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健康/ 正文

Nature:工程化細菌調節腫瘤代謝,促進免疫治療效果

‍‍

腫瘤中L-精氨酸的可用性是高效抗腫瘤T細胞反應的一個關鍵決定因素。腫瘤細胞內的L-精氨酸一般處於一個低濃度狀態,因此,

增加腫瘤內L-精氨酸的濃度可能會大大增強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抗腫瘤反應,

如程式性死亡配體1(PD-L1)阻斷抗體。

Nature:工程化細菌調節腫瘤代謝,促進免疫治療效果

最近,研究人員研究了L-精氨酸是否可以與PD-L1阻斷有協同作用。在攜帶皮下MC38腫瘤的小鼠中,研究人員進行了測試,並發現每天口服L-精氨酸與抗PD-L1治療有協同作用,並增加小鼠的存活率。這些資料表明,

L-精氨酸和PD-L1阻斷療法協同作用,限制了小鼠的腫瘤生長。

但是,為了達到預期的抗腫瘤效果,必須給小鼠注射相對高劑量的L-精氨酸(每克體重2毫克)。相比之下,一個體重為75公斤的人類病人需要每天攝入150克的L-精氨酸,這幾乎是不切實際的。因此,研究人員進一步測試,將飽和的L-精氨酸溶液直接注射到腫瘤中,並觀察是否有類似的治療效果。然而,當單獨給藥或與抗PD-L1治療相結合時,研究人員沒有觀察到腫瘤生長的減少,可能是因為L-精氨酸迅速擴散到腫瘤外。這突出了開發替代手段的必要性,以在腫瘤中區域性和持續地增加L-精氨酸的濃度。

Nature:工程化細菌調節腫瘤代謝,促進免疫治療效果

L-Arg細菌與PD-L1抑制劑協同作用,促進MC38腫瘤的排斥反應

由於細菌可以在腫瘤中生存和繁殖,研究人員嘗試使用非致病性的大腸桿菌菌株(E。 coli Nissle 1917 (ECN))作為瘤內的、基於合成生物學的細胞療法,來產生高濃度的區域性精氨酸。為此,研究人員使用合成生物學方法開發了一種工程益生菌大腸桿菌Nissle 1917菌株,

該菌株可以在腫瘤中定植,並不斷地將積累在腫瘤中的代謝廢物,氨,轉化為L-精氨酸。

研究人員發現,用這些細菌對腫瘤進行定植,可以增加腫瘤內L-精氨酸的濃度,並增加了腫瘤浸潤T細胞的數量,此外,其與PD-L1阻斷抗體在清除腫瘤方面有明顯的協同作用。這些細菌的抗腫瘤作用是由L-精氨酸介導的,並依賴於T細胞。

總之,這些結果表明,工程微生物療法能夠對腫瘤微環境進行代謝調節,從而提高免疫療法的療效。

原始出處:

Fernando P。 Canale al。 Metabolic modulation of tumours with engineered bacteria for immunotherapy。 Nature (2021)。

撰文 |haibei

編輯 | 洋洋

授權轉載及爆料請聯絡梅斯醫學管理員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