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中國古代盛世的巔峰——開元盛世,竟然是一個飢餓的盛世

杜甫在《憶昔》中寫道:“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這詩句寫出了開元盛世的繁榮昌盛。從628年唐朝統一到755年安史之亂的爆發,中國內部已經穩定了100多年。經過100年的積累,國家的財富也到達了頂峰。從人口的增長就能夠看出。唐朝初期,全國人口大約只有2000萬,到天寶年間上升到了8000萬。然而歷史不忍細看,在詳細瞭解了唐玄宗時期的政治和民生後,我發現這個盛世是一個“山雨欲來風滿樓”的飢餓盛世。

一,唐玄宗的從明君到昏君

712年,唐玄宗登上了皇帝的寶座。此時的唐玄宗,意氣風發,以太宗作為榜樣,勵精圖治,虛懷納諫。此時的唐朝,經過了唐太宗和武則天時代的穩定發展,已經積累了幾十年的財富。開元時代的唐玄宗並非守成之君,而是一位開拓之君。他上臺後,頒佈一系列的新政,讓唐朝迅速進入了繁榮狀態。

中國古代盛世的巔峰——開元盛世,竟然是一個飢餓的盛世

在用人方面,唐玄宗重用賢才,虛懷納諫,挖掘出了不少的棟樑之材。開元年間,先後啟用姚崇、宋璟、張嘉貞、張說、李元紘、杜邏、韓休、張九齡等為相,他們都通曉治國方略,使得朝廷總體上保持生機、充滿清明之氣。

在吏治上,進行了全面的整頓,精簡機構,裁減冗官,減少了不必要的支出。加強了對地方官員的考核,巡查。恢復了諫官和史官參加宰相會議的制度,讓朝廷的大事能夠得以公開討論。唐玄宗還多次親自考核縣令,瞭解地方民情。

中國古代盛世的巔峰——開元盛世,竟然是一個飢餓的盛世

唐玄宗的這些措施的確推動了唐朝的繁榮。不過,當唐玄宗到達了60歲的時候,他開始享受了。735年,精通權謀之術的李林甫成功當上的宰相,這是唐朝朝政變壞的起點。742年,唐玄宗改元為天寶,這個改元,說明唐玄宗進取之心已經停止,開始坐享其成了。此後,他將國家大政交給了李林甫,自己則享樂。《資治通鑑》說他“自恃承平,以為天下無復可憂,遂深居禁中,專以聲色自娛”。

李林甫掌權後,屢興大獄,剪除異己,許多正直之人遭到大難,天下似乎成為了李林甫的天下。為了防止邊疆的武將憑藉軍功入朝為相,於是重用高仙芝、哥舒翰等蕃將為節度使,認為這些蕃將不懂朝廷禮儀,不懂典章制度,自然無法入朝為相,也就無法和自己競爭。此舉,為安史之亂埋下了隱患。

中國古代盛世的巔峰——開元盛世,竟然是一個飢餓的盛世

不可一世的李林甫在753年被楊國忠取代。早在745年,楊國忠的從妹楊玉環被冊為貴妃,從此君王不早朝。李林甫去世後,楊國忠成為宰相,身兼40餘職。楊國忠專權誤國,好大喜功,窮兵黷武,對南詔等兩次發動戰爭,但都以失敗告終,這些都給唐朝經濟造成了很大的破壞。楊國忠家族的奢侈享樂,帶動了整個官場的腐敗之風,開元年間那種提倡節儉的好風氣一去不復返了。

中國古代盛世的巔峰——開元盛世,竟然是一個飢餓的盛世

753年,關中發生了嚴重的水災,楊國忠卻百般隱匿,朝廷上的百官都是“報喜不報憂”。唐玄宗不知道,自己的享樂正在腐蝕唐朝這個巨型的戰艦。755年,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在途經關中時,寫下了“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千古警句。

二,天下戶口逃亡一半,是盛世還是末世?

