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美食/ 正文

【有益思】喝“無糖飲料”不會發胖?JAMA子刊:它可能會讓你食慾大開...

本文轉自 | 中國生物技術網

微訊號 | biotech-china

【有益思】喝“無糖飲料”不會發胖?JAMA子刊:它可能會讓你食慾大開...

隨著全球肥胖大流行的日益嚴重,含人工甜味劑,即非營養性甜味劑(nns)的“無糖飲料”越來越受到青睞。因為它們被宣稱只含有很少的熱量甚至零熱量,這樣一來,消費者既滿足了對甜味的渴望,又不用擔心會發胖。

然而,真的是這樣嗎?

近些年來,關於人工甜味劑對食慾、葡萄糖代謝和體重影響的研究顯示出了不同結果。因此,非營養性甜味劑對人類健康是有益或有害的結論仍無法達成共識。

此前有研究表明參與調節味覺、獎勵和平衡的大腦區域對人工甜味劑與普通糖類的反應可能存在差異。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數這類研究都是基於齧齒類動物,或體重正常的參與者和特定男性群體。因此,還需要更全面的研究以填補這一知識空白。

近日,發表在美國醫學會雜誌旗下《jama network open》上的一項研究中,來自美國南加州大學凱克醫學院領導的研究團隊透過隨機交叉試驗調查了非營養性甜味劑(nns)對不同人群大腦活動和食慾反應的影響。他們透過神經影像學,並結合血液取樣和飲食行為評估後發現,含有nns的飲料不但不會減肥或保持體重,還可能會讓女性和肥胖人群的食慾大開。

【有益思】喝“無糖飲料”不會發胖?JAMA子刊:它可能會讓你食慾大開...

該研究通訊作者、凱克醫學院醫學副教授kathleen page博士說:“現在很多人都在指望人工甜味劑可以減肥。雖然一些研究表明它們可能會有幫助,但更多研究表明它們可能會導致體重增加、2型糖尿病和代謝紊亂問題。我們的研究調查了不同人群,將這些相互矛盾的結果進行了梳理。”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開展了一項隨機交叉試驗。他們招募了74名18至35歲正常體重到肥胖和超重的參與者(43名為女性)。參與者在近三個月內體重穩定,不節食,不服用藥物,也沒有糖尿病和飲食失調問題。

【有益思】喝“無糖飲料”不會發胖?JAMA子刊:它可能會讓你食慾大開...

研究人員將他們隨機分為三組。參與者在禁食12小時後飲用了300毫升含蔗糖飲料、含三氯蔗糖的飲料或水(作為對照組)。隨訪時間從2天到2個月不等。

三氯蔗糖,俗稱蔗糖素,是唯一以蔗糖為原料的功能性甜味劑,甜度約600倍於蔗糖。美國百事可樂公司在2015年宣佈,使用三氯蔗糖取代阿斯巴甜。在我國,三氯蔗糖也已正式批准用於飲料、口香糖、冷凍點心、冰淇淋、果凍等加工食品中。

在隨後的兩個小時內,研究人員使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測量了參與者的大腦在面對高熱量食物(如漢堡和甜甜圈)時負責食慾和飲食衝動的區域活動、血液中的葡萄糖(血糖)水平、胰島素和其他代謝激素水平,以及每次測量結束時提供的自助餐所消耗的食物量。

【有益思】喝“無糖飲料”不會發胖?JAMA子刊:它可能會讓你食慾大開...

影像學研究表明,與含蔗糖的飲料相比,女性和肥胖參與者在飲用含三氯蔗糖的飲料後,大腦中負責飲食衝動和食慾的區域活動增強。而且,與蔗糖飲料組相比,三氯蔗糖飲料組的參與者與飽腹感相關的激素水平全面下降,這表明人工甜味劑飲料無法有效抑制飢餓感。

【有益思】喝“無糖飲料”不會發胖?JAMA子刊:它可能會讓你食慾大開...

在最後的自助餐環節中,研究人員觀察到三氯蔗糖飲料組的女性參與者吃得更多;而男性參與者的食量沒有明顯差異。

但研究人員建議謹慎解讀這些發現,因為所有受試者在研究前都禁食了12小時,因此可能比平時更加飢餓。

總之,透過對不同人群的研究,該研究發現了女性和肥胖者可能對人工甜味劑更加敏感。這就意味著,人工甜味飲料可能會讓他們感到飢餓,食慾大開,吃得更多,從而導致體重增加。”

此外,發表在《cell metabolism》上的一項研究中,來自美國耶魯大學的研究團隊發現,將三氯蔗糖等與碳水化合物一同下肚,會降低對甜味的敏感度,而這可能會損害胰島素敏感性。

【有益思】喝“無糖飲料”不會發胖?JAMA子刊:它可能會讓你食慾大開...

研究人員認為,這可能是由於第二大腦腸道對三氯蔗糖敏感,從而產生了不準確的資訊,並向大腦發出訊號,表明可用熱量是實際存在熱量的兩倍。隨著時間推移,這些不準確的資訊可能透過改變大腦和身體對甜味的響應方式而產生負面影響。

研究人員表示,偶爾喝點無糖飲料是可以的,但不應該在喝無糖飲料的同時還食用含大量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果你正在吃炸薯條,最好就不要喝可樂,而是喝水。

【有益思】喝“無糖飲料”不會發胖?JAMA子刊:它可能會讓你食慾大開...

當然,有糖飲料一樣不安全!因此,要想健康,就要儘可能地減少糖的攝入量。

論文連結:

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networkopen/fullarticle/2784545

https://doi。org/10。1016/j。cmet。2020。01。014

上觀號作者:上海科協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