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健康/ 正文

脾胃一調,百病安!這篇健脾祛溼經驗總結,適合每個人!

《素問·藏氣法時論》提到「脾主長夏」,人和自然相通,人體的脾也屬土,應長夏,長夏天氣潮溼,溼氣通於脾,這個時候就容易出現脾虛、溼重的情況。

中醫稱溼為陰邪,易傷陽氣,尤其是脾陽。而脾喜燥惡溼,最怕溼困,「諸溼腫滿,皆屬於脾」,溼邪的出現會加重脾胃的負擔,而脾胃機能衰弱,也會進一步加重脾溼的問題。

溼邪纏綿,可以存在於人體的不同部位,有不同表現。

如在體表時,可以出現肢體困重,四肢痠懶沉重,面板瘙癢溼疹等症。進一步侵入流注關節,則關節痠痛、沉重、活動不利。

侵犯頭部可出現頭重如裹,頭暈腦脹,沒精神;溼阻胸腹部表現為胸悶腹脹,大腹便便,胃口不開沒食慾,吃一點東西就感覺胃裡脹脹的,或想吃重口味的飲食。

溼性趨下,還可出現小腿肚發酸發腫,小便不利,大便不爽。如果大便軟爛、黏膩,不成形,粘在馬桶上不易被沖走,這是很典型的體內有溼,消化吸收功能異常的表現。

如果你照鏡子發現自己舌苔厚膩,舌頭胖,舌頭邊緣有明顯的齒痕,口水發粘,那就說明你體內的溼氣太重了。很多還常伴有面色晦暗發黃,早晨起床眼皮浮腫,眼袋明顯,色斑加重。

上面說的溼邪症狀還只是初期表現,真正的危害還在後面。

脾主健運,運化水液,是水液代謝的中間環節。若脾虛健運失職,則水溼停滯,溼邪會困縛住我們的氣機,氣轉不開了會出現很多問題,很多重濁的東西就容易在身體沉積下來。

比如最常見的肥胖,肥人多痰溼。進一步變成三高,糖尿病,甲狀腺結節,卵巢子宮囊腫,心腦血管疾病等等。

痰溼分不開,是體內的死水,無處不到。或停滯於肺,或留聚胃腸,或凝阻胸膈,或客於四肢經絡、遍身上下。為嗽,為喘,為嘔,為惡,為痞隔壅塞,為嘈雜怔忡,為眩暈,為心悸,為癲狂,為寒熱,為痛腫。

現在人都懶,一整天久坐不動,很少運動,夏天戶外熱都躲在室內吹空調,吃瓜果喝冷飲的,身體很容易生溼,體質偏溼的人是非常多的。脾為生痰生溼之源,可見健運脾胃,祛痰化溼,防患於未然是非常必要的。

健脾除溼要注意兩點,一種是要給出路,很多人體內溼氣成災,氣機壅塞,我們要疏通氣機,開啟窗戶,及時疏導打掃掉堆積的溼邪;一種是要從根本上振奮脾胃的力量,從來源上徹底截斷溼氣的生成。

這裡我們就從功法篇、灸療篇、飲食篇逐一為大家介紹健脾祛溼的實用經驗妙招。

一、功法篇

脾胃一調,百病安!這篇健脾祛溼經驗總結,適合每個人!

1

抓帶脈

可以刺激帶脈「總束諸脈」的作用,通瘀滯化痰濁,減腰腹部的贅肉,還可以止白帶暖宮和治便秘。注意經期和孕期勿做。

如何找帶脈?可以從腋窩中點往下畫一條垂線,和肚臍這個水平線相交的這個點就是帶脈穴。

抓帶脈方法:

兩個手張開,拇指和四指分開,然後把虎口卡在帶脈這個位置,最好要卡緊,您習慣拇指在前也行,四指在前也行,都可以;然後拇指和四指用力往中間抓,把肉抓起來之後再往兩邊拉,這左右手都可以同時做,兩邊拉。這種動作,拉出去一下,這叫完成一次。

脾胃一調,百病安!這篇健脾祛溼經驗總結,適合每個人!

