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成大事者,多有這3個底層能力模型

成大事者,多有這3個底層能力模型

內容來源

:2020年9月,中科創星|硬科技創業營第六期課堂精華。

分享嘉賓:

李浩,中科創星創始合夥人、聯席CEO。

注:筆記俠作為合作方,經主辦方和講者審閱授權釋出。

高階筆記達人

| 安騏君

責任編輯&審校

| 君莫笑

值班編輯

| 君莫笑

精益創業

筆記君邀您閱讀前,先思考:

創業所需要的底層能力有哪些?

如何讓這些能力全面發展?

一、識人,用人能力模型

1.為什麼需要識人用人的能力?

商業是一場競爭,人才的數量和質量決定了你在競爭中的地位。

公司定義清楚以後,你要思考需要什麼樣的人,他們又在哪裡,過去擔任過什麼樣的職務,過去他是做什麼的,你要有所定義。

大多數的、優秀的、頂級的人才都不是HR找來的,而是創始人找來的,需要你用美好的藍圖和放大器去影響他,他才會來跟你幹。

當然,創業初期有一位好的HR極為重要——把人吸引過來以後,得有人接住。

你和一位高管簽了協議或勞動合同,但是他還不是真高管,他只是法律上從這一天開始在公司領薪酬。

你要讓他真正的融入公司,可以調動資源,共享資訊,把他變成公司的“真”高管。

2.如何選擇合夥人?

① 合夥人必須有企業家精神與創業者心態

如果把企業就看作一間房子,現在有隻野豬要來破壞房子了,如果你僱的是一名職業經理人,他們裝備很先進,槍法很精湛,對著那頭野豬開了五槍。

如果豬被打死了,他說:我要兩條腿,做了這麼大的貢獻,你應該付給我相應的報酬。

如果五槍以後野豬沒有倒下,還繼續衝房子,也沒有子彈了,他會把槍一背說:對不起,我給下一家公司打野豬去了,你們自己的事自己弄。

那你如果是創始人、合夥人,可能只有一個小刀別在屁股後面,拿著刀子說:給我上。因為你沒有地方撤。

人家撤的時候你也不要太傷心,你自己上的時候也不要太悲壯,你要清醒地認識到這就是你該乾的事。

如果情緒失控就是你期望值太高了,你預期人家會和你一樣拿刀子殺,人家一下撤了,

你情緒失控,只能說明你比較單純,或者以為生活很美好,對生活的殘酷性估計不足。

② 不斷學習持續提高核心班子成員的認知格局和領導力

不斷學習、持續提高核心真高管班子的認知格局和領導力,是維持班子相對長治久安和穩定的必要條件。

國家領導層這麼忙也是經常性的集體學習。如果你們班子的學習頻次都趕不上國家領導層,你比他們還忙,你就要問自己你忙的價值到底在哪裡?是不是在瞎忙?

我贊成創業融資,因為你從一開始就要解決自己的生存問題,就要做大量瑣碎而具體的事情。

但事實上,核心領導班子是沒有精力集中到長期戰略的制定、觀察以及系統思考的。

《稀缺》提到,窮人之所以窮,是因為每天為了生計在奔忙,瑣事特別多,體力消耗很大,也就沒有精力去思考長期的事。

科學研究表明,經常不思考,時間長了大腦會變得“愚蠢”。

加強集體學習,核心班子就能始終處在同一認知水平和格局下,減少內部矛盾。

如果你們的底層邏輯假設是通的,什麼事都可以溝通解決,投票是最沒有辦法的辦法,是老大管理能力低下,甚至喪失的表現。

③ 一心二同三互補

選擇合夥人有一個口訣

:一心二同三互補——“一心”是有相同的初心,“二同”是價值觀和長遠目標相同,“互補”是性格、能力和資源的互補。

傑克·韋爾奇寫了一本書《贏》,他就說經營企業就是一場贏的遊戲,既要緊張還要放鬆。有時候,你別把創業這個事看得太嚴肅了,它就是一場贏的遊戲,認認真真把這場遊戲做好就好了。

既然這個遊戲是為了贏,我們就要為這個目標努力。一個人“打”一支球隊,贏的機率還是挺小的。

找合夥人是為了贏,因為你找到越多優秀的人共同來分擔利益,本質是把權利和一部分利益讓渡出去,增加了贏的機率。

讓優秀的合夥人進來增加了贏的機率。但如果引入了不好的合夥人,把權利讓渡了,降低了贏的機率。

比如,一個團隊的目標都是登喜馬拉雅山,某位成員是真的去登喜馬拉雅山,還是假裝登喜馬拉雅山,這需要審慎判斷——目標、價值觀和底線是否一致,為什麼讓他來,是要資源、能力?你願意讓渡這麼大的權利,就應該得到一些自己沒有的東西。

3.如何選擇大將?

