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遊戲/ 正文

核心素養背景下的學習品質評價:理念、方法與啟示

核心素養背景下的學習品質評價:理念、方法與啟示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隨著以人工智慧為代表的新時代的到來,社會對勞動者的素質提出了新的要求。傳統工業革命時期基於學科知識積累、注重技能傳授式的學習方式已經很難幫助學生適應未來複雜、多樣化、創新性的社會需要。這時,需要學校教育立足未來發展,為學生適應未來社會做好準備,培育學生適應終身學習的品質、訓練學生應對複雜生活的素養,幫助學生形成順應時代發展的能力。

如何透過評價的方式,引導教育更好點燃學生潛藏的內在發展驅動力,幫助學生找到自身學習和發展的優勢領域,引導學生建立持久學習的心理機制,都是今後教育需要關注的重要問題。

學習品質評價具有重要意義。

第一,引導大家樹立科學的教育質量觀。

學習品質評價改變了以學科知識為核心的評價觀念,著眼於學生適應未來發展的學習能力。透過學習品質總體指數反映教育質量,既關注學習成效,也關注學生的學習力,可以說是一種全面發展的質量觀。

第二,指導學校更多關注學生學習的影響因素,培養學生關鍵品質

。有學者在長期的追蹤研究中發現,學習品質是預測學生學習潛力和學習成效的顯著變數。近年國際Grit教育的研究結論也顯示,預測成功的指標更多是與學習品質相關的堅毅、激情、自制力、好奇心等非智力因素。這啟示我們,教育應該在關注以智商為代表的認知技能培養的同時,更著力培養學生好奇心、自控力等關鍵品質。

第三,幫助學生學會學習。

學習品質評價是一種“促進學習的評價”。該評價在充分關注學生學業成效的同時,還強調關注學習過程,特別是關注學生參與學習中的認知、動機、能力、方法和負擔感受以及是否具有相應的意志力和監控調節能力等,是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全面診斷和對學生學習過程的全鏈條掌控,能夠為學生個性化學習服務提供科學資料。

一、學習品質評價的基本內涵

學習作為個體成長過程中一種相對持久的行為方式,受個體內在心理機制的調節和影響。這種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相對穩定的心理傾向及行為特質,可以稱之為個體品質,也有學者將其稱之為一系列心理特質的組合。

學習品質是整體反映學生學習成效和個體品質發展的一個綜合指標。

在科學教育質量觀思路下,個體的發展應該是融認知技能提升和心理特質成長為一體的綜合效應。可以說,學習品質是學生適應終身學習、未來發展所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的綜合體。

從操作層面理解學習品質的內涵包括:以學生學習結果為代表的學習成效;學生在參與學習過程中所運用的方法、技能、策略,針對學習任務的時間投入等;影響和維持學習過程的學生個體心理因素,如學生對學習的認知、學習的興趣態度、學習的內驅力,以及面對學習困難時所表現出的意志品質等。

海淀區最早從小學生學習狀況調研開始,結合國家“中小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改革實驗區”實踐,立足海淀教育發展實際和未來社會發展需要,逐步確定、形成了學習品質評價體系。

學習品質評價體系關注影響學生學習發展的5大系統和9個維度(見圖1)。

核心素養背景下的學習品質評價:理念、方法與啟示

圖1  學習品質評價體系

五大系統包括學習認知與體驗系統、學習興趣與動力系統、學習方法與能力系統、學習維持與監控系統和學習投入與成效系統。其中,學習認知系統、學習興趣與動力系統、學習方法與能力系統、學習維持與監控系統重點關注學習者個體品質部分,是影響學生學習的重要心理特質;而學習投入與成效系統更多表現為學習的成果,是學習的結果表現部分,包括學習負擔和學業成效。可以看出,學習品質是反映學生學習素養的一個綜合系統,涵蓋影響學生學習的諸多要素。

二、學習品質評價的測評與結果

海淀區學習品質評價體系適合對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學習品質進行評價。根據評價的不同目的,既可以面向全體學生開展測評,也可以選擇部分代表性樣本進行測評。

