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健康/ 正文

年輕高血壓患者不良結局的預測因子:站立時血壓升高

通常,站立時收縮壓會略有下降,大約為5mmHg左右。站立時血壓(BP)高反應性的預後意義和機制仍有爭議。

近日,一項義大利研究表明,對於中青年高血壓患者,如果站立時血壓升高幅度大,則心肌梗死、腦卒中風險高。(Medicalxpress。 MARCH 17, 2022。)

研究者表示,對於站立時血壓升高幅度大者(>6。5 mmHg),需要儘早降壓治療。相關研究發表於Hypertension雜誌。

作者:陳魯原 廣東省人民醫院心內科、廣東省心血管疾病研究所

年輕高血壓患者不良結局的預測因子:站立時血壓升高

此研究共入選1207名18~45歲(平均33。1±8。6歲)未經治療的1級高血壓(140-159/90~100 mmHg)患者,也沒有心血管疾病史。旨在評估年輕高血壓患者佇列中站立時的血壓高反應性與主要心血管和腎臟不良事件的相關性。

入選研究時,每個參與者在不同體位下(包括躺下和站立)測量了6次血壓。體位血壓變化計算為2次單獨隨訪時,6次站立和6次仰臥位血壓讀數之間的差異,隨訪17。2年。體位性血壓升高定義為站立時較臥位收縮壓升高最高十分位。

年輕高血壓患者不良結局的預測因子:站立時血壓升高

結果發現整個組的平均收縮壓的差異為 2。5±7。3/4。6±5。4mmHg。其中有120人體位性血壓升高(即站立時血壓升高的前10%的人),平均升高了11。4 mmHg,血壓增幅均大於6。5 mmHg。其餘受試者站立時收縮壓平均下降3。8 mmHg。

24小時血壓監測發現體位性血壓升高者的高血壓比例也較高(90。8% vs76。4%)。然而這些患者的臥位收縮壓較低(140。5 mmHg vs。 146。0mm Hg)。

研究人員比較了兩組參與者的心臟病危險因素、實驗室指標、主要心血管事件和慢性腎病的發生情況,並根據年齡、性別、父母心臟病史、一些生活方式因素和研究登記期間的測量結果進行了調整。

平均隨訪17年期間,共發生105例主要心血管事件,最常見的是心臟病發作,與心臟相關的胸痛和腦卒中。體位性血壓升高者吸菸的比例高,發生心血管事件風險增加了一倍。

在多變數Cox模型中,站立時的高反應性是主要心血管和腎臟不良事件的獨立預測因子,風險比為1。97(95%CI,1。10–3。52)。在校正了24小時平均血壓後發現,體位性血壓升高是心血管事件的獨立預測因素(危險比,1。94[95%CI,1。10–3。44])。研究者表示,即使站立血壓增幅相對較小(6~7 mmHg),也是長期主要心血管事件的預測因素。

研究者還對630例患者進行了24小時尿液樣本檢查,發現站立時血壓升高者的腎上腺素/肌酐比值明顯較高(118。4 nmol/mol vs。 77。0 nmol/mol);腎上腺素水平是24小時內壓力刺激總體影響的估計,提示站立時收縮壓高反應性與交感-腎上腺素能高反應性相關。

年輕高血壓患者不良結局的預測因子:站立時血壓升高

研究者表示,立位血壓評估具有資料採集簡單的優點,可在動態血壓的基礎上提供預後資訊。應對體位性血壓升高者給予更積極的生活方式改善以及降壓治療。

此外,研究者表示,研究中女性較少,患者也較年輕,主要不良事件數量相對較少,該研究結果可能不適用於白種人以外的其他種族,相關研究結果需要在更大規模的研究中得到證實。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