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你之前遇到的可能是個假宋仁宗

許多國人的歷史興趣和“知識”,早年間來自評書,比如《楊家將》《岳飛傳》;後來一度來自小說;這些年則主要來自影視作品。電視劇《清平樂》,引發了一股宋史熱,劇中閃亮的“全文背誦並默寫天團”讓之前存在感極低的宋仁宗進入大眾視野。今年剛好是宋仁宗誕辰1010週年。不過無論是評書小說還是電影電視,都少不了藝術加工,歷史的真相還得從書裡去尋找。

歷史與真相

你之前遇到的可能是個假宋仁宗

故宮南薰殿舊藏宋仁宗坐像。

有太子沒狸貓

被冤枉的劉太后是位女政治家

他是“狸貓換太子”的主角——這是許多文章介紹宋仁宗的第一句話。

在故事裡,李妃、劉妃各有身孕,宋真宗言:如有生皇子者立為正宮。於是劉妃與太監郭槐設計,用剝去皮毛的狸貓換了李妃剛剛產下的皇子……多年後,包公審案,設法讓仁宗母子相認。劉太后見奸計敗露,驚懼而亡。

在京劇、川劇、秦腔、崑曲等諸多戲曲裡,“狸貓換太子”都是長盛不衰的劇目。

然而,宋仁宗最具知名度的這個“標籤”卻是純屬虛構。

李氏懷孕時還只是一名小宮婦,根本不可能與高居妃位的劉娥爭寵。劉妃抱養侍女所生皇子,在當時合乎宗法,無需詭計。劉妃對孩子視如己出,讓宮中的好姐妹楊妃代為撫養,趙禎平日喚劉妃“大娘娘”,喚楊妃“小娘娘”,母子三人十分融洽。親孃李氏生前,劉娥亦友善待之,找來其貧居民間的弟弟授以官職;李氏去世後,劉娥以一品禮儀安葬。有了趙禎這個兒子,劉娥當了皇后,又當了太后,在垂簾聽政11年後身故,趙禎這才得知自己生母另有其人。外間不是沒有李宸妃“死於非命,喪不成禮”的傳言,仁宗半信半疑,為生母易梓宮之日,他驚訝地看到母親“玉色如生,冠服如皇太后者,以有水銀沃之,故不壞也”,終於釋然,嘆息道:“人言其可信哉!”

你之前遇到的可能是個假宋仁宗

《宋仁宗:共治時代》

吳鉤 著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宋史學者吳鉤的新作《宋仁宗:共治時代》中特別考證了“狸貓換太子”的演繹歷程。故事的源頭可以追溯到元雜劇《抱妝盒》,故事框架和人物設定都已成型,但狸貓和包拯尚未入戲。有趣的是,它仿寫自另一部元雜劇——著名的《趙氏孤兒》,劇情高度相似。《趙氏孤兒》的主題是“存趙”,而《抱妝盒》的主題是“救宋”,後者的編撰是否源自大宋遺民“存趙救宋”的夢想?

後來,劉太后的故事慢慢改編、衍生出《仁宗認母》《金丸記》等。而《金丸記》,或因情節與明代成化朝萬貴妃的宮闈秘聞暗合,故於明代中後期流佈更廣,出現了更多改編版本,包公就此登場成為主角,宋仁宗反而成了“打醬油”的角色。明代《龍圖公案》等均是如此。

入清之後,故事改編進入全盛時期,清傳奇《正昭陽》加入了更多戲劇衝突:劉妃勾結太監郭槐騙走太子、摔死公主反誣李妃、包公回朝審案、劉太后服毒自盡……而“狸貓換太子”這一後來成為經典的情節也終於出現在清小說中,後來更隨著《三俠五義》而流傳開去。

就這樣,戲文與歷史的真相漸行漸遠,就連最初的“創作動機”也模糊不清了。

吳鉤不厭其煩地考證“狸貓換太子”之源流,是想提醒我們:“經由民間文藝作品的演繹,歷史會變得面目全非。”

最後介紹一下:被冤枉了幾百年的太后劉娥,出身寒微,卻“性警悟,曉書史,聞朝廷事,能記其本末”,是位女政治家。她深得真宗讚賞,在真宗身體康健時,就已預聞政事,在皇帝“久疾居宮中”的天禧年間,政事更是“多決於後”。後來仁宗登基,她先後不動聲色地收拾了權傾朝野的丁謂、飛揚跋扈的曹利用。垂簾11年,她基本上做到了知人善任。在她聽政之初,中國益州誕生了世界上第一張紙幣——官交子。連司馬光也承認她“保護聖躬,綱紀四方,進賢退奸,鎮撫中外,於趙氏實有大功”。

生前庸碌身後盛譽

仁宗“百事不會只會做官家”

你之前遇到的可能是個假宋仁宗

清初彩繪版《帝鑑圖說》之《天章召見》,講述宋仁宗在皇家圖書館天章閣召見大臣,諮詢時政闕失,請眾臣暢所欲言。(法國國家圖書館藏)

