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遊戲/ 正文

讓那些相親的男女都“見鬼”去吧!

唉,又到了相親時間。讓那些相親的男女都“見鬼”去吧!

喬志峰

過年了。對許多單身男女來說,過年回家除了跟家人團聚,還帶著一個非常重要的任務——相親。

讓那些相親的男女都“見鬼”去吧!

據一項《春節前單身男女脫單情況調查》顯示,超6成單身男女有過被父母催婚的經歷,更有4成表示臨近春節,父母催婚頻次有所增加。2成單身男女表示因為家人催婚產生過不回家過年的念頭。

不得不承認,現如今剩男剩女的確不少,已經成為一大社會問題,也愈來愈引起全社會的關注和擔憂。據調查,城市白領32歲到35歲之間結婚的比例相當大。這一現象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比如部分人婚姻家庭觀念日漸淡薄、男女擇偶觀念存在差異和錯位等等。現代人生存壓力過大,也導致部分人的擇偶和婚姻受到諸如房子、收入等因素的影響。

從喜歡一個人,到喜歡一個人。主動單身,是一種生活方式和生活態度;因經濟和生活壓力被動單身,卻是一種人生悲哀,甚至是一個社會問題。

由此也催生了愈演愈烈的“相親”現象。除了父母和七大姑八大姨安排的相親,相親網站乃至公園裡的“相親角”,都已經產業化了。有的公園“相親角”,擇偶如同HR篩簡歷,大專以下不登記——西安作為全國高等教育重鎮,相親公園設有男女博士專區,低於大專學歷中介都不願登記。資料按駐地、年齡、性別、學歷分清楚,讓你有招聘時HR篩簡歷的成就感:有專門當上門女婿的、有專門招上門女婿的。還有專門做婚姻預報的,連你另一半在哪個地鐵口也能算出來。

而比單身人士更著急的,往往是父母。有些父母甚至跟明星趕場似的,不停地去往各種相親場合。父母的心情可以理解,但畢竟婚姻就像鞋,舒不舒服只有自己的腳趾頭知道,是否選擇結婚、選擇什麼樣的物件結婚,還是要將主動權和選擇權交給他們本人,誰都無法越俎代庖,否則很可能出力不討好。

催婚、逼著子女相親,已經成了不少家長的餘生心願,他們肯定是出於好心、關心,卻不知被催者的那份無奈和悲催。感情這點事兒,關鍵看緣分;結婚不結婚,主要看個人。其他人再著急,催得再起勁兒,又能起多大的作用呢。所以,哪怕是至親,最好也要尊重別人的隱私和自由選擇,不要在婚姻的事情上喋喋不休、過度干涉。

其實,好找物件的自己就能搞定,已經淪落到要透過相親找物件了,特別是要上“相親角”和相親網站了,各有各的問題,脫單都不太容易。相對於客觀條件,性格和心態才是決定因素。只要放平心態、別太矯情,絕大多數人都能找到物件。心態不改變,永遠都是單。

毋庸諱言,條件好的女生未必好找物件,甚至更難找物件,已經成為一個普遍現象。時至今日,“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思想依然在一定範圍內存在,條件好的女性學歷高、收入高、年齡大,在一些人眼裡似乎就成了另類,甚至出現過妖魔化這些女性的問題。時代發展到現在,人們的婚姻觀、家庭觀也在進步,類似的偏見理應摒棄。

不過,從善意的角度出發,也要提醒部分條件好的女性,如果真心想要走入婚姻的殿堂,有些觀念可能也確實有需要轉變的地方。高學歷、高收入,意味著有較強的主見和較高的經濟獨立性,由此帶來的是對男女關係和個人家庭地位的重新審視。這當然是好事,也是男女平等的體現。但如果因此就過於挑剔、對男性提出過高的要求,很容易錯過原本不錯的機會。之前媒體就報道過一個案例:父親替38歲女兒相親,不敢公開高學歷。這除了是向某些偏見妥協、擔心別人不敢問津,或許還有著以往的一些經歷和感受帶來的心理慣性。做女兒的,也要理解父母的艱辛和期望,擺平心態,積極主動地找尋自身的幸福,別給父母人為增加負擔。

而對於婦聯等單位,也要關心單身人士的終身大事,發揮自身的優勢,一方面引導包括高學歷大齡剩女在內者轉變婚戀觀和家庭觀,更尊重現實、更腳踏實地;另一方面,要多為他們排憂解難,多為他們創造一些彼此接觸和脫單的機會。有些地方搞的相親大會等活動,就收到了一定的效果,成全了不少人。現在是網路社會,除了線下的活動,實際上還可以多利用網路做點事情。願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讓所有的人都能擁有自己的穩定家庭和幸福生活,不單單是個人的事情,也不僅是家庭的事情,同時更能極大地提高全社會的幸福指數。

愛情就像鬼,相信的人多,見到的人少。最後,我要祝福所有奔走在相親路上的單身男女,都能夠早日“見鬼”去吧!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