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為何古人一日兩餐?

為何古人是一日兩餐呢?今天小編跟大家聊聊。我們常說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今天我們一日三餐的飲食觀念已經深入人心了,這已然成為一種約定俗成的生活習慣,但是如果要追溯飲食本源的話,你就會發現,一日兩餐才是古代中國人的日常飲食,南宋的朱熹就曾經在論語集註中註釋記載說“朝日擁,息日損”這一段就很明確地表達了在孔老夫子那個年代就已經實行了兩餐制。

為何古人一日兩餐?

早上的一頓稱為朝,較有具體的時間是在上午的七點到九點之間,晚上的一頓稱為孫,時間大約是下午的三點到五點,中間是不吃午餐的,根據研究表明,中國從上古時代就習慣一天吃兩頓飯,至少在距今3600年前擁有文字記載的商代就開始實行一天兩餐制了,上午七點到九點為大時,下午的三點到五點,稱為小時。到了秦漢時期,食物是相對匱乏的,皇帝四餐,大臣三餐,百姓兩餐。陳直先生的《漢書新證》一書當中也說明漢代統治階級日三餐,一般人民 僅兩餐。

為何古人一日兩餐?

只考察藝術當中,有考證說宋朝人每天早晚進兩餐官員士人概不例外,南宋詩人宋洪邁的詩句當中寫道,“只把魚蝦充兩膳,肚皮今作小池塘。”這裡把吃兩頓飯稱作是兩單,而到了明清時期,人們還是習慣一天吃兩頓飯,據說乾隆皇帝一天也是吃兩頓飯,叫做早膳和晚膳便並沒有中間的午膳。那麼為什麼古人講究一日兩餐呢?他們長期從事農業勞作,中午難道不餓嗎?這第一個當然就是自然原因了,古代人所有的生活節奏都是跟著老天來的,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農業大國。

為何古人一日兩餐?

農業乃立國,國之本的中心思想。在古代社會由於社會生產力的水平較低,晚上也沒有電燈,普通人家又買不起油燈或者蠟燭照明都很困難,指人們在從事農業生產活動的時候必須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到了傍晚,只要太陽落山大家就回家休息,第二天太陽出來或者是績效的時候,大家就出來勞作,這是符合大自然執行規律的農業法則,這種售貨方式,其實也是古人一日兩餐習俗的主要原因之一,第二個原因當然是經濟原因了,古代社會,農耕經濟雖然發達,但是農民一直都處於被統治階級剝削和壓迫的地位,即使吃上一口飽飯都很難得。

為何古人一日兩餐?

農民們每天的起早貪黑,辛勤勞作,雖然能夠獲得大量糧食,但是因為金字塔形的階級性質,層層剝削的社會關係,農民們最後能剩下的糧食也僅僅夠餬口的,再加上長年累月地打仗,大興土木等等,老百姓們面臨著大量的稅收,同時,家裡的孩子也多,糧食根本不夠吃,所以呢,只能壓縮吃飯的時間,儘可能地去多工作,如果遇到災年,農民很可能會顆粒無收,所以為了生存,百姓們都會省吃儉用儲存糧食,以備不時之需,在這樣不得已的前提之下,只能是一日兩餐拮据度日了,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這樣的習慣有。

為何古人一日兩餐?

可見,古代農民的生活其實是非常艱苦,因為社會剝削,即使是辛苦勞作,還落得個無糧可吃,或者說不得已減少一餐,這真的是讓人心疼且悲涼啊,反觀我們今天能夠吃上一日三餐,甚至有些人還要加一個宵夜,達到了一日四餐,真的應該好好地珍惜呀,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絲一縷恆念物力維艱。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