① 什麼叫大將?

大將就是將一塊新的業務交給他,你可以只需要問他要時間和結果的人。

詳細說明一下,我說的大將是指一個獨立板塊的負責人,或者說是另外一個分公司或者子公司的一個諸侯,但要分清楚不是每個部門的經理都是大將。

大將和合夥人有時是重疊的,有時是不重疊的。不是每個大將都能變成合夥人,也不是每個合夥人都能幹好大將的。

合夥人一定要站在全域性來做問題,大將則要對區域性的結果和時間負責。

一家公司裡的合夥人,他更多的是對願景、戰略、價值觀、未來負責,他不適合具體從事某一項板塊和業務。

因為每個人會有不同的特點,你把合夥人放在大將的位置上有兩種可能:你沒有想清楚,是在浪費他;你想清楚了,再逼他走。

比如,對於科技創業公司來說,找一個資本合夥人很重要,這個人可能擔任董秘,但是他負責公司的對外融資,以及法人治理、資本結構規劃等業務,因為其他合夥人都來自技術或者產業,不是特別擅長或者不是特別懂這一塊業務。

只要他初心和價值觀跟你們相同,可以把他的資源和能力在這裡發展得很好,但是他不一定是大將,你要是單獨成立一個分公司,讓他成為總經理。我估計第一他幹不好,第二他該走了。

② 大將的軟素質和硬素質

大將有幾個軟素質:第一是高度自驅,第二是極強的邏輯性和執行能力,第三是對事情有責任心,第四是具有一顆隨時可修復的強大的內心和身軀。

因為獨立地對結果、時間負責時,一定遍佈挫折,他要能自我自驅、自我激勵,身體不好也不行,一件事還沒幹出結果來,就把身體幹垮了。

硬素質包括精湛的業務和學習能力,總結能力及避錯能力,不斷增強的個人影響力。

③ 和大將相處正確的做法

正確的做法是在大將犯錯的時候,及時指出他的錯誤,往往團隊的工作莫慘成本是最小的,也更能得到內心的尊重和滿足。

大將也會犯錯誤,管理大將要更用心,因為你的大將往往是你競爭對手最喜歡挖的人。

聯想用人的策略叫“搭班子、定戰略、帶隊伍”。

選了大將以後,要給大將搭班子,搭班子既是對大將最好的負責和保護,也是組織制度的貫徹。

切忌要搞一人負責制,這是對人特別不好的,我們講膨脹、盲目自信、一意孤行,都和一人負責制有關係,因為製造了讓他犯錯誤的土壤。

④ 什麼人能做業務板塊或地域的一把手?

大家看縱軸是內心世界(不穩定和穩定),橫軸是行為表現(不穩定和穩定)。

第二、四類的人可以不做一把手,但一把手必須是第一類人。

成大事者,多有這3個底層能力模型

內心世界穩定、行為表現不穩定的人做不成事。

但是行為很穩定的人、內心世界不穩定,是可以做好事的,就是不快樂,他每次都糾結,而且特別痛苦和糾結。

最好的方式就是知行合一、成功且快樂。

4.如何找到前十位員工?

要先找到前十名員工,就是確定公司的使命和願景,想清楚什麼樣的人成為前十個人,然後做好預留三分之一的時間和精力去準備,你還要給你自己打造一個人設來吸引人。

然後是行動,什麼樣的渠道招聘的人最可靠,招聘JD怎麼寫,面試問什麼問題,合理的薪酬結構、決策相信直覺、全員參與、快速決斷、果斷放棄,這都是一些很重要的事。

為什麼公司一開始的時候要把更多的精力投到招聘?

因為一開始公司很小、沒有名氣,大家也不知道公司能活幾個月,“好”人不願意來。

你可能給的薪酬也不高,好人也不願意來,貴人也不願意來。但如果一開始招的人標準降低了,給你帶來公司的麻煩和後期的問題巨大。

尤其是前十名員工的時候,切忌不能降低招聘標準,很多人說我先招進來幹活,然後過一、兩年有再好的人再換,經常性的換,事實證明這件事這樣做不靠譜。

最後,做決策的時候,要相信自己的直覺,但同時要全員參與選擇,一旦確定人選就決定,不適合就果斷放行。

5.做事用人,還是用人做事?

