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2000年前的“謀聖”張良:“三高”特質,令人深思

作者:任峰輝(一峰攝影)

眾所周知,張良、蕭何、韓信合稱“漢初三傑”。但是,在他們3人之中,為何只有張良做到了“功成、名遂、身退”?筆者認為,其重要原因在於張良有令人崇拜的“三高”特質:

2000年前的“謀聖”張良:“三高”特質,令人深思

特質1:智商高

張良之所以有“謀聖”美稱,能夠“運籌策於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輔佐劉邦成就大漢帝業,根本因素在於超常的智商。

在張良故里——平頂山市郟縣張店村出土的石碑上,記載有諸葛亮對張良的評價:“仰其像不威,然運籌帷幄,決勝千里,成帝王之師。”意思是說,張良長相併不威猛,但是謀略超凡,能平定天下。

張良為何智謀超群?這與其“圯上授書”有直接關係。有一天,張良閒來無事在沂水圯橋遊玩,遇上一位穿著粗布短袍的老翁。

這個老翁走到張良身邊,把鞋扔到橋下,很傲慢地指使張良下去撿鞋。張良雖然不太情願,但仍然違心地替他撿了上來。

2000年前的“謀聖”張良:“三高”特質,令人深思

老人又把腳蹺起來,命張良給他穿鞋。張良強壓怒火,幫老人穿鞋。老人認為“孺子可教”,遂約5天后凌晨到橋頭相見。張良應諾。

5天后,張良如約趕到橋上。方知老人已提前在此等候。他斥責張良來到太晚,並讓張良5日後再來。結果第二次又比老人又晚到一步。

到第三次時,張良吸取教訓,不到天亮就來等候。他這種隱忍和至誠感動了老者,就送給他一本兵書,並囑咐道:“讀此書則可為王者師,可用此書興邦立國。”

2000年前的“謀聖”張良:“三高”特質,令人深思

特質2:情商高

張良情商高,高在“疏不間親”,避免了被算計、當“炮灰”的隱患。

劉邦帝位穩固之後,張良便“知趣”地從“帝者師”退居到“帝者賓”的地位,做到“可有可無、時進時止、進退自如”。

在劉邦翦滅異姓王的殘酷鬥爭中,張良堅持“隔岸觀火”,遠離是非之地。通常以老病纏身為由,關門謝客,不參與明爭暗鬥。

2000年前的“謀聖”張良:“三高”特質,令人深思

張良在後期痴迷於修玄、問道,在自己的封地不問世事,忙於煉丹、修煉。張良這種行為,表明自己早已看破紅塵,世俗之事與自己無關,不想過問朝廷之事。

這種超凡脫俗的處世風格,贏得了漢室上下及朝廷大臣們的敬仰,被譽為最靠譜之人。

2000年前的“謀聖”張良:“三高”特質,令人深思

特質3:格局高

站得高,看得遠,是張良格局高的重要體現。他幫助劉邦打下天下後,為避免“功高震主”,便主動選擇了“功成身退”,成功地化解了被劉邦猜疑的風險。

當劉邦稱帝后封賞功臣時,讓張良“自擇齊三萬戶”。張良很謙虛地婉言謝絕,只選擇了“留”這個小塊地方,從此過上無慾無求的知足生活。

張良雖然堅持“疏不間親”,但在被逼無奈的情況下,能夠看清大勢,押準籌碼。他幫助皇太子劉盈保住太子之位,體現了他明哲保身、自留後路的先見之明。

2000年前的“謀聖”張良:“三高”特質,令人深思

劉邦一度寵信戚夫人,打算立其子趙王如意做皇太子。這讓呂后驚恐萬分,便向張良問計。張良在難以迴避的情況下,建議呂后請東園公、綺裡季、夏黃公、甪里先生等“商山四皓”下山輔佐。

當時,“商山四皓”系節義清高、德高望重的資深隱士。劉邦見太子劉盈有這些高人陪伴,感到十分吃驚,認為太子劉盈很有實力,不宜擅動,就放棄了改立太子的打算。

2000年前的“謀聖”張良:“三高”特質,令人深思

劉盈躲過劫難,順利當上大漢的第二任皇帝——漢惠帝。張良由此得到呂后和劉盈的感激和敬重,保障了張良的晚年安然無恙、流芳至今。

自古以來,伴君如伴虎。“鳥盡弓藏”是千古慣例。想當年,韓信協助劉邦征戰四方,立下汗馬功勞,最後卻還是遭遇被害的下場。

2000年前的“謀聖”張良:“三高”特質,令人深思

張良也是西漢開國功臣,雖然功高蓋主,但能全身而退,堪稱人臣楷模,不得不佩服張良的“三高”特質,令後人頂禮膜拜!不知您對此有何感想?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