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往白酒里加水就能知道是不是糧食酒?真相來了

幾日前,曾收到一段有關“白酒加水混濁與否以判定假酒”的網路影片。點開後卻發現言談內容實在錯漏不堪,讓人撐不過十秒,隨即將此事拋之腦後。

往白酒里加水就能知道是不是糧食酒?真相來了

該影片顯示,一名男子將一瓶白酒與另外兩種知名品牌白酒相比較,透過加水後觀察渾濁現象,指出“濁變的”為糧食酒,“不濁變的”就是“假酒、化學酒、工業酒、酒精酒”,而飲用非糧食酒,會導致頭痛、口感等嚴重不適現象。

此段影片已由湖南金六福酒業有限公司呈報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白酒專業委員會作鑑定,而中食協也就此事專門發文進行了說明、澄清。

對於此事,青年白酒專家學者、中酒協標委會委員鄒江鵬表示,不要輕易相信網上流傳的一些方法,這些方法並不能完全準確的判定酒質量的好壞,反而誤導了消費者。對酒體質量判定需要專業的裝置儀器測定理化指標,以及長期訓練過的品酒師評定感官指標,二者結合才能判定酒的質量和真假。當然白酒生產企業也需要提高自身質量管控能力,加大對品質的追求,不再讓消費者認為喝到了假酒!

與水接觸產生濁變的原因,說到底,是與高階脂肪酸酯有關

(如棕櫚酸乙酯、油酸乙酯、亞油酸乙酯等)。注意,

該成分與白酒的感官品質高低無關

白酒企業可以自行選擇是任其存在,還是後期處理。透過活性炭、矽藻土等材料進行現代化淨化處理,應該是大家早已不陌生的一種技術,使用在各個領域。

往白酒里加水就能知道是不是糧食酒?真相來了

源坤教育(致力於白酒文化傳播的教育機構)的

楊宇老師也表示,“目前白酒為了適應加冰飲用的方式以及在寒冷地區銷售的需要,引入了先進的物理性過濾技術,可以去除大部分高階脂肪酸酯”

,有效防止濁變。

稍有些酒類知識背景的從業人員都清楚:

過濾技術是一把雙刃劍,去除高階脂肪酸酯的時候也去除了一部分呈香的酯類成分

,所以,於我,更多的是一種

釀造風格的選擇,而不是品質高下的衡量

大多數信奉這種簡單粗暴的白酒判斷標準的“磚家”,恐怕都沒太接觸過其它國際烈酒。

葡萄酒可以觀色估年齡,朗姆酒就完全不行

,因為活性炭等後期過濾,可以剝去陳年老酒的色澤,呈現減齡的透明水白色;反之,也可因焦糖的新增,將年輕的新酒打扮得宛若幾十年陳。

中國白酒含有較高的乙醇(酒精)濃度,過量攝入乙醇對人體健康有害,降低烈性酒中的乙醇含量,倡導適量飲酒、健康飲酒、文明飲酒是國內外普遍認可的科學知識。改革開放初期,1987年3月22日,由原國家經委、輕工業部、商業部、農牧漁業部等“一委三部”在貴陽召開的“全國釀酒工業增產節約工作會議”上,就提出“高度酒向低度酒轉變、蒸餾酒向釀造酒轉變、糧食酒向果類酒轉變、普通酒向優質酒轉變”等“四個轉變”和“優質、低度、多品種”的產業發展方針。

可見,所有的增減,分寸皆在法律允許的範疇內處理。若以此透過表象求實質,此乃本末倒置,是會被玩死的!

水釋渾濁的把戲,十幾年前肆爺在倫敦Vinopolis教人們做花式苦艾酒調酒時就已經玩得不要再玩了。

往白酒里加水就能知道是不是糧食酒?真相來了

水滴糖穿,獲得烏佐效應稱為法式苦艾酒

冰水滴過糖塊,共同流入盛著高度苦艾酒的杯子,液體便魔術般逐漸渾濁,引得一幫英國女孩興奮尖叫,只恨自己不是男生,簡直是把妹神器啊。

原理其實很簡單:法式苦艾含有八角茴香,水滴穿糖時,乙醇被稀釋,酒精度下降,致使疏水性精油產生烏佐效應(Ouzo effect or Louche effect),酒液自然混濁了。