簡言之:用人做事可以理解成我信任你,你做就好了;做事用人就是我就要做成一件事,你幫我把這件事完成。

做事用人還有一個前提,就是對這件事的難度、過程、總體,心裡有數,可以把控的。

你要清楚一定要回到業務上,你要乾的事是什麼樣的事。你一定要分清,你乾的是一件創造性的事,還是乾的是執行性的事。

比如,我的目的是想開拓新的市場,我可能就是用人做事,但是那個市場到底怎麼開,先搞定誰、後搞定誰,怎麼搞,需要投入多少資源,我可能沒有概念。

連你做什麼我都不知道,我就是搭了一個平臺,我希望你能來這,做什麼你自己想,你創造價值我讓你享受收益,平臺你都用不了,事做不成,說明你就不合適。

成大事者,多有這3個底層能力模型

沒有事的時候,優秀的人是在你那裡留不住的,除非你也像戰國的時候,大家都養門客。

有一本書叫做《大秦帝國》,戰國時代的人們都在推銷自己的治國理念:我來你這了,你給我一個職務,是為了把我的理念實施下去做成這件事,如果你不再認可我的理念了,僅僅給我一個閒差,給我金銀富貴,我不幹,我寧願出去餓死在半路上,拍馬就走投奔另外一波。

那真的是理想、目標和理念高於一切的,高於性命、富貴、高於所有,人類對思想文明的追求是遠高於現在的。

現在為什麼沒有思考?你現在思考的時間連古人的千分之一、百分之一都沒有,都去刷手機了、看電視,業餘生活太複雜了,哪有時間思考?

尤其沒有時間做深度思考,沒有時間做系統思考。

6.團隊溝通和團隊激勵

① 如何做好團隊溝通

你當前自己的能力範圍和瓶頸,可能在哪裡?哪些事你是有能力去完成的,哪些事又可能會超出你當前的能力範疇?(明確當前能力範圍)

你未來一段時間內,是否有清晰的工作目標或一些預期?(明確目標)

圍繞著你期望達成的那個預期(例如2年內成為一個可以獨立帶領運營團隊的人),你當前還缺少哪些核心能力?(明確需要補齊的短板在哪裡)

這些核心能力,我可以怎麼幫你去積累和獲得?(明確補短板的方法,如人員培訓)

一款很好的管理工具就是績效面談,應該和你分管的人做績效面談。

下一個階段怎麼做,為什麼這麼做,對全公司的目標怎麼看,和全公司目標關係是什麼,上級的期望值是什麼,要求是什麼,時間節點是什麼,現在還遇到的困難,哪些困難需要幫助,上、下級要透過討論解決。

績效面談首先是平等的、一對一的,是深層次的工作關係;

績效面談是分階梯的,比如你跟部門負責人績效面談,部門的負責人要負責給他們部門的每個人做績效面談,這個是很重要的一個事;

績效面談是上下達成共識、上下互相溝通的過程。我覺得一個公司的管理基礎來自面談,有了績效面談以後,才形成了上下的反饋;

績效面談要做幾件事:說清楚他能力的範圍,說清楚下一步工作的目標,要說明白工作目標短板和長板在哪,說明白補齊短板的方法和幫助,不斷地去重複(月度或季度)。

② 如何做團隊激勵

團隊激勵的方式有很多種,傳統僱傭關係的激勵方式:獎金、提成、旅遊、送車、加薪、升職……

新的合作關係是分享增量。

比如,股權激勵是對員工進行長期激勵的一種方法,是企業為了激勵和留住核心人才,而推行的一種長期激勵機制。

有條件的給予激勵物件部分股東權益,使其與企業結成利益共同體,從而實現企業的長遠目標。

你覺得你搞股權激勵應該搞多大範圍?

還是那句話,沒有標準答案,和你公司的業務有關。

如果業務核心人員比較多,可能激勵的範圍要稍微大一點,如果業務是生產型的,有很多基層、中基層,就不需要;

和一把手的分享精神有關,一把手分享精神好,可以多分享一點,一把手分享精神差,就少分享一點;

初期範圍不宜過大,可以根據情況逐步擴一點,很多公司尤其是生產製造型行業的,常見的做法是在一開始範圍設得比較小,可能在上市前最後一輪的時候一下擴大;

範圍一般都是跟崗位、職級、職位有關的,也有一些人會跟年限掛個勾。比如要上市了,年限長的都給一點,雖然你職位差,但是在公司時間長、有忠誠度。

7.識人用人的總原則

用利益解決驅動力,用壓力解決行動力,用領導力帶動執行力,用制度流程解決破壞力;

以文化使命凝聚人,以利益和諧團結人,以制度流程管住人;獎勵積極先進分子,拉攏中間表現不穩定分子,淘汰落後破壞分子。

以能力定位子,以結果換票子,以格局定大局。

二、定義公司能力模型:公司業務的系統思考

1.定義公司一定要回答的問題

我是誰?

