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科技/ 正文

新能源車企盯上電動童車,營銷從“娃娃”抓起?

歡迎關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訂閱號:techsina

文/神樂

“連小朋友們都挑新能源童車品牌了,家長慌不慌?”

隨著國民生活質量的提高,家長給孩子購買一臺電動童車已經稀鬆平常,那些五顏六色的電動童車,也已然成為頗受家長歡迎的遛娃神器。

如今造型繁多的電動童車,也成了一道另類的風景線,尤其是掛著“蘭博基尼”、“保時捷”、“賓利”、“賓士大G”標識的“豪車”,更是屢見不鮮。

這其中,儘管有不少山寨電動童車,但也不乏知名豪車品牌正版授權的產品,造型也是經典車型的“微縮”版,尤其是敞篷(跑車)更是成了電動童車的標配。

其實,除了知名豪車品牌,最近幾年也有一些造車新勢力、新能源車企盯上了童車市場。大家都想利用電動化技術的優勢,推出相關產品,對未來的消費者“下手”。

新能源車企造電動童車,圖的真是那點兒業績嗎?

百億市場不一定能讓車企看上

“下載了App之後,還是找不到購買童車的渠道,真麻煩。”

最近,家住陽江的李先生,正打算購買一臺某新能源汽車品牌推出的“魔小童”電動童車,送給他即將過6歲生日的兒子。

孩子並不瞭解什麼汽車品牌,只是偶然見到小區裡別的孩子開著一輛電動童車,就一直心心念唸的想要一臺。隨著寶貝的生日臨近,李先生查遍了官方旗艦店,也註冊了微信小程式,還下載了App,仍然找不到“魔小童”訂購、下單的方式,讓他很是著急。

如今網上能夠找到的相關資訊,也只有去年底、今年初“魔小童”的交付新聞和媒體“評測”內容。這不禁讓他懷疑,售價不到3000元、紅極一時的童車是不是早就消失了?

事實上,新勢力造電動童車早有先例。在2016年,特斯拉就曾推出過一款電動童車Model S For Kids,近似特斯拉 Model S的敞篷縮小版,售價約為500美元。

而在2021年,或許是嚐到童車甜頭的特斯拉,再度推出了兒童款的 Cyberquad,售價1900美元。這款童車上線不到半個月,就被搶購一空,甚至一度成為黃牛眼中的理財“利器”。

除了新能源車企,作為電動兩輪車“新勢力”的九號公司,也在2020年,拉上了跑車製造商蘭博基尼,聯名推出了一款卡丁車造型的電動童車。

可見,新能源車企在電動童車領域裡的“鏖戰”由來已久。令人好奇的是,新能源車企為何不“踏實”造車,而要“搞事情”去討小朋友歡心呢?

其實,電動童車消費市場算不上狹小。

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釋出的資料顯示,2020年,國內童車市場規模達到156。7億元。分析稱受三胎政策影響,童車市場規模將繼續增長。

在主流的電商平臺上搜索“電動童車”一詞,排名靠前的產品銷量、評價量也都在十萬以上。電動童車,顯然已成為家長購買童車產品的新選擇。

但類似的消費規模,與新能源汽車市場一比仍是小巫見大巫。

艾媒諮詢釋出資料顯示,2021年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規模為6000億元,預計未來四年內,市場規模仍將始終呈現快速上升趨勢。

或許,新能源車企“插足”電動童車領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既然不是為了賺小朋友“代位消費”的錢,新能源車企造童車背後,會是怎樣的一盤大棋?

造童車能否“左右”家庭決策?

“車企賣電動童車,零利潤都沒問題的哦。”

聊及新能源車企造電動童車的話題,Joey顯得興致勃勃。作為一位寶媽,同時也是國內一家大型新能源車企的企劃專員,她提出的“童車營銷計劃”不久前剛剛獲得公司高層的肯定。

Joey表示,造童車並非新勢力、自主新能源車企的專利,諸如賓士、布加迪等知名的豪華車品牌,都曾在海外市場推出過電動童車。至於目的,顯然是作為品牌周邊賺取營業利潤。

“但是如今新能源車企造童車,可不是為了賣周邊,從中賺取薄利。”Joey認為,電動童車可以是新能源車企推進品牌滲透的絕佳利器,更是主力產品營銷的極佳工具。

有人說,目前需要“代位消費”的兒童,將是未來消費(新能源車)的主力,車企借電動童車推進品牌滲透,是打算讓孩子長大之後買自家車嗎?