面向全體的測評有利於開展基於評價資料的診斷與改進研究,幫助每一個學生診斷分析學習品質各個維度的發展情況,找到自己的優勢領域、發現自己學習的短板,並開展針對性的改進提升訓練,透過個體品質的提升進而帶動學業成績,最終帶動學習品質的全面發展。選擇部分樣本的測評,則有利於從區域層面或學校整體層面開展質量監測工作,透過最終資料,以樣本推斷總體的教育質量狀況,同時也能夠了解區域教育質量中學業成效和學生個體品質發展綜合情況,能夠比較經濟、低成本地開展區域教育質量監測,為區域教育整體發展提供參考和資料。

根據學習品質測評框架,

學習品質評價工具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針對學生個體品質方面的心理量表和問卷,另一類是針對學習成效方面的學科測試試卷。

各地可根據實際需要以及測評物件的年級,選擇和確定不同的學科,如針對小學高年級,可以選擇語數英三個學科,也可以選擇語數英科學等學科。針對初中二年級,可以選擇語數英物理歷史生物地理等學科。對學科的選擇完全根據測評需要來進行。

測評完成後,需要根據測評目的,分析測評資料結果。一般而言,從測評到結果報告中的資料分析需要經歷五個基本流程:資料清洗—資料庫關聯—測評工具信效度分析—指標合成—描述分析、關聯分析、追蹤分析—形成報告。

根據測評目的和閱讀物件不同,最終測評報告可以有多種。如果是用於區域教育質量監測評價,則最終可以形成區域報告、學校報告、學科報告、專題報告等,分別供區域教育行政人員、學校領導、學科專家和教師以及相關研究人員使用;如果測評用於學生學習品質診斷與發展改進,則可以直接生成學生髮展報告,從學習品質的內部維度、學生橫向比較、縱向比較方面給出資料,為學生診斷自我、制訂改進提升計劃提供參考。

以海淀區2018年學生學習品質區域測評資料為例,學生個體品質測評問卷分別採用內部一致性信度係數(alpha係數)和驗證性因素分析作為信度和效度指標。結果顯示個體品質測評問卷總體信度為0。975,各維度信度係數分別在0。809~0。940之間;除學習策略的結構效度可以接受外(CFI=0。902、TLI=0。895、RMSEA=0。06),其他各個維度的結構效度非常理想,CFI、TLI均大於0。9,RMSEA均小於0。08。

下面分別從區域報告、學校報告層面摘選部分結果資料,以示例說明學習品質評價在指導區域教育發展和服務學校教育品質提升方面的應用。

在區域層面,可以呈現某個學生群體(如八年級)的學習品質水平分佈,還可以呈現該學生群體在各個維度的具體表現(見圖2、圖3)。

核心素養背景下的學習品質評價:理念、方法與啟示

圖2  區域某年級學生學習品質水平分佈

圖2呈現的是在區域報告中,將學生學習品質按照等值技術劃分為四個水平,從低到高依次為“水平一”至“水平四”,分別對應待達標、合格、良好、優秀。資料顯示:區域某年級學生整體學習品質處於水平四的比例為41。1%,處於水平三的比例為48。6%。可見,該年級學生群體中學習品質處於水平三以上的比例達到89。7%,整體情況良好。該水平級一方面用於衡量區域學生群體的學習品質發展狀況,同時,也可以作為衡量學校樣本學生學習品質發展的總體參照。依據區域學生群體學習品質水平分佈狀況,可以幫助教育行政人員明確區域教育發展的方向和重點,為管理決策提供參考。如依據圖2情況,提示該區域今後可以重點關注水平四學生比例的進一步提升和水平一二學生人數比例的縮減。

核心素養背景下的學習品質評價:理念、方法與啟示

圖3  區域學生學習品質各維度表現

圖3透過箱式圖,呈現了區域學生學習品質各維度的具體得分分佈,如學習情感維度得分處於3。64~4。18區間內,學習認知維度得分處於3。75~4。23區間內,學習興趣維度得分處於3。43~4。00區間內,學習動機維度得分處於3。74~4。35區間內,學習能力維度得分處於3。68~4。28區間內,學習策略維度得分處於3。80~4。30區間內,學習堅毅維度得分處於3。40~4。00區間內,負擔感受維度得分處於3。27~3。93區間內。透過圖3維度得分分佈資料,可以瞭解區域某年級學生群體的學習品質維度具體發展情況。可以看出,該區域某年級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習認知均值較高,學習興趣、負擔感受均值相對較低。資料提示:今後可能需要更多關注學生學習興趣培養,注意學生負擔感受的緩解和學習情緒情感的調節和激發。