唐玄宗時期的經濟是十分繁榮的。根據統計,唐玄宗時期的耕地面積達到了6。6億畝。當時南方得到了全面開發,“耕者益力,高山絕壑,耒耜亦滿”。當時已經推廣了更加先進的曲轅犁,耕作效率也大大提高。唐玄宗鼓勵水利修建,大興屯田,使得全國糧倉堆滿糧食。在商業方面,黃河上下、大江南北的城市繁榮,出現了櫃坊、邸店等具有金融性質的新機構。在手工業方面,唐朝的茶葉、瓷器、唐三彩遠銷歐亞非。

不過,這一切的財富,基本都是屬於少數的貴族、官僚和商人的,對於全國90%以上的農民來說,能夠吃飽飯就是最大的追求了,甚至連吃飽都成問題。國家富裕了,貧富差距卻拉大了。

中國古代盛世的巔峰——開元盛世,竟然是一個飢餓的盛世

在唐朝前期,國家實行了兵農合一的制度:國家將土地分給農民耕種,為均田制;農民需要為國家提供租調,以及服兵役,在沒有戰爭時候,農民可以用錢代役。實際上就是農民不僅需要繳納田租、戶稅,還要當兵打仗。在唐朝初期,這種兵農合一的府兵制既保障了農民對土地的擁有,還減少了軍費支出,可謂一舉兩得。

但是,這種制度,是建立在對農民極大的剝削基礎上的。當政局穩定後,農民就不願意再當兵府之民。隨著人口的增加,國家掌握的土地也急劇減少,這也使得農民得到的土地份額遠遠不足。按照規定,每戶應該可以得到土地120畝,但是到唐高宗時期,基本都只能得到一半。在人口密集地區,有的人家的土地不足5畝。但是,這個租庸調卻是要按照足額的數量收的,因此農民並沒有享受社會發展的成果,反而變得更加貧困了。

中國古代盛世的巔峰——開元盛世,竟然是一個飢餓的盛世

從唐高宗時代開始,農民越來越多選擇了逃亡以避賦稅。到了武則天時期,“天下戶口,幾亡其半”,這絕不是誇張之語。這些逃亡的農民被稱為客戶,還有直接逃入山林,淪落為盜了。唐朝的辦法就是搜查人口,也就是括戶。721年,唐玄宗在全國範圍內進行大規模的括戶,搜查出客戶80萬戶。政府對這些客戶要徵收賦稅。開元二十四年《聽逃亡歸首敕》還說“黎氓失業,戶口凋零”。

根據統計,745年,唐朝的戶數918萬,其中不課戶就佔據了388萬戶。當年的戶籍人口5288萬,其中不課的人口就有4500多萬。這些所謂的“不課戶”就是不繳納賦稅之人,他們主要是部曲、奴婢以及逃亡的農民等組成。

中國古代盛世的巔峰——開元盛世,竟然是一個飢餓的盛世

課戶不斷減少,勢必影響到國家財政收入。開元年間,省內官有2600多人,是貞觀年間的四倍。全國的文武品官有18000多人,加上各種小吏,就達到了36萬人。如此龐雜的官僚系統,必須要巨大的財政來供養,於是唐玄宗在租庸調之外,又新增加了地稅和戶稅,這些稅收是課戶和非課戶都要徵收的,這無疑是加重了下層百姓的負擔。

農民起義,是一個王朝危機的表現。早在653年,唐朝就開始爆發了農民起義,人數發展到了萬人。唐玄宗時期,地方的農民起義已經開始增加,如715年,相州被崔子嵓攻陷;738年,歙州婺源爆發了洪貞起義;744年,有吳令光進攻溫州、台州、明州的起義。這個所謂的盛世,四處埋藏危機。

三,開疆拓土還是藩鎮割據?節度使的疑問

我們說開元盛世,總是忘不了說它的疆域,以及對外的赫赫戰功。唐玄宗時期,後突厥汗國瓦解,北方邊界開始穩定下來。唐朝也得以釋放巨大的邊防壓力,開始四面出擊。唐玄宗時代,唐朝滅突騎施汗國,重新控制了伊犁河流域,唐朝又重新在碎葉城駐紮軍隊。在東北,契丹、奚、渤海、室韋、靺鞨等都不敢對唐發動戰爭,只能接受唐朝的封號。此時的唐朝,唯有阿拉伯帝國能與之爭鋒。

