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家居/ 正文

曾經的國企能變成民企,現在的民企為何不能變為國企?

在時代的發展中,企業也要不斷地尋求變化。

長久以來關於國企和民企之間的優劣,很多人也是爭論不斷。在我國曾有一段時間,很多國企因為方方面面的原因進行了重組改制變成民企。其中一大部分企業在這個過程中迎來了屬於自己的新發展,激發出新的企業發展動能。

曾經的國企能變成民企,現在的民企為何不能變為國企?

然而在近幾年,很多人都能感受到民營企業在發展的時候,遇到了很多窘迫的境況。再加上對於一個國家來說,

整體實力的發展也需要著諸多企業的齊頭並進。

甚至還有很多相關研究人員認為,國企和民企是以對立關係而存在的,如果民企想要發展壯大就要讓國企私有化。

這種觀點自然是錯誤的,完全不符合我國的市場邏輯。

曾經的國企能變成民企,現在的民企為何不能變為國企?

但是也有人提出疑問,既然以前的國企能透過種種辦法變為民企。那麼像是現如今的一些民企所存在的行業,如果需要國家的力量才能更好地發展,

為何不從民企變成國企,卻顯得更為複雜困難呢?這背後存在著怎樣的邏輯?

一、企業的發展

在目前的市場上面,有一種說法叫做“國進民退”。

也就是說對於我國國民經濟來說,國企所佔有的比重越來越多,相對應的是民企所佔有的比重越來越少。並且還有很多人對於這種觀念也是十分地支援,但是實際情況真的是這樣麼?

曾經的國企能變成民企,現在的民企為何不能變為國企?

其是這樣的觀點是錯誤的,

從中國改革開放之後的企業發展來看,無論是從企業的主營業務,還是資產以及收入總量等方面來說,

所謂的“國進民退”並不存在。對於這種觀點報以支援的態度,其實就是對於我國市場變化的片面理解。

從2000年到2016年這16年的時間裡,就拿工業領域來說。

我國國有控股的資產比重其實一直在減少,其佔比從曾經的67%下降到38%。

而國有控股企業所產生的利潤佔比也是呈現下降趨勢,從曾經的55%一直下降到17%。而值得一提的是,國有企業的資產和利潤雖然大幅度地下降,但是所承擔的稅金,卻並沒有呈現出相匹配的下降速度。

曾經的國企能變成民企,現在的民企為何不能變為國企?

這也就是說明,相比較於諸多的民企,國企所承擔的稅收負擔更重一些。

從這一點上也說明,在我國改革開放之後,國家對民營企業進行了大力支援。擁有著強大實力的民營企業正是屬於我國市場的獨有特色,這也是中國近些年經濟飛速發展的原因之一。

其實縱觀我國企業的發展歷程,之所以國企與民企各自之間都有著屬於自己的發展,最主要就是因為有著國家的力量在背後默默支援。舉個例子來說,

修建區域性的電網由國家支援的國企牽頭,而在這個過程中會產生很多的商機,民企就可以很好地把握住。

曾經的國企能變成民企,現在的民企為何不能變為國企?

這樣直接或者間接地就會拉動生產,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在其中還會涉及諸多的工業以及科學技術,同時也催發了科技的創新。

值得一提的是在就業方面,民企的貢獻則是遠遠的大於國企的。

其實這一點並不難理解,因為大量的中小企業主要就是民企。

民企是勞動密集型的企業,所以創造出來的基業崗位則更多,尤其在工業方面以輕工業為主。

而國企其實已經推出勞動密集的輕工業,給民企留出了更大的發展空間,再加上靈活多變的民企更加地適合勞動密集的輕工業產業。

曾經的國企能變成民企,現在的民企為何不能變為國企?

所以說在我國市場上面,民企和國企之間並不存在對立的關係。反而二者之間是互補的,只是在市場的發展過程中分工各有不同罷了。

當然之所以會給人們造成所謂的“國進民退”,其實是因為市場發展變化的自然規律。

二、民企遇到的諸多挑戰

在近幾年的發展中,很多人都發現在“爆雷”的企業裡面,民營企業佔到了絕大多數。在2018年的上半年時期開始,很多民營企業都遇到了發展的窘境,其實這種情況的出現不難理解。

在整體產業轉型的大趨勢發展下,以及市場環境的不斷變化和相關政策的調整,從而使得民營企業首當其中的遇到了一些困難。

曾經的國企能變成民企,現在的民企為何不能變為國企?

其實民營企業的發展變化早在2014年就已經出現,

表面看起來企業從2014年之後的銷售額不斷提升,但是實際獲得的利潤反而在不斷減少。

毫不誇張地說現如今即便達到6個多億的銷售,獲得的利潤也沒有之前4、5個億的時候多。

一是大背景的變化,讓諸多的民營企業一時之間無法及時適應市場的變化。

再加上很多民營企業在創新上面並不突出,依然依賴以前的技術。

曾經的國企能變成民企,現在的民企為何不能變為國企?

但是一些企業在之前的發展中獲取了十足的利潤,所以一直到近些年才使得企業困境集中爆發了出來。

也有人表示民營企業如果有了國有背景將會發展得更好,但是民營國有化十分困難。

三、難以國企化的民企

對於我國的市場來說,國企收購民企或者是對民企進行控股的情況並不少見。

而在現如今民營企業爆雷、陷困境、遇瓶頸,很多人都表示為何民營企業很難變成國有企業呢?

曾經的國企能變成民企,現在的民企為何不能變為國企?

對於一部分已經陷入了資金鍊斷裂的民營企業來說,如果有一家實力雄厚的國企願意做買家自然是令其高興的事情。但是對於國企來說,雖然國資接受民資是市場使然,但是對於民資的優劣判斷自然是要十分慎重地進行甄別。

故而國企在近幾年的發展中,相比較於以往理性了很多。

曾經的國企能變成民企,現在的民企為何不能變為國企?

對中國市場來說,市場上面不止需要國企,還需要民企,只有這兩者共同發展才會讓生產呈現出更大的活躍性。

國企對民企進行收購,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就是對民企在面臨資金斷裂危險時候的拯救

。但是這樣的情況也只是存在於某個階段和某個時刻,尤其是市場出現變化的時候。

再加上對於一些民企來說,引入國企的管理方式其實並不適用於自身的發展。反而國企的管理機制會抑制民營企業的活力,可能可以解決燃眉之急,但是對於長久發展來看卻有諸多不適。

所以說民營企業很難變成國企。

曾經的國企能變成民企,現在的民企為何不能變為國企?

結語

其實在時代的變化下,民營企業需要做的是引入更多的新技術,透過自身的創新而尋找新的發展機會。

對於民營企業來說與其透過逆向混改變為國有資產,不如反思自身發展過程中存在的缺陷,以及國家可以出臺相對應的政策對這些陷入債務問題的民企進行期限上面的寬限。

變則通、通則變是企業發展中永遠需要記住的道理,對於中國的企業來說,抓住當下的市場機遇才是最為主要的。

那麼讀者們對於國企和民企又有怎樣的看法?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