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古時候打仗“10萬大軍”究竟是個什麼概念?別再被演義騙了

在《三國演義》中我們經常會看到,某將領帶兵幾十萬、帶甲百萬等等,而這與史料嚴重不符。比我們耳熟能詳的官渡之戰,演義中描述是曹軍七萬,袁紹軍七十萬,但很多歷史學者研究表明,官渡之戰袁紹軍隊只有十萬,曹操只有七萬。赤壁之戰更是誇張,演義中曹操聲稱自己八十三萬大軍,但史料分析,最多不過二十萬而已。可見,在演義中以及正史中,對於軍隊數量的描述,第一是不夠準確,第二是有一定的誇大。那麼根據史料記載來分析,十萬大軍到底一個是什麼概念呢?

古時候打仗“10萬大軍”究竟是個什麼概念?別再被演義騙了

首先,我們都知道打仗打的是後勤,打仗不只是打的是軍隊戰鬥力,還包括後勤以及在綜合國力。在古代戰爭中,後勤成為歷朝歷代都非常重視的內容。司馬遷曾算過一筆賬,如果從長安出發,運往九原前線一石糧食,在路上人吃馬喂,需要消耗三十石糧食,可見後勤保障耗資巨大。而養兵,也是十分燒錢的工作,漢武帝時期,想要養一個騎兵,需要五戶人家一年的賦稅,即使在西漢全盛時期,養十萬騎兵已經非常不易。

古時候打仗“10萬大軍”究竟是個什麼概念?別再被演義騙了

其次,是東漢末年的軍隊規模。大軍每次出兵,都要有明確的分工,有戰鬥部隊,也有相當數量的後勤保障部隊,而在史料中,可以肯定的是,這些都被算在整個軍隊中。而所謂的十萬大軍也是一樣,分為戰鬥人員、輜重人員以及後勤人員,而真正能上戰場的只有戰鬥人員,那這十萬人當中戰鬥人員能佔多少呢?按照史料和文獻以及實際資料的計算,一般十萬人規模的軍隊,戰鬥人員最多隻佔到六成,剩下的四成皆為後勤和輜重人員,也就是說一個十萬人規模的軍隊,真正能上戰場戰鬥的最多不會超過六萬人。

古時候打仗“10萬大軍”究竟是個什麼概念?別再被演義騙了

那麼,要是真有十萬戰鬥部隊,根據東漢末年三國時期各國,是否能動員得起這十萬戰鬥部隊呢?東漢鼎盛時期人口超過6000萬人,經過群雄征伐,數十年戰亂,人口凋敝,用曹操的話說就是“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人口已不足千萬。而千萬人口,除去婦孺老幼,減掉不能離開田地的必要勞動力,可戰之人應該不足百萬,但這百萬之人能都披甲上陣嗎?這是不可能的,因為前面也說了,打仗打的是後勤,養軍隊是極費錢糧的,國家能維持的軍隊數量很有限,除了必要的守城部隊,和必要的機動兵力,根本不會保有大規模軍隊。

古時候打仗“10萬大軍”究竟是個什麼概念?別再被演義騙了

因此,軍隊總數十萬,和出動是十萬大軍是兩個概念。想出動十萬大軍,需要提供多少糧草、多少民夫?曹魏末期,攻打蜀國,出動軍隊不過八萬,差點拖垮了魏國,本來經過戰亂損失極大,一下出動這麼多軍隊,難免出現寅吃卯糧的局面。而且十萬大軍集結需要很長時間,三個月能把十萬大軍集結到一個地方就不錯了,比如孫權和張遼的那一戰,前面都敗回來了,後面的部隊還在開赴前線的路上。

古時候打仗“10萬大軍”究竟是個什麼概念?別再被演義騙了

而且軍隊還要佈防,三國時期除了內鬥,還有外患,烏桓、鮮卑、西羌,都是能征善戰的民族,邊境地區要派兵駐守。軍事重鎮要派兵駐守,行營也要派兵駐守,這樣算下來全國的兵力能調動的就不多了。所以,在三國的戰場上出現一支十萬大軍,足以打破三國的勢力平衡,若指揮得力,足以毀城滅國,這也就不奇怪曹操橫槊賦詩時的豪氣干雲了。要知道,官渡之戰時袁紹傾其所有家當,才動員了十萬大軍,而作為三國政權之一的蜀國君主劉備,一輩子也沒有擁有過十萬精兵,諸葛亮六出祁山,最多一次也就五、六萬人而已。

除了上述因素之外,十萬大軍如何做到統一指揮?如何選擇戰場以展現自己的兵力優勢?這都是非常難的,而冷兵器時期能指揮十萬大軍的將領很少見,一時間我能想到的只有“兵仙”韓信和“殺神”白起。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