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青年人為什麼要“拜錦鯉”,真正的錦鯉什麼樣?

青年難免有浮躁的心態,但更要樹立奮鬥的決心,明確奮鬥的方向

前天辦公室的一位同事突然問我:“什麼是錦鯉啊?我看網上這兩天討論得特別熱。”突如其來的問題問得我一臉茫然。

為了不脫離時代,我趕忙去查了查,還真有一篇名為《在這個從小躺贏到大的女人面前,楊超越真的不算錦鯉……》的文章異常火爆。簡單說來就是一位自媒體從業者描述自己從小到大如何“人生開掛”“天上掉餡餅”,似乎從未經過努力,卻每每心想事成。

文章裡面的邏輯混亂、漏洞百出不說,單就作者在文中反覆強調“現在身邊的朋友遇到困難,想的都不是怎麼努力解決,而是來請我吃飯”,就令人哭笑不得。

什麼是錦鯉?我國古代傳說中那些逆流搏擊,不斷奮鬥,百折不撓“跳龍門”的鯉魚才是真正的錦鯉;終日無所事事食來張口的飼養鯉魚,一般最終都難逃砧板和油鍋的噩運。

作為一名青年教師,我也在思考,青年人為什麼要“拜錦鯉”?

很簡單,因為他們很清楚自己“能不配位”

,很清楚不勞而獲是“天方夜譚”,很清楚美好的生活需要用勤勞的雙手開墾,但是奮鬥的道路卻又往往十分艱難令人畏懼

。文章的作者只是抓住了青年人普遍浮躁的心態,有意打造了這樣的精神慰藉,從而滿足贏利的目的而已。

其實,當今的青年一代所承受的負擔並不比老一輩人所承受得少,多重的壓力使得青年不僅不能躺在前輩的功勞簿上吃老本,甚至可能要更為努力,才能在追逐夢想的道路上邁出一小步;稍有懈怠,就會淹沒在歷史的洪流中。

新時代,評價成就的維度越來越多元,任何一條發展道路都有光明的前景。然而,面臨諸多選擇,難免會眼花繚亂,心思也活泛了。可能你在苦苦攻克數學難題的同時,同寢室的同學剛剛註冊了技術專利,成立了公司,決定去業界大展宏圖;又或者隔壁寢室的同學釋出了首張原創專輯,正在籌備首場個人演唱會。遇到這種情況,你能否耐得住性子、坐得住板凳?你能否看到他們收穫的鮮花與掌聲背後是多少個日日夜夜的殫精竭慮和苦心孤詣?你能否客觀地分析自己的興趣和優勢最適合於怎樣的發展道路?你能否堅守住兒時起就決心為之奮鬥的那個夢想?這往往是對於青年人最基本,但也是最嚴苛的考驗。

對於青年來說,取得成就的道路越多,就越容易走岔路、繞彎路、選錯路,甚至是在每條路上都淺嘗輒止。越是如此,越要儘早樹立奮鬥的決心,明確奮鬥的方向,以免被繁花迷亂了雙眼。

青年難免有困惑的難題,但一定要擼起袖子真刀真槍地去實幹

我的一位好朋友矣曉沅,本應是朝氣蓬勃的青年群體中普通的一員,6歲時突如其來的一場疾病卻改變了他的生活。被稱為“不死的癌症”的類風溼性關節炎奪去了他的雙腿,使得他從11歲時就開始與輪椅為伴。然而病魔奪去了他奔跑的自由,卻從未奪走他奮鬥的權利,他不僅以雲南省高考理科第16名的成績被清華錄取,還在校園裡活出了精彩的人生:他代表校辯論隊赴全國各地比賽,斬獲各種獎項;他從入學時專業排名90多名,到獲評全校僅有10個名額的特等獎學金;他參與研發的人工智慧系統“九歌”已經能夠做得一手足以亂真的唐詩宋詞。更為寶貴的是,曉沅作為學生無障礙發展研究協會會長,他始終在為學校甚至全社會的無障礙設施改造不懈地努力。

有時看看曉沅,我自己都不禁汗顏,他在與病魔抗爭耗費了大量時間和精力的情況下,完成了許多四肢健全的人都無法做到的事情,“善其身”而不忘“濟天下”,這種奮鬥精神的偉大力量正如他自己所說:“我是一個不服輸的人,我相信可以憑著自己的努力追回來。”

一直以來,青年學生群體總被看作是象牙塔裡的“書呆子”、在溫室大棚中的“嫩芽”,網路上也始終充斥著關於學生走向社會不適應、不會做人、不接地氣的討論和段子。誠然,青年人的閱歷和經驗有限,在著手具體的事務時難免左支右絀。但我想沒有人比曉沅的實際境地更為艱苦,大多數人缺乏的往往還是去拼去闖去實幹的勇氣和決心。

正因如此,作為一線教育工作者,我們永遠不應該質疑青年學生充沛的熱情、非凡的智慧和解決問題的新辦法,也永遠不要在他們缺乏實踐經驗而犯錯誤時給予蔑視和打擊。一定要傾聽他們的心聲和建議,鼓勵他們擼起袖子去體驗和嘗試,全力配合他們真刀真槍地實幹,他們自然會總結,會反思,會進步,會開創一片新天地。

青年難免有玩樂的心性,但務必要與享樂主義、拜金主義劃清界限

青年一代總有一天得扛起父輩的大旗,接續奮鬥在各行各業的最前線。我們需警惕和反思的是,社會中是否始終存在一些足以摧毀青年信念和心智的元素呢?答案無疑是肯定的。

前不久剛剛發生的兩件事情,一是某著名女演員因嚴重偷稅漏稅受到調查,補繳了稅款並繳納鉅額罰款;二是坐擁4400萬關注者的某知名網路主播,因侮辱國歌被處以行政拘留,從他們的關注者群體分佈來看,裡面有很多都是青年人。

每個人都有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玩樂更是年輕人的天性,學習工作累了,拿起手機打打遊戲,抱著電腦刷刷劇,上網讀讀小說看看段子都無可厚非。但是如何防止沉迷,如何把握尺度,如何正確辨別網路上充斥的多元價值觀,是不是在金錢的誘惑下可以放棄自己的良知和底線,這是青年人應該認真思考的問題。

而我也更希望全社會,尤其是很多自媒體從業者,儘量為青年營造一個積極向上的氛圍,既不製造“偶像”,也不製造“恐慌”,既不宣揚“知識無用”,也不鼓吹“金錢至上”。

“青年”這個詞,在不同環境下有不同的含義,正如它在不同的檔案中也會有不同的年齡段劃分。在我個人看來,這裡有“青澀”,有“青白”,更有“青春”,在這樣一個懵懵懂懂、坦坦蕩蕩而又轟轟烈烈的年紀,能將激揚的熱情和充盈的精力投入到為了夢想和信念的奮鬥中,人生如此,夫復何求?

青年正是奮鬥年,希望我們每一個人,永遠是青年。

(作者系清華大學黨委研究生工作部教師)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