也不一定。她強調,新能源車企借電動童車推進品牌滲透,目標是家庭而非孩子。畢竟,等孩子長大成人,擁有自主消費能力,至少要十幾年甚至更長時間,營銷鏈路太長了。

“如果是滲透家庭,影響孩子家長,營銷效果只需一兩年即可顯現。”孩子開上了新能源車企的電動童車,如同在家長的心中種下品牌、產品的種子。

根據網易汽車的調查顯示,有63%的家長認為,孩子的意見非常重要,在購車時會認真考慮;30%的家長表示會有一定影響,只有7%的家長稱,購車時完全不會考慮孩子的偏好。

Joey強調,一旦家庭有置換、購車的需求,這一顆“品牌的種子”將破土、發芽,同時先入為主,讓家長優先考慮置換、購買該品牌旗下的新能源汽車。

隨著人均汽車保有量的增加,國內汽車行業的增長壓力也與日俱增。而在保有量剛剛突破1000萬輛的新能源汽車領域,車企的存量大戰已然打響。

普華永道釋出的資料顯示,2020 年以來,車企的獲客成本正以每年20 ~ 40%的速度遞增著,“在流量比金貴的時代,誰能率先滲透目標家庭,等於是贏了一半。”

有業內分析人士對此指出,在汽車廣告、營銷內容、宣傳渠道同質化嚴重的前提下,一臺童車或許是新能源汽車品牌,觸達目標消費者最好的突破口。

正因為新能源車企造童車,品牌滲透意義遠大於賺取可觀利潤,註定了產品售價不會高得離譜。

平均每輛車兩、三千元的價格,雖比“大路貨”稍貴,但是仍有足夠的競爭力。

“畢竟,在部分家長眼裡,車企造的童車,安全也更有保障。”據Joey瞭解,目前傳聞將推出電動童車的新勢力、新能源車企並不少,而“童車社交”無疑會是品牌營銷裂變的利器。

電動童車是車企未來的營銷工具

你會記得,周圍鄰居開的是什麼車?

或許不會,但小朋友總能記住身邊同齡玩伴手上最好玩的玩具,並纏著家長買。

質感高階的電動童車,或許正是小朋友眼中的好玩具,“要讓童車成為品牌營銷的工具,註定不能唾手可得。”

Joey坦白道,之所以會向公司提出童車營銷計劃,除了跟風之外,她在小區進行調研時也發現,擁有電動童車的孩子,的確會是家長、其他同齡玩伴所關注的焦點。

“遛娃的家長會扎堆聊天,如果其中有家長給孩子買了童車,其他家長難免會諮詢,例如是否要給孩子買童車,什麼童車質量好等等。”一臺童車,瞬間能成為遛娃家長間社交的話題。

如果童車產品出自目前主流的“蔚小理哪”等新能源車企之手,品牌資訊也能在家長的閒聊中得到廣泛擴散。

有的家長甚至會考慮給自家孩子購買,一旦上網查童車的相關資訊,即會再次加深其對於背後品牌的印象。

“即便是‘隔代’遛娃,爺爺奶奶不一定會對童車品牌感興趣,但是被玩伴童車吸引的孩子,回家後絕對會第一時間向父母傳達資訊,甚至纏著父母買童車,倒逼家長主動地瞭解背後品牌。”

Joey解釋,如果此時,車企所推出的電動童車再進行一番限量惜售或“飢餓營銷”,效果會更好。購買童車的過程越曲折,品牌在家長心中的印象越深刻,指不定還能夠成為輿論關注的話題。

更何況,新能源車企銷售童車不是目的,讓家長即目標消費者充分了解品牌,才是終極目標。新能源車企造童車,不只為了左右家庭購車決策,更是將童車當成“活招牌”改變著他人的購車決策。

事實上,出於營銷成本、便利性考慮,車企甚至可以從現有的家長著手,推出電動童車,再透過車友、孩子,影響、轉化新的目標消費群體。

近日懂車帝聯合新華財經發布《新能源汽車消費洞察報告》顯示,25~35歲人群成為潛在購買新能源汽車的主力群體,其中25~30歲佔比29。9%,31~35歲佔比23。4%。而QuestMobile釋出的資料則顯示,有將近30%的90後,已經成為孩子家長,逐漸成為親子消費主力。

由此也不難看出,新能源車企針對 5~8 歲兒童所推出的電動童車,為何能成為影響當代家庭購車決策的工具。

結束語

相比其他同樣能打動小朋友的玩具,電動童車與新能源車企“新能源”的標籤,關聯更緊密。無論是買給孩子的電動童車,還是小區裡隨處轉悠的電動童車,或許都在無時無刻提醒著家長——

是時候買(換)一臺新能源汽車了。

新能源車企盯上電動童車,營銷從“娃娃”抓起?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