

古人出門如何導航

啟明星

觀天象:啟明長庚指方向

對於早期的人類來說,出行在外,除了張口問路,還可以用做標記的方式來記住回家的路。而隨著人類對自然認識的不斷深入,觀察天象成了最好的導航方式之一。

人類很早便知道了太陽東昇西落的規律。於是,透過太陽的方位便能辨別方向。然而, 太陽總有落山的時候。到了夜晚,又該如何分辨方位呢?聰明的古人有辦法,他們學會了透過星辰來辨別方向。

《詩經》中便曾提道:“東有啟明,西有長庚。”“啟明”就是在天亮前後,東方餘暉中出現的一顆非常明亮的“星”,人們叫它“啟明星”。而“長庚”則是黃昏時分在西方餘暉中出現的一顆非常明亮的“星”,人們叫它“長庚星”。

無論是啟明還是長庚, 它們都是“ 金星”。由於金星是距離地球最近的一顆行星, 而且其表層覆有高密度的大氣,金星也就成了夜空中最亮的星。因此,它也成了古人辨識方位的最佳選擇。

其實,古人早已知曉啟明和長庚同為“金星”的道理。比如,宋代理學家朱熹在《詩集傳》中就明確指出:“啟明、長庚,皆金星也。以其先日而出,故謂之啟明。以其後日而入,故謂之長庚。”

除了金星,人們還可以根據其他星象來辨別方位。比如,北極星的方位是不變的,北極星所在的方向便是正北。西漢劉安編撰的《淮南子》中提到過:“夫乘舟而惑者,不知東西,見斗極則寤矣。”講的就是人們在水上迷路,利用北極星便能找到方向。

古人出門如何導航

設路標:開遠門前萬里堠

透過天象來導航存在一定風險,一旦遇到陰雨天氣,那就需要依賴人造導航工具了。可即使能找到方向,又如何知道自己走了多遠? 身在何處?

最原始的人造導航工具是道路。歷朝歷代的統治者都非常注重對官道的修建。出門時, 沿著官道走,就能抵達想要去的城市。而為了丈量路程,古人還發明瞭一種叫“堠”的路標,即在官道旁邊,每隔一段距離堆個石堆或壘個土堆作為標記。這既可指明道路走向,又可用來計程。

在《山海經》等古籍中, 便曾提到過“堠”。從中可知,這種導航計程方式源自黃帝或大禹治水時期。然而,在先秦典籍中,並沒有關於“堠”的明確記載。因此,遠古時期的“堠” 或許更多的是後人對上古理想社會的想象。

以“堠”導航和計程最直接的記載見於《北史•韋孝寬傳》。韋孝寬曾出任雍州刺史。當時,雍州路旁每隔一里設定一個土堠, 但一遇下雨天氣,土堠就會損壞,所以經常需要修復。韋孝寬上任後,便下令種植槐樹,以此來替代土堠。這既免去了不斷修復的辛勞, 又能讓行人在樹下乘涼休息。後來,官方也大力推廣這種方式,令諸州夾道,每隔一里種植一棵樹,每隔十里種三棵,百里則種五棵。

不過,由於南北朝時期社會動盪不安, 以樹為“堠”的方式並沒有得到普及。到了唐代,“堠”依然是以土堆和石堆為主。當時的日本僧人圓仁曾到過中國,並著有《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其中描述:“唐國行五里立一候(堠)子,行十里立二候(堠)子,築土堆, 四角上狹下闊,高四尺或五尺不定。曰喚之為裡隔柱。”可見,到了唐代,“堠”的設立方式是十里雙堠,五里單堠。

不少唐代詩人都在詩歌中提到過“堠”。例如,元稹在《西涼伎》中便寫道:“開遠門前萬里堠”,說的就是盛唐時期,設立的堠堡向西曾通向萬里外的西域,人們順著這些路標,便能前往西域經商或者旅行。

此外,蘇軾在詠史詩《荔枝嘆》中寫道: “十里一置飛塵灰,五里一堠兵火催”,即是唐玄宗時代,每隔五里便有一堠。可以說,那時“導航系統”非常發達。還有一位宋代詩人王柏在《迷道有感次韻》中則寫道:“我今知堠子,萬里不須疑。”可見,“堠”在古代社會的作用和重要性。

古人出門如何導航

在歷史的程序中,“堠”有植樹或立碑等表現形式。不過,石堆或土堆依然是主要形式。由於易受損毀,古代官方往往會設定“堠吏”, 作為專門管理導航路標的人員。“堠”這種計程導航方式,不愧是中國古人們的智慧結晶。

此外,古代設立的官道上還有驛站。漢朝時,每30裡便設有一個驛站。而盛唐時,驛站設遍全國,光是驛站的“打工人”便近兩萬。元朝時,強化了驛站制度,馬可波羅曾記載: “無人居之地,全無道路可通,此類驛站,亦必設立。”說的就是當時即使是人跡罕至的地方,也有驛站設立。直到明清時期,驛站依然是“導航系統”中不可缺少的環節。

用工具:古代導航器材多

受限於生產技術,古代的官道也不可能面面俱到。一旦到了荒郊野嶺,就有可能會找不到方位。此時,就得依靠專業的導航工具了。

最早的專業導航工具大致出現在戰國時期。由於戰事頻繁,導航技術也隨之迅速發展, 當時出現了專業的導航工具——“司南”。

據近代考古學家猜測,司南是用天然磁鐵礦石鑿成的一個勺形的物品,放在一個光滑的盤上,盤上刻著方位,利用磁鐵指南,以此來辨別方向。

到了宋朝,人們利用了人工磁化的方法, 製成了可以指示南北的工具。沈括在《夢溪筆談》中介紹了一種磁化的方式——以磁石磨針鋒,使之磁化成為磁針,可以指南,但常微偏東。這稱得上是早期的指南針。

古人出門如何導航

司南

當然,以上所說的都是陸地上的導航方式。若是在水上航行,沒有道路,導航就顯得更為重要了。在海運發達的宋代,指南針被用於海上航行,於是出現了水羅盤,即把磁針放在一箇中間盛水、邊上標有方向的盤裡,磁針浮在水上可以自由旋轉,靜止時兩端分別指向南北,為船員指明方向。如果需要跨洋航行, 茫茫大海,水天一色,既看不到岸上的目標, 又沒有參照物,即使能分清方向,也無法精確定位,很容易迷失。於是,聰明的古人學會了透過水平線測量星體高度的方式,來判斷船舶在海上的位置,這就是“過洋牽星術”。這種技術所需要的工具叫“牽星板”,由十二塊從小到大依次排列的方形木板和一條貫穿木板中心的長繩組成。

利用“牽星板”,可以測量出星辰的高度指數,從而測定船隻的具體航向。可以說, “過洋牽星術”在古代屬於最高階的導航技術。明代航海家鄭和率領船隊下西洋時,使用的便是這種導航方式。也正是這種方式,保證了他們能夠乘風破浪、行穩致遠。

古人出門如何導航

牽星板

文/ 邱俊霖

新媒體編輯/何芷璀 蔡見東

稽核/楊雲姬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