我為什麼要創業?

為什麼成功的人是我?

為什麼要回答這三個問題?

因為專業的投資機構就看這些事,你把這些事講不明白,一定是融不到他們的錢的。

他們是機構,有程式、有盡調。而且那些人每天都在看專案,一年看幾百個專案,看得太多了。

2.企業藍圖的實現源於四基石——使命、遠見、格局、激情

馬雲說戰略的三駕馬車是:使命、願景、價值觀。

但還有一種叫企業藍圖描繪的“四基石”:使命、願景、格局、激情。

① 使命

使命感,是一家企業的基石。

什麼樣的人,為了什麼樣的目的,走到一起,這是企業存在的終極目標。

真正的好企業要想招到真正的人才, 要想做出一番事業,需要造就每個員工的自我成就感,即一種超出小我的大追求。

真正好的企業一定有超越金錢之上的追求,因為錢是過於同質化的東西,沒有差異化就沒有辦法吸引到更好的人才。

加入到公司大家做什麼事,為什麼要做這件事,做這件事的價值是什麼,這件事做成什麼樣子,這就是什麼樣的人為了什麼樣的目的走到一起,這是企業存在的終極目標。

② 遠見

遠見是解決做什麼事情的問題,是前瞻性的能力,以及基於前瞻的結果展現出差異化的部署。

前瞻性就是站得高、看得遠,源頭在於你對未來與眾不同的判斷。

你比別人能夠更早、更快、更清晰地看到未來可能展現出來的狀態,就能提前部署,讓正確的人用正確的方法做正確的事情,自然就比別人走得更好、更遠。

③ 格局

這裡的

格局指人生格局,就是人生的空間

,即一個人對事物所處的位置(時間和空間)及未來的變化的認知程度——一個人的眼光、胸襟、膽識等心理要素的內在佈局,即容人之量、容物質量。

④ 激情

激情是指幹事、創業的熱情。

對工作對事業要賦予激情,這是一種可貴的工作狀態和工作品質,同時也是應對風險和不斷前行的勇氣與信心。

3.如何描繪企業藍圖?

企業藍圖要描繪得細緻、清晰,真正影響人、打動人。要描繪到你給5個人講完藍圖以後,5個人心裡頭畫出來的藍圖基本上是一樣的,就說明你描繪的成功了。

如果你們企業的高管團隊都可以把企業的藍圖描繪的一模一樣,並且在不同場合達成一致的話,那絕對是“真”高管團隊。如果能讓企業的每一個員工都描繪的一樣,那肯定戰無不勝。

但是很多時候我們公司的創始人,自己畫的圖和聯合創始人畫的圖都不一樣。有的時候他們在具體的事上花的時間太多了,實際上在這件事上花的時間不夠。

很多創業企業不行了,不是因為做得太少,是因為做得太多。

你能在一個點上幹過大企業就很了不起了。

什麼都做就是因為看不清,看不清認為都有可能,都有可能就什麼都想做,什麼都想做,就很難都做成。

所以,有人不斷地說聚焦、聚焦、聚焦,但是聚焦的前提是你真正的對未來產業有獨特的洞察。

總結一下:

使命就是說我們是誰,我們為什麼存在,做一件什麼事業可以讓我們足慰平生。

願景是我們希望做成什麼樣子,未來是一幅什麼樣的圖景,許予追隨者一個什麼樣的未來。

核心價值觀是在通向未來的過程中,我們堅持什麼樣的判斷標準,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什麼在先、什麼在後,誰是我們真正的同行者。核心價值觀是支援使命、願景完成的。

當你在描繪你的藍圖你的理想的時候,能不能用畫面感的語言,清晰地將你想幹什麼傳達出去。

你的理想是什麼,能不能說得特別具像化,能不能說得讓人家易於理解,能不能說得很清楚?

清楚和具像化的好處是一致性,每次說的都一樣,目標很清晰,你可以一直在努力。

你們能不能把你們公司的使命、願景、理想、藍圖更加具像化,一遍、一遍來做,因為這就是高管和老大的責任。

為了匹配這樣的目標,公司應該做什麼?這包括在戰略上、組織上、企業文化上、人才上、資金上等等。

就拿我們中科創星來說,比如我們公司有一條文化是“直呼其名”。

因為文化沒有高低貴賤之分,文化就是為了實現目標和願景使命的。

三、融資能力模型

1.準備階段:要有一個完美的流程

假設你是一個VC,你會投自己的公司嗎?投與不投的原因是什麼?

