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資治通鑑:權力來得越不正,抓權抓得越病態!

《資治通鑑》第三十八卷,漢紀三十

王莽地皇三年(壬午,公元22年)

【原文】

綠林賊遇疾疫,死者且半,乃各分散引去。王常、成丹西入南郡,號“下江兵”;王鳳、王匡、馬武及其支黨朱鮪、張等北入南陽,號“新市兵”;皆自稱將軍。莽遣司命大將軍孔仁部豫州,納言大將軍嚴尤、秩宗大將軍陳茂擊荊州,各從吏士百餘人,乘傳到部募士。尤謂茂曰:“遣將不與兵符,必先請而後動,是猶紲韓盧而責之獲也。”

【譯文】

綠林盜賊遇到瘟疫,死亡的將近一半,於是分兵離開了綠林山。王常、成丹等向西進入南郡,稱“下江兵”;王鳳、王匡、馬武及其部下朱鮪、張等向北進入南陽,稱“新市兵”。他們都自稱將軍。王莽派遣司命大將軍孔仁巡察豫州,派遣納言大將軍嚴尤和秩宗大將軍陳茂攻打荊州,各隨帶官員一百多人,乘坐

車,到轄區招募士兵。嚴尤對陳茂說:“派出將領不發給兵符,遇事一定要先請示然後才能行動,這猶如牽著獵犬而要求它去捉野獸呢。”

資治通鑑:權力來得越不正,抓權抓得越病態!

【解析】

綠林出場!

之前提到赤眉,說起和綠林之間的差別。

但如果要細分,綠林的最初的構成和赤眉也沒什麼太大區別,只不過在後來南陽劉氏宗親加入進來之後,經過諸多變化才讓綠林的性質發生了改變。

而在此時,朝廷大軍對綠林進行圍剿,因瘟疫讓綠林損失慘重不得不縮起來恢復元氣。

王莽這邊也在調整人員積蓄力量。

這些按住不表不是今天重點,而今天的重點是這一句:

尤謂茂曰:“遣將不與兵符,必先請而後動,是猶

韓盧而責之獲也。”

王莽對部隊調動管理極為嚴格,基本不怎麼授權。

歷史上出現這個情況的有很多,說兩個著名的。

二戰歐洲戰場末期,蘇聯進攻柏林,希特勒搞柏林包圍,細化到一個營、一個陣地的部署都要他來弄。

解放戰爭,蔣介石時不時秀操作,遙控指揮前線將領部隊調動。

這兩人什麼結果大家都知道吧。

你可能以為我要說將在外君命、講授權的重要性。

不!不!不!不講這些。

今天要聊的是,反過來看,這種行為背後的東西。

材料中嚴尤說的這一段話其實並不是個例。

早在之前,田況擅自動員部隊出擊赤眉就被王莽好一通敲打,最後閒置不用。

更有甚者,在赤眉、綠林以及其他起義出現之後,王莽對地方郡縣官員的管理中,就有明確一點,不得擅自調動部隊。

到現在,嚴尤提出調動部隊被嚴格管理,導致戰機延誤。

放在現在,可能就是做事特別難,流程、審批什麼的特別複雜,搞莫名其妙的程序正義。

在古代這個東西就未必了,尤其涉及兵權。

之所以出現這個情況,根子還是要在王莽身上找。

之前數次提到過王莽的上位過程存在兩個關鍵問題。

權力來源合法性問題,以及實踐經驗問題。

說權力來源合法性,就要說到,相比起劉邦這種開國之君,透過不斷戰爭打造自己的威名,再透過利益捆綁形成形成了自下而上的認同,進而為其稱帝做天下之主提供合理性。

而劉邦死後,為了鞏固劉氏坐天下的合理性,進行劉邦神話。

王莽與之相比,缺了不少,尤其是功勞這一塊,他沒有辦法自證自己權力的合法性,因此不得不大搞神秘主義,透過祥瑞來證明背書。

再和劉徹甚至劉驁之類的皇帝相比,權力的來源則來自繼承。

這個前提是天下所有人有共同的意識形態,即認同劉氏的天下,順帶地認同這種權力交接制度,並在太子登基之後,自動認可其統治。

這個是得益於長期的潛移默化,在人的意識上有共識。

那麼王莽的權力來源什麼?禪讓!

這個東西就並沒達成對王莽坐天下的共同認識。

因此,從權力來源上來看,王莽自身權力來源,以及獲得權力之後的一切表現都反應,他對權力都是極度敏感和不安全。

為了消除這種不安全感,他才會調整朝堂人事變動、策動低階官員大搞彈劾、又對地方兵權使用各種限制。

但凡他是透過建功上位,亦或者正常在共同意識之下繼承權力,他都不會如此。

就像知乎上有個問題,為什麼李世民不殺功臣,因為人家李世民極其牛逼,半個天下都是他打下來的, 他威望足夠高,且打仗又厲害,自然不用殺。

這個問題再拓展一下,就算是王朝中期的皇帝,最多也是防止個別權臣,並不會對整個體系有不信任感。

所以,看到王莽的心思自然就明白他為什麼會對軍隊調動管的極其嚴格,哪怕是各地起義如火如荼之際也是如此。

核心就是他自己心虛,不敢放權,怕放權之後地方失去控制了,更怕放權之後掌握兵權的將軍們自成一系不斷建立功勳立威,讓王莽壓不住,反過來功高震主。

此時此刻的王莽,已經淪為政治動物,自己權力穩定第一,其他均能夠為其讓步。

進而引發的心理上變化導致一系列

謎之

操作也不難理解了。

你可能會問,看上面這些東西有啥意思?

我記得之前提到過,分析一個人不能光看他當下做什麼,更要看他過往做了什麼、經歷了什麼,然後再結合他當下的利益來推測行為背後的邏輯。

注意核心

點是背後的邏輯,只有把這個邏輯梳理順暢了,那麼此人所想基本上都在你掌握之中。

王莽的故事不過是在這裡作為一個例子拿出來討論而已。

歷史人物可以如此,現代人同樣也可以如此。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