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美食/ 正文

柴胡:解表,退熱,疏肝解鬱,升舉陽氣

每天學一點中草藥知識

本草綱目--草部

山草

類--龍葵

(明 · 李時珍)

柴胡:解表,退熱,疏肝解鬱,升舉陽氣

【柴胡百科】

:清虛熱中藥,用於感冒發熱、寒熱往來、瘧疾、肝鬱氣滯、胸肋脹痛、脫肛、子宮脫落、月經不調。柴胡始載於《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歷代本草對柴胡的植物形態多有記述。《本草圖經》載:“(柴胡)今關、陝、江湖間,近道皆有之,以銀州者為勝。二月生苗,甚香,莖青紫,葉似竹葉稍紫……七月開黃花……根赤色,似前胡而強。蘆頭有赤毛如鼠尾,獨窠長者好。二月八月採根。”並有附圖5幅。其中丹州柴胡、襄州柴胡、淄州柴胡圖,以及《本草綱目》的竹葉柴胡圖,《救荒本草》的柴胡圖,均為柴胡屬植物。

[釋名]

又名:地董、芸蕩、山菜、茹草、柴胡。

李時珍說:“茈”字有柴、紫兩種讀音,茈姜、茈草的茈讀作紫,茈胡的茈讀作柴。茈胡生長在山中,嫩時可食,老的則採來當柴,所以苗有芸蒿、山菜、茹草等名稱,而根名叫柴胡。

【產地分佈】

:湖北、四川、甘肅、青海。

【成熟週期】

:二月、八月採根曬乾

【形態特徵】

:莖青紫堅硬,微有細線;葉像竹葉而稍緊小,也有像斜蒿的。

【功效】

:敗毒抗癌,解熱透邪,疏肝理鬱。

【性味與歸經】:

苦,平。入心包絡、肝、三焦、膽經。

【葉】

[主治]潤心肺,添精髓,治健忘。

柴胡:解表,退熱,疏肝解鬱,升舉陽氣

【柴胡根】

[主治]主心腹疾病,祛胃腸中結氣,及飲食積聚。

[集解]

1:《名醫別錄》載:茈胡葉名雲蒿,辛香可以食用,生長在弘農川穀及及冤句一帶,二月、八月採根曬乾。

2:蘇頌說:現在關陝、江湖間近道都有,可銀州所產的最好。茈胡二月生苗,很香。它的工青紫堅硬,微有細線;葉像竹葉而稍緊小,電店像斜蒿的,還有像麥門冬葉而短的。茈胡在七月開黃色花,根淡赤色,像前胡而強。、

3:汪機說:解表宜用北柴胡,虛熱宜用海陽產的軟柴胡為好。

4:李時珍說:銀州即現在的延安府神木縣,五原城是其廢址。那裡產的柴胡長一尺多,色微白且柔軟,不易得到。北方所產的,也像前胡而柔軟,也就是現在人們稱的北柴胡,入藥也很好,南方所產的,不像前胡,卻像蒿根,堅硬不能入藥。柴胡的苗像韭葉或者竹葉,以像竹葉的為好,其中似斜蒿的最次, 可以食用,也屬於柴胡一類,藥用效果不好,所以蘇敬認為不是柴胡。現在還有一種,它根像桔梗、沙參,色白而大,藥商用它來冒充銀柴胡,只是無氣味,不可不分辨。

5:李時珍說:勞有五勞,病在五臟。如果勞在肝、膽、心及心包有熱,或少陽經寒熱往來者,柴胡為手、足厥陰少陽必用之藥。勞在牌胃有熱或陽氣下陷,則柴胡為引清氣、退熱的必用之藥,只有勞在肺、腎的,不能用柴胡。然而李東垣說諸勞有熱者宜加用柴胡,無熱則不加。又說各經的瘧疾,都以柴胡為君藥。十二經瘡疽,須用柴胡以散結聚。如此說來,則肺瘧、腎瘧,十二經瘡疽及發熱者都可用柴胡。但用藥時必須認真分析疾病的原因,辨證施治,合理的加減用藥。寇氏不分臟腑經絡熱無熱,就說柴胡不治勞傷,一概否定, 這是不合理的

[附方]

1。傷寒餘熱,傷寒之後,邪入經絡,體瘦肌熱:柴胡四兩、甘草一兩,每次用三錢,加水一盞,煎服。

2。小兒骨熱,表現為遍身如火,日漸黃瘦,盜汗、咳嗽、煩渴:柴胡四兩、丹砂三兩,共研為末,用豬膽汁拌勻,放在飯上蒸熟後做成綠豆大的藥丸。每次服一丸,用桃仁、烏梅湯送下,一日三次。

3。虛勞發熱:柴胡、人參等份,每次取三錢、加姜棗同水一起煎服。

4。溼熱黃疸:柴胡一兩、甘草二錢半,白茅根一小把,加水一碗,煎至七分,時時服用,一日服完。

5。眼睛昏暗:柴胡六妹,決明子十八鐵,共研為末,過篩,用人乳調勻,敷眼上。

6。積熱下痢:柴胡、黃芩等份,半酒半水煎至七成浸冷後空腹服下。

柴胡:解表,退熱,疏肝解鬱,升舉陽氣

【考證與傳說】

在秦代有個胡進士,家裡僱了一個叫鄭阿三的長工,一天,阿三病了,時而高燒,時而發冷。胡進士怕他的病會傳染,叫他帶上工錢離去。阿三離開胡家,走到一片茫茫湖水邊,暈倒在草叢邊。醒後口渴就喝湖水,飢餓就吃草葉。阿三的寒熱病竟不治而愈。康復了的阿三,又回到胡家。此時,胡家少爺正患著與阿三同樣的病,阿三便返回為少爺採藥,不幾日,胡少爺的寒熱病也痊癒了。這時鄭阿三名聲大起,人們為了紀念此草治療胡少爺有功,乾脆取名為“柴胡”。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