以下問題都需要大家想清楚:

你是否瞭解完整的融資流程,比如VC內部決策流程,需要準備的哪些融資材料,投資人最愛問的問題清單是什麼,有哪些應對策略?

如何站在VC的視角,完整梳理你的業務,提煉專案亮點,讓資本市場能聽懂,感興趣?

投資人投你的本質邏輯是什麼?

講你的商業故事,需要一個完整的邏輯,你的邏輯是什麼?有哪些給VC講故事的場景?這些場景的具體應對策略是什麼?你又是如何將故事與熱點或風口結合的?

你的估值和融資額是多少?如何算出來的?

對接VC有多少個渠道?如何高效地對接更多資本?

如何進行TS(投資意向書)談判?

準備好以上所有事情,就是為了有效降低客戶的決策難度,同時與客戶建立起有效溝通和信任,之後就事半功倍了。

2.融資的經驗

① 本質是創業者對業務的深度思考,對投資機構的覆蓋

磨刀不誤砍柴工,融資一定把更多時間用到準備上,更少的時間用到見VC上,不要在沒準備充分之前見一大堆VC,那是給自己挖坑。

把握機會,一次搞定更重要。

舉個例子,見VC之前一定要做更詳細的盡調,如果這家機構不投半導體或大資料,你最好不見。

當然,也有一些人因為沒有經驗害怕搞砸,作為演習(和幾個對半導體熱愛但不懂的)去面談,豐富路演經驗,然後再去找那個想談成的VC。

但總結還是一句話,不管是哪一個行業,都要準備充分。因為這個行業裡只有5、6家是有定價能力的,它的定價大家認,它一領投,跟投就不是問題的。

千萬不要搞砸和一流機構的合作,因為和二流機構合作會滋生諸多麻煩。

此外,不是隻有90分的專案才能融得資的,70-80分的專案也可以融到資。打個(不合適但貼切的)比方,90分女孩和60分女孩都找到物件。

早先我們沒有經驗時,我們(研究所)不找專業VC,找的都是煤老闆、礦老闆、房地產老闆……

跟老闆融資的策略是什麼?所長出面喝一頓,面子給足,事基本上就成了。

作為創業公司,拿誰的錢很重要,拿不同人的錢,可能命運就不一樣。

比如,煤老闆投企業都是要50%以上的控股,他們都沒有安全感,原來有個煤老闆投了我們專案,他的兒子國外回來的,覺得幹煤礦格局低,就想到中科院弄個高管職位,說是作為集團接班人來學習;而房地產老闆就是想靠高科技專案勾地、拿地、籤協議。

② 融資是算賬的過程

資金使用情況和風險一定要講清楚,專案如果失敗了,錢有沒有可能收回去。這對不同的機構影響可能不一樣,比如PE機構可能需要兜底條款。

③ 融資是創業中的重要因素,甚至是決定性因素

④ 要有和投資人建立信任的過程

和投資人建立信任很重要。

華為講”以客戶為中心“,即不是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現給客戶,是把客戶最想知道、最關心的一面展現給客戶。

所以,你要更瞭解客戶,來展現這件事,切忌客戶太多資訊、雜亂無章,可能是障礙。

⑤ 要說清楚業務的天花板和成功的機率

能否創業成功,具有不同的衡量方式。有一些技術,成功機率非常高,但是不一定有很大想象空間,另外一些技術成功機率非常低,但有很大想象空間。

3.對投資方的考察及估值的選擇

首先,要考察投資方的發展歷程、投資專案的型別、抗風險能力等等,這些決定了你拿什麼東西跟他在一起溝通。

估值的本質,代表了你新進一輪的投資人對你有多高的期望和預期,可能你融資的時候,報5個億也可以融到,報8個億也能融到,選擇時要記住,實際上你在賣給新一輪投資人。

你賣的是預期、期望值,要不要把期望值賣這麼貴,你要想清楚,賣很貴的期望值就代表著你要給他更好的結果,你給人家承諾了極高的期望值。

估值的選擇方面,要理性融資,拿發展階段“所需”的;價格貴不等於價值高;不是價高者就能給你帶來更大的價值,反而是掩藏著危機。

以上,是我對創業能力模型的一些思考,謝謝大家。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筆記俠立場。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