華夏文化造極於趙宋,仁宗朝是趙宋的巔峰。

它鶯歌燕舞,華曄玉瑾,性格如宋詞般溫婉,氣質如蘭花般高雅。它市列珠璣,雲盈豐華,創造了不可一世的繁華和登峰造極的文化。

這是一個值得仰視的時代。

這是《宋仁宗和他的帝國精英》一書序言的開篇。

這個時代,文化昌盛。唐宋八大家中六位活躍其間。宋詞豪放、婉約兩大流派執牛耳者——蘇大學士、柳七官人風頭正健。思想學術界百家爭鳴,石介、周敦頤、程顥、張載等“宋初三先生”“北宋五子”相繼登場。

這個時代,科技飛躍。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中有三項(火藥、印刷術、指南針)在此時突飛猛進。發明了世界最早自動天文鐘的蘇頌,與《夢溪筆談》的作者沈括茁壯成長。

這個時代,政治清明,社會安定,名臣輩出,范仲淹、富弼等人堪稱朝廷中堅,王安石、司馬光等嶄露頭角,包拯、狄青更成為民間傳奇。

這個時代,商業發達,經濟繁榮。城市功能得到歷史性拓展,店鋪林立,集市興盛,服務業朝氣蓬勃,民間貿易風生水起。

這個黃金時代有著一個怎樣的君王?

《宋仁宗和他的帝國精英》一書從《續資治通鑑長編》《宋史》、書信、筆記等史料入手,全方位展現宋朝之絕代風華、盛世背後的紛爭權鬥,以此揭秘大宋王朝的政治特色、時代氣質與人文氣象,對史料進行了新的挖掘和解讀。然而,書的主角怎麼看都是宋仁宗的臣子們——從我們熟悉的范仲淹、歐陽修、晏殊、包拯、狄青,到我們從古文中依稀得見背影的滕子京,以及我們不那麼熟悉的官場不倒翁呂夷簡、三度為相前後跨度半世紀的文彥博……宋仁宗倒像是盛世的背景板。

你之前遇到的可能是個假宋仁宗

《宋仁宗和他的帝國精英》

郭瑞祥 著

現代出版社

也難怪,誰讓趙禎不是一個有故事的君王,他的一生太平淡了。

宋史學者吳鉤,著有《風雅宋:看得見的大宋文明》(“2018年度中國好書”)等。有別於“吳鉤說宋”系列其他作品的縱覽、概說,《宋仁宗:共治時代》是吳鉤所寫的第一部人物傳記,“希望能夠寫出他的性格與命運,他的尊貴與無趣生活,他的少年老成與暮年孤單,他的善良與懦弱,他的仁慈與寬厚,他的愛與哀愁,他的進取與退縮,他的堅持與妥協,他的任性與剋制,他面對宿命的無可奈何。”那個一生謙仰剋制、平庸無為卻成就了一個無與倫比的時代的宋仁宗,在這部厚重的書中,在群臣的包圍中,終於有了一個清晰的輪廓。

有意思的是,趙禎在位時士大夫對他並不滿意,包括范仲淹、蘇轍在內的各位大臣沒少批評他,有的還言辭相當激烈。他寵愛張貴妃,提拔了貴妃的伯父,諫官們不依不饒,又是上奏章又是撂挑子,最後要跟仁宗廷辯。說不過諫官的仁宗要走,包拯竟然上前拽住仁宗的衣襟,說到激動處,唾沫星子噴了皇上一臉。

然而,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廟號為“仁”的君主,這是他一生的主色,從未改變。

他龍馭上賓的訊息傳到洛陽時,“城內軍民以至婦人孺子,朝夕東向號泣,紙菸蔽空,天日無光”。宋朝派出使臣前往遼國告哀之時,發現遼國人也在哀悼這位鄰國的皇帝,遼道宗耶律洪基抓著宋使的手號慟:“四十二年不識兵革矣。”

“視周之成康,漢之文景,無所不及,有過之者,此所以為有宋之盛歟。”這是北宋大學者邵伯溫對趙禎時代的評價,也是有宋一代士大夫的共識。明代士大夫亦對他評價不俗,稱“宋之英主,無出仁宗”。

宋人為什麼高度讚賞仁宗“百事不會,只會做官家”?吳鉤認為,“百事不會”不是無能,而是說君主應該謙仰,不逞強,不與臣下爭勝;“會做官家”是指深諳為政之要。宋朝士大夫推崇的“垂拱而治”,絕不是指政府庸碌無為,而是強調君主當以無比尊貴的身份高拱在上,不親細故,以宰相領導的政府具體執政,以獨立於宰相的臺諫監察政府,從而形成良性的權力制衡,達成優良的治理。宋仁宗一朝開創了歷史上真正的君臣共治時代。