在學校層面,可以瞭解各學校學生學習品質總體情況和維度分佈,瞭解學校在區域的相對分佈等資料,為學校診斷教育教學問題,發現優勢與不足,科學改進教育教學管理,改進和提升工作思路提供發展的具體參照(見圖4、圖5)。

核心素養背景下的學習品質評價:理念、方法與啟示

圖4  X學校學生學習品質在各維度上的具體表現

各學校學生學習品質發展總體情況存在差異,具體表現為學習品質維度發展的不均衡。從圖4可以看出,X學校學生學習品質各維度與區域均值相比,其學習興趣、學習堅毅、學習能力差異較大,學習動機、學習負擔感受、學習認知接近區域均值。這也提示學校要重點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習能力提升和堅毅品質等方面的培養工作,以薄弱維度的提升帶動整體學習品質的提高。

核心素養背景下的學習品質評價:理念、方法與啟示

圖5  G、H學校教育教學的優勢及改進方向

以評價促發展是學習品質評價的基本原則。

從學習品質評價的角度而言,學校在區域的相對位置如何?學校的優勢與薄弱環節具體表現又是怎樣的?圖5給出了學校學習品質發展的優勢和改進方向。其中“雙優區”表示某學校學生群體個體品質和學習成效均在區域平均水平之上。“單優區”表示學校學生群體個體品質和學習成效均在達標線之上,且個體品質或學習成效中有一項超過區域平均水平。

“雙良區”中個體品質和學習成效均在達標線之上,但與區域平均水平還存在一定差距;“待提高區”表示學校學生群體個體品質或學習成效有一項在達標線之下,亟待提升。左圖中G校處於雙良區,說明其學生群體的個體品質和學業成績都有待提高,可以透過提高學生個體品質,進而帶動學業成績提升的改進策略來發展。右圖中H校處於單優區,顯示其學生群體個體品質較好,學業成績待提高,說明學校問題可能出在課堂教學方面,需要從教學方法、課堂效率、作業佈置等方面去尋找改進突破。

總體而言,學習品質評價為學校教育質量提供了較為細緻的大資料畫像,能夠診斷學校學生學習品質發展的不同維度,幫助學校精準施策,有效提升教育教學及管理水平。

當然,學習品質評價還可以基於學生層面,開展資料分析和運用,為學生提供自身在各個維度的詳細資料,幫助學生髮現自身優勢,查詢不足,進而為提升自身學習品質和學習成績提供客觀的資料,引導教師、家長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也激發和鼓勵學生端正學習態度、正確認識學習的意義和價值、努力掌握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技能,尋找相應的學習策略和資源支援,以優勢帶動不足,進而全面提升自身素養。

三、學習品質評價的教育啟示

學習品質評價受到了區域、學校及教師的積極關注,開展學習品質評價,能夠為更新教育理念、創新教育評價方式、改進和豐富教育教學實踐提供相應的經驗借鑑。

(一)關注學生學習品質整體發展,透過改進和提升學生個體品質間接實現學業提升

學生個體品質決定了學生的學習態度和行為,學習態度和行為也會直接對學生的學業成績產生影響。資料顯示學生個體品質越高的學校,學業成績一般也越好,統計分析結果顯示兩者呈顯著正相關(相關係數為0。695,p

核心素養背景下的學習品質評價:理念、方法與啟示

表1學生個體品質各維度與學業成績的相關係數

可以看出,學生個體品質中的學習情感、學習認知、學習興趣、學習動機、思維能力、學習策略、學習堅毅與學生的學業成績呈顯著正相關,且思維能力、學習堅毅、學習興趣這三個維度與學業部分的相關均大於0。7。表明學生個體品質對學業成績有重要影響作用。