往白酒里加水就能知道是不是糧食酒?真相來了

明綠色不渾濁的波西米亞式苦艾酒

而波西米亞或捷克風格的苦艾酒象女妖攝人心魄的眼睛,泛著神秘莫測的綠光,幾乎沒有什麼導致烏佐的物質,因此即使稀釋調配成雞尾酒,也不濁變。

後來玩嗨了,那時的我索性直接用苦艾酒水滴泉(Absinthe Fountain)來給威士忌加水,因為可以透過小龍頭逐滴控制,慢慢觀察從澈至渾的漸進過程。

往白酒里加水就能知道是不是糧食酒?真相來了

有些威士忌出現了濁變,而有些完全沒有。原因很簡單:某些脂肪酸,酯類物及蛋白質,溶於乙醇,卻難溶於水。

威士忌小白會因此懷疑自己買到了次品或假酒。為了杜絕這種商業上的麻煩,很多威士忌蒸餾廠在生產時,直接冷凍酒液(單麥類一般在0度,調和類一般在-4度)濾掉了這些物質,來滿足飲客對光豔通透之色澤的痴迷。

因為不會渾濁就斷定這款白酒必然品質低劣,不僅錯誤,而且可以說連白酒的釀造常識都尚未入門。而這種錯誤的鑑別技巧,只是“磚家”式論斷的危害之一。

更重要的是,

大多數錯誤論調的背後,都伴隨著夾帶私貨,誤導大眾的行為

往白酒里加水就能知道是不是糧食酒?真相來了

就像那段影片裡的小哥展示了兌水的效果後,立刻開始叫囂“白酒不要喝低度的,50度以下不要喝”,這不僅是無知的說法,還是有悖科學常識及健康導向,害人匪淺的。

白酒釀造過程生成醇、醛、酸、酯類等多種物質,酯類是白酒中香氣的主要來源,白酒中的酯類物質已知的有80多種,其中,有水溶性、酯溶性、醇溶性,還有很多是醇水互溶性的,引起濁變的主要是高階脂肪酸酯(如棕櫚酸乙酯、油酸乙酯、亞油酸乙酯);同時,高階脂肪酸酯並不是改善和提高白酒感官質量的主要成分。

因此,白酒生產企業為了降低高階脂肪酸酯含量,一般採用兩種方法:一是利用高階脂肪酸酯集中在蒸餾過程後期的特點,採用分段摘酒有效控制其含量;二是利用淨化處理技術,採用活性炭、矽藻土等進行低溫或冷凍過濾處理,可以有效降低酒體中高階脂肪酸乙酯的含量,防止酒體渾濁。

因此,有些優質高檔白酒加水也不會出現濁變,並且,目前也有白酒骨幹企業以技術創新為基礎,專門研發出可加冰加水飲用的優質高檔白酒。另一方面,假如在純酒精中(或以食用酒精為主體勾兌的白酒中)新增一定量高階脂肪酸乙酯成分,再加水降度也一樣會渾濁。所以在成品酒中加水後酒體濁變與否,與勾調時使用的原酒和生產工藝有關,不是檢驗酒質好壞的科學方法和判定真假白酒的標準。

那段影片裡的小哥雖然理論都錯,但有句話估計說到很多人心坎裡了,“白酒賣的是故事,是營銷渠道,不是瓶子裡的液體”。 打擊面有點廣,但無人能否認這也是一個側面的部分現實寫照。

我國白酒產品分為三類,一是固態法白酒,即以糧谷為原料,經傳統固態法發酵、蒸餾、陳釀、勾兌而成的,未新增食用酒精及非白酒發酵產生的呈香呈味物質,具有本品典型香味的白酒。二是液態法白酒,即以含澱粉、糖類物質為原料,採用液態糖化、發酵、蒸餾所得基酒(或食用酒精),可用香醅串香或用食品新增劑調味調香,勾調而成的白酒。三是固液法白酒,即以固態法白酒(不低於30%)、液態法白酒勾調而成的白酒。

採用上述三種工藝任何一種加工生產,符合GB2757-2012《食品安全標準蒸餾酒及其配製酒》的規定,都是合格的白酒產品,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任何危害。因此,影片中以“加水不渾濁”,直接判定金六福“是假酒,就是化學酒、工業酒、酒精酒”,涉嫌對該品牌的誣陷和誹謗

國家條規在哪裡?執行監管有何效?領頭酒企除了商業利益,是否該更多思索一些其肩負的社會責任?

消費者們本只想乖乖地做一個沉浸佳釀的快樂酒仙,卻在與生產者們鬥智鬥勇的過程中,一個個正在被迫練成各個行業的百科全書。

每每想來,深覺中國白酒行業無論從立規執法、監督檢測至宣傳銷售、文化教育,都是任重而道遠!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