中國古代盛世的巔峰——開元盛世,竟然是一個飢餓的盛世

然而,唐朝的開疆拓土卻花了太大的代價。由於農民不斷逃亡,府兵制到了唐玄宗時期已經名存實亡。為此,唐玄宗推行了募兵制,招募正規軍駐紮邊疆。好處是可以提高軍隊的戰鬥力,弊端就是增加了軍費支出,以及造成了內部的空虛。

唐朝前期,天下軍府有三分之一設定在關中地區,可以有效鞏固中央的防禦,這是唐朝能夠統治天下的最重要的籌碼。府兵制衰落後,關中防務空虛。唐玄宗曾招募12萬官宦子弟到關中駐守,然而這些人訓練又夠,戰鬥力低,難以禦敵。

中國古代盛世的巔峰——開元盛世,竟然是一個飢餓的盛世

唐玄宗時期的主要軍隊還是集中於邊疆地區。他在邊疆設立了10大軍鎮,以節度使長期統轄。節度使擁有高度的自治權,不僅能夠在軍鎮自由招兵,還控制地方財政,並且可以自由開戰。這些節度使,表面上是唐朝的將軍,實際上已經成為了地方的割據勢力。

節度使為了擴大自己的影響力,提高自己的戰功,就總是試圖對外發動戰爭。如此,我們看到唐朝不斷對外擴張,唐朝的疆域面積在不斷擴大,但是擴大的面積並未給朝廷增加一分收入,反而增加了藩鎮割據的籌碼。而這種窮兵黷武的政策,也對經濟造成了很大的破壞,加重了百姓的負擔。

中國古代盛世的巔峰——開元盛世,竟然是一個飢餓的盛世

在河西走廊方面,這裡的將領排擠了和平派的王忠嗣,開始對吐蕃開戰,但是戰果不大;在西域方面,庭州、安西節度使成功逼反突騎施,又透過聯合阿拉伯滅突騎施獲得戰功,此後西域門戶對阿拉伯洞開;高仙芝更是在西域東征西討,引起西域各國的反感,最終導致了怛羅斯之戰的失敗。在西南方面,劍南節度使兩次對南詔用兵,都全軍覆沒。

這些節度使中,最成功的就是安祿山。他想盡辦法向契丹挑起戰爭。安祿山經常使用一些卑鄙的手段逼反契丹、奚,然後自己又出兵將之擊敗,以此不斷獲得唐玄宗的器重。到751年,安祿山竟然成為了范陽、平盧、河東三鎮的節度使。不久,安祿山派遣6萬大軍進攻契丹,結果全軍覆沒,唐玄宗不僅沒有追加責任,反而寵信有加。最終的結果就是,安祿山賺夠了資本,發動了安史之亂。

中國古代盛世的巔峰——開元盛世,竟然是一個飢餓的盛世

唐朝的節度使頻繁對外發動戰爭,給百姓造成的災難也是巨大的。天寶年間,劍南節度使不斷對南詔國發動戰爭,結果全軍覆沒。楊國忠卻掩其敗狀,仍敘其戰功。後來,楊國忠再次對南詔發動戰爭,人們莫肯應募。楊國忠就派遣人到處抓壯丁,“於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聲振野”。杜甫見狀,寫下了《兵車行》。

結語

什麼叫盛世?我們常常認為吃飽喝足,經濟繁榮就是盛世。然而古代的盛世連這個標準也很難達到。古代的盛世,莫非就是天下太平,內部沒有戰爭,人民免受兵荒馬亂之苦。但是想要吃飽喝足,那是萬萬不會出現的。中國盛世頂峰的開元盛世也有一半的農民破產,選擇逃亡,更別說其他的盛世了。因此,中國古代任何一個盛世都逃不出“飢餓盛世”的圈子。

歡迎關注公眾號:

文史北斗

。本人喜歡歷史,文化,文學,詩詞等,自從畢業以來一直在閱讀,在各大自媒體平臺多有創作。我創立了的“文史北斗”,主要在於深度解讀歷史以及中國的傳統文化,歡迎你來關注。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