進一步的路徑分析顯示,學習品質各要素之間均存在顯著的直接效應。學生的學習堅毅可透過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生學習動機的提升又促進了學習方法和策略的提升,最終提升學生的學業成績(見圖6)。

核心素養背景下的學習品質評價:理念、方法與啟示

圖6  個體品質對學業成績的影響機制

可見,

個體品質直接或間接作用於學生的學業成績

,要想提升學業成績,可以透過改進和提升學生個體品質來間接實現。這也啟示我們,在其他條件如外部資源、教育教學固定不變的情況下,提高學生個體品質可能是提高學業成績的最有效途徑。對此,從學校角度,需要轉變教育觀念,拋卻“分數證明一切”的傳統思想,把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健康成長放在育人的第一位。

透過美好環境營造、積極校園文化建設、思維課堂打造、管理制度創新等方式,讓學生熱愛學校、認同學校文化,產生積極愉悅的學習體驗,在民主、寬鬆、鼓勵創新的環境中積極主動學習,有利於調動學生興趣、激發學習潛能、改變學習方法、克服學習困難等。

對教師和家長而言,要轉變原有重學習結果而輕過程的教育思路和觀念,將注重“高分數獲得”轉變成關注“高質量學習”。

關注學生學習中的各種心理體驗和行為過程,給予學生愛的關懷、正向的肯定與積極鼓勵,幫助和激勵學生克服畏難情緒、戰勝學習困難,關注學生優秀個體品質培養和提升,最終不僅有利於提升學業成績,更能培養學生適應未來複雜社會的核心素養。

(二)依據學習品質測評資料,精準實現分類指導、科學管理

與傳統的基於經驗的教育教學管理相比,學習品質測評透過大量資料證據,為精準分析教育問題,改進和提升教育教學行為提供了科學參考,實現了教育管理的科學化和精細化。

以減負為例:測評資料表明,過重的學業負擔,將不利於學生學習,表現在學習成效方面,負擔過重學生的學習成績相對較低。

學生學習負擔過重進而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降低、學習動力不足,而這些又反過來影響學生的自我效能感、影響學生學習策略的選擇和學習能力的提升,最終可能帶來更低的學業成績。

透過測評資料,可以細緻研究學生學習投入和負擔感受的相互關係,更好實現分層分類、科學減負。如對時間投入(校內客觀、校外客觀)和負擔感受(校內主觀、校外主觀)進行聚類,把學生學習投入與負擔感受劃分為四種類型:低投低負型、低投高負型、高投低負型、高投高負型。研究發現高投低負型、低投低負型學生學業成績更高,而且隨著學生年級的增長,低投低負型學生在學習方面更有後勁。

為此,

學校可以充分利用學習品質測評資料,精細診斷學校教育教學問題,分類施策。

例如,在作業佈置方面,學校要指導教師研究作業設計,提高作業實效。針對不同學習品質發展水平的學生群體科學、分層佈置作業。如針對低投低負型學生,其總體特點是學習時間投入較低、學習負擔感受很小,但其中有的學生學習成績很好,也有的學生學習成績不理想。對此,就要科學分析,對症施策:對於成績好、投入少的學生,可能存在吃不飽問題,長此以往,會存在降低學生學習興趣和動機的風險,那麼就可以相應地為這部分學生提供一些超越常規水平的挑戰性作業任務,以幫助其在挑戰中不斷提升學習品質;而對於學習成績不理想的學生,如果智力發展沒有問題,則可能是練習不足、投入較少,為此,應結合學生個體情況,提供多一些知識鞏固型作業或方法提升型作業,以幫助這部分學生在提高學業成績的同時,提升學習的認知、情感體驗等。

從最佳化學校管理的角度,

學習品質評價的結果不是給學校排隊,而是更多幫助學校找到自己的優勢和不足,激勵學校不斷完善教育教學管理,完善育人方式和形式,全面提高學生的學習品質。

如評價資料既給了學校自身在學習品質綜合指標和學習品質各個維度的具體資料、水平分佈,也給了學校學習品質各個維度在區域群體的相對位置,為學校做了資料畫像,幫助學校發現自身在學習品質方面的優勢領域、不足之處,為學校特色發展、改進教育教學提供科學依據。