溫和低調的皇帝,青史留名的群英,熠熠生輝的時代。宋仁宗和他的時代,值得細細體味。

書見宋朝那些事

你之前遇到的可能是個假宋仁宗

《汴京之圍》

郭建龍 著

天地出版社

以詳實的筆觸覆盤“靖康之難”發生過程,

從北宋末年宋徽宗父子執政時期的外交政策、

財政收入、制度管理、人員任免等方面解析,

用全新視角、以敘事筆法書寫北宋的盛衰之變。

你之前遇到的可能是個假宋仁宗

《岳飛十講》

符海朝 王曾瑜 著

河南文藝出版社

集中呈現出岳飛的身世、性格、戎馬生涯,

以及岳飛與宋高宗、主戰派、主和派之間的真實關係等。對史料的甄別嚴苛,

糾正了廣為傳播的許多謬誤,

比如岳飛後背刺的是“盡忠報國”而非“精忠報國”,

所謂岳母刺字,只是故事。

你之前遇到的可能是個假宋仁宗

你之前遇到的可能是個假宋仁宗

《南渡君臣:宋高宗及其時代》

虞雲國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從靖康之變北宋王朝剎那覆滅,

到建炎南渡高宗政權初步立足的歷史過程,

以及宋高宗與岳飛在宋金和戰上特殊的君臣關係等,

兼具學術性與普及性。

《南宋行暮:宋光宗宋寧宗時代》

虞雲國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從更廣闊的歷史視野來審視宋光宗、宋寧宗的統治:

蒙古鐵騎西征、南侵,無往不勝,西遼、花剌子模覆滅,西夏、金朝、高麗乞和……

但南宋卻完全缺乏現實危機感。

後人讀史至此,不能不為南宋扼腕和憂心。

你之前遇到的可能是個假宋仁宗

《宋:現代的拂曉時辰》

吳鉤 著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透過對海量文獻和宋畫的解析,

小如宋朝的夜生活、瓦舍勾欄、娛樂活動、美食假日,

大到宋朝城市化、福利體系,皆捕入書中,

顛覆了一些史學家對宋朝“積貧積弱”“太窩囊”的判斷。

《風雅宋:看得見的大宋文明》

吳鉤 著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從宋畫角度呈現的別開生面、活色生香的風雅大宋。

你之前遇到的可能是個假宋仁宗

《宋代市民日常生活》

伊永文 著

中國工人出版社

以文化隨筆的方式來介紹宋代市民生活的各個層面,從爭標弄潮到防火技術、

從撮弄雜藝到諸色飲食,

從婚育習俗到休閒生活……

生動地再現了宋代市民日常生活百態。

你之前遇到的可能是個假宋仁宗

《宣和四年:大宋王朝1122的中國格局》

祁新龍 著

團結出版社

《宣和四年》的主角是宋徽宗,算是宋仁宗的孫子輩,以宣和四年(1122年)為圓點,講述前後幾年發生在中國版圖上的各種故事。

北宋沒落的明顯標誌是靖康之變。人們不免好奇:靖康之變的前幾年到底發生了什麼,導致北宋極速墮落?這也是祁新龍寫作《宣和四年》的一個重要原因。

1122年,是北宋宣和四年,是遼保大二年,是金天輔六年。當時,遼國的皇帝是天祚帝,一個驕奢淫逸的帝王;在長白山雪域上,金國的皇帝是完顏阿骨打;在遼國版圖之中,還有個正在崛起的蒙古族,首領是合不勒,建立了蒙兀王國。宋朝的統治者則是著名的宋徽宗趙佶,那個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的才子,喜歡花石綱,偶爾揮灑自如,瘦金體無人能及。

翻閱各種史書,1122年在歷史上是個普通的年份,很難從中找出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卻有著太多影響歷史程序的因素。《宣和四年》從1122年入手,從宋史中撕開一個小口,上下追溯,關注那些看似並不相干卻內在相互影響的歷史小事件,找出史書中簡單描述後面隱藏的故事,從外交、經濟、軍事等多維度展開敘述,試圖找到北宋沒落、金國崛起的原因。

剛剛接過大宋江山的徽宗趙佶,還是希望幹一番事業的——他的第一個年號是“建中靖國”,意為使國家安定、繁榮富強,表明了其政治態度和治理目標。《宋史》評價宋徽宗:“自古人君玩物而喪志,縱慾而敗度,鮮不亡者,徽宗甚焉。”風流絕代的才子如何走到這一地步?《宣和四年》努力還原宋徽宗的“敗家”過程,把人物的命運與選擇放置於時代客觀背景下予以考察,獨特地呈現出特定歷史時期的人性,融入了作者對歷史、對人生的思考,用現代的視角去觀望歷史,也用歷史的視角審視現代。

修史者評“徽宗多能,惟一事不能”“獨不能為君耳”,與“百事不會,只會做官家”的宋仁宗兩相對比,實在令人感慨萬千。

編輯:周文麗 趙婷

流程編輯:吳越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