2

推腹法

推腹法能排三濁,大家找到肚子上的痛點,阻滯點(硬塊,結節,「水槽」,「氣團」均有可能),把它推開揉散,每天早起和睡覺前各推一次。

剛開始可能會聽到肚子裡咕咕嚕嚕的流水聲,或者一推就是打嗝放屁,這都是排濁的表現,慢慢會發現腹部變暖,食慾改善,積滯排除,大便順暢成形。

脾胃一調,百病安!這篇健脾祛溼經驗總結,適合每個人!

3

拉筋法

這裡建議大家下蹲,側拉腿來拉伸腿部的脾經,有刺激脾經氣血的作用,還能排溼利水。

脾胃一調,百病安!這篇健脾祛溼經驗總結,適合每個人!

4

站樁法

站樁能讓身體的下半部分穩定下來,有生根之感,身體先有了根,體內的氣才會自動地慢慢迴歸原位,該上升的上升,該下降的下降,清氣上升,濁氣下降。

如果配合呼吸,還能推動我們人體氣血的執行,幫助我們身體裡面排出更多的濁氣,吸入更多的新鮮空氣到更深的層次,從而幫助我們身體進行一個大的迴圈,改善咱們的脾胃乃至整個身體。

一般來說,只要堅持站個10分鐘左右,腳底就會開始有熱熱的感覺,整個下半身都是暖暖的,而腹部是自然鬆軟的,有氣流通的感覺。有的人可能會有打哈欠、打嗝、放屁等,這都是身體排濁氣的反應。

親測站上幾分鐘之後,肚子裡面就微微有氣流感,好像有東西在動的感覺,有時候會想排氣,站一會兒之後就有便意,這個時候去排大便會很順暢(溼邪排洩的出路)。

二、灸療篇

脾胃一調,百病安!這篇健脾祛溼經驗總結,適合每個人!

艾灸對於祛除寒邪水飲溼濁有很好的效果,三伏天期間大家也可以對症選擇三伏貼敷。

穴位選擇可以考慮:

神闕穴,豐隆穴,足三里穴等。

但要提醒一句的是,艾灸屬於《傷寒論》提到的火攻之一,是祛邪法,能調動身體的氣血來幫助祛寒邪、水飲、溼氣、痰濁,不屬於補虛法,沒有補益作用

如果你有中暑,大熱在裡口乾口渴,溫病,津血虛等問題均禁忌用。

三、飲食篇

脾胃一調,百病安!這篇健脾祛溼經驗總結,適合每個人!

真正的補虛方法,其實多從食物來。食物性平,偏性較小,多具補益作用。而且食療的作用較為緩和安全,適合大多數人。

比起吃什麼,最重要的是日常要有一個良好的飲食習慣,三餐定時、細嚼慢嚥,忌生冷食物,不要吃壓力飯,少動怒(似乎做不到。。。)

再者,吃什麼好呢?養脾胃的食療很多,隨手舉些例子。

如脾胃虛的,偏瘦、舌頭瘦小乾癟,嘴唇起皮發乾,愛吃肉不愛吃菜的,可以吃點山藥粥養養胃氣。

要是你平常一吃涼的就拉肚子,不舒服,脾胃虛寒的,可以用點老薑,溫中散寒。

但很多人的脾胃是老毛病了,脾胃虛,脾胃寒,脾胃滯,脾胃溼都有,單純一味食材很難妥當調理,建議大家可以試試更健康有效的中醫調理方法,比如用咱們店鋪裡的九蒸九曬黃精來調理,很多名醫都推薦過。

給大家推薦一個

實用有趣的公眾號

用中醫的方法,經絡穴位微訊

經絡穴位微訊

微信公眾號:gg0863

穴位經絡微訊

經絡打通全身

穴位調理百病

如果覺得不錯,請點亮右下角的“在看”或分享到朋友圈!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