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遊戲/ 正文

關注第二生產力,尋找企培最優解

俗話說:“兵不教而戰,為之殘,為之虐。”教育和培訓的存在,就是為了繼承經驗,傳遞知識,防“殘”防“虐”。缺乏資訊輸入的個人會不斷落後於時代的步伐,同樣的情況投射到企業,只會令其付出更高的代價。

一流企業抓培訓,二流企業抓業績,三流企業抓紀律。企業的生產資料除了裝置物料就是人,前者可以用引數用標準去衡量約束,但除非做更多的技術投入尋求突破,否則很容易觸控到當下技術背景的天花板。而人永遠存在差異,永遠無法對標。為了在競爭中取勝,企業只能透過招聘更優秀的員工或者自己培養出更加優秀的員工,以此來提高生產力。總結經驗後我們會發現,任何無法解決的、困惑的問題最終都來自於自己或者相關人員的認知或技能不足,而企業經營和生活經營的本質就是不斷解決發展中遇到的各類問題。

培訓是問題解決的一大方案:可以賦能生產,可以賦能銷售,也可以賦能創新賦能管理。“問渠哪得清如許,唯有源頭活水來。”培訓就是這一源“活水”,是企業的第二生產力。

同時,培訓在企業的生產應用中還具備其他價值——比如作為非經濟型薪酬用來激勵員工。每個員工在工作中都有階段性的認知瓶頸需要突破,保持先進性需要不斷進行自我驅動式學習,培訓對員工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根據不同的衡量標準,企業可以搭建不同的培訓體系,區分不同的培訓型別。

根據員工所處的階段,我們可以分為入職培訓、在職培訓;

根據員工的崗級和管理水平,可以分為基層培訓、中層培訓和高層培訓;

根據員工需求,可以分為縱向技術能力提升的培訓和橫向認知拓展的培訓——縱向的提升一般指和員工崗位職責相關的培訓,主要目的是提升員工的專業能力;橫向的培訓則指的是學習一切可學之事,在考慮企業運營成本的情況下我們可以進行管理能力培訓、素質提升培訓(如溝通能力提升、執行能力提升、形象禮儀最佳化等)、黨政知識培訓等等。

根據知識輸出者的差別,可以分為外部培訓和內部培培訓(如員工沙龍、師帶徒、業績骨幹分享會等形式)。

根據培訓的組織形式,我們可以分為實操類培訓(如現場教學、沙盤模擬等)和理論類培訓等等。

企業需要探索、嘗試和合作,尋找到自己培訓體系的最優解。

要達到優解的目的,首先企業需要儘可能多的獲取和了解資訊。工作中不乏因資訊獲取不夠而導致的失誤,因此,資訊獲取的多渠道和充分性顯得尤為重要。企業除了向內索求,更需要與外界同步,主動尋找各種資訊,為工作做支撐。

其次是要關注投入價效比,這裡的價效比包括但不限於內部與外部的資金成本、人力成本、時間成本。大部分企業在做培訓時最擔心的不是需要投入,而是投入沒有產出。在知識產業盛行的當下,更前沿的知識獲取往往需要付出更高的成本,但也能給企業帶來更多的啟發。

最後是要幫助企業去解決實際問題。要解決問題,首先要分析問題成因。企業在剖析問題成因時往往會面臨兩個阻礙:一是責任不明,企業主體和員工利益的衝突、內部員工的互相推則都容易導致問題的責任主體不明確;二是分析不到位,分析問題的人不具備完善的認知體系,在千頭萬緒中難以縷清思路。這需要透過完善企業制度、增強管理能力、提升員工水平來改善。

企業良性發展的大忌是閉門造車,視野開闊、思路開放為大善,必要時可尋求外部機構合作。智力服務企業是“潤滑劑”、“助推器”,提供的價值包括但不僅限於多方資源連結、前沿資訊共享、三方視角診斷、解決方法提供,最終達到助力企業開拓思路、突破發展的目的。

作者:隋丹陽,北大縱橫商學院合夥人

開啟App看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