核心素養背景下的學習品質評價:理念、方法與啟示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學校可以主動利用測評資料,根據本校學生群體學習品質各維度的發展特點,開展針對性的改進行動,探索校本化的提升之道。其中,海淀區的一些學校正在結合測評資料,開展不同角度的實踐探索。例如,B校學生個體品質總體表現不錯,但學生的學習成效與優秀學校還有差距,經過資料分析之後,學校發現自身課堂教學方式方法存在問題,教師們更多關注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的教授和訓練,較少關注學生思維能力、遷移創新能力的培養。

在區域專家指導下,學校設立了思維導引課堂教學模式研究校本專案,關注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將課堂教學的重心從原來的偏重記憶、複述、簡單比較概括,引導到關注學生分析、綜合、推理、評價、創造等高階能力上來。為此學校還開展了主題式、專案式學習,組織多學科、跨學科實踐活動,幫助學生跨越了原來的碎片化學習,主動尋求和探究“知識與知識之間的關係”“知識之間的遷移路徑”“從知識到生活問題的轉化與解決”等,形成了關聯、分析、綜合、判斷等新思維模式。

(三)基於學習品質測評理念和框架,引導區域教育實現優質、均衡發展

隨著我國義務教育發展進入從有學上到上好學的新階段,從區縣層面需要提供優質均衡的教育。那麼優質均衡教育的標準是什麼?如何衡量一個區域教育的優質均衡發展狀況?這需要提供一種質量標準。

學習品質評價可以為區域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提供一種可參考的標準。

學習品質評價本身既包括學習成效,也包括影響學習成效的個體品質因素,二者都是教育質量的具體內涵。因此,學習品質評價首先豐富了教育質量的內涵。

其次,學習品質評價結果透過學習品質指數這樣一個綜合指標來呈現,這一指標合成過程中,本身就包含學業成績和個體品質兩個部分,合成的理念和計算方法蘊含了兩者協調發展的內涵要求,旨在引領樹立一種均衡、發展的質量觀。例如,某校學生學習成效均值較高,但學生個體品質均值較低,則合成的學習品質綜合指標就會相應較低。

同樣,當一個學校學生的學習成效均值較低,但學生個體品質均值較高,則合成後的學習品質綜合指標就高於單純的學習成效標準。也就是說,學習品質在引導一種均衡發展的質量觀,引導學校既要重視學習成效,還要關注學生個體品質等各個方面的綜合發展,不能以犧牲學生身心健康的方式、不能以過重的負擔和過高的學習投入換取唯一的學習成績。因此,學習品質評價能夠幫助教育行政部門知道學校是在“育分”還是“育人”。只有一個學校和一個區域的教育在學業成績方面優質、在個體品質方面也同樣優質時,這個學校和區域的教育發展才是優質、均衡的。

實踐中,海淀區組建了“基於學習品質測評資料的學校教育教學提升專案”,透過區域引導、學校探索等途徑,指導學校、教師認識資料、分析資料、利用資料,由基於經驗的教育教學改進轉變為基於資料診斷的教育教學探索和實踐。透過區校合力,共同提升育人質量。因此,

學習品質評價對落實學生關鍵能力、必備品格培養,引導學校樹立科學的質量觀,破解“唯分數”“唯升學率”方面進行了專門引導和可行探索。

當然,教育評價是複雜的,海淀學習品質評價也僅是一種探索性嘗試。學習品質九個維度並非一成不變,而是一個開放體系。最後,學習品質評價是系統工程,需要行政、教研、科研、學校等協同推進。提升學生學習品質的操作路徑多元多樣,也依賴學校的創新性實踐。

作者簡介:

吳潁惠:北京市海淀區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正高階教師;

文軍慶:北京市海淀區教育科學研究院教育質量監測與評估中心教師,高階教師;

陳朝暉:北京市海淀區教育科學研究院教育質量監測與評估中心教師,博士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中國教育學刊“(ID:zgjyxk),作者吳潁惠、文軍慶、陳朝暉。原文刊於《中國教育學刊》2021年第五期。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芥末堆立場,轉載請聯絡原作者。

開啟App看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