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汽車/ 正文

中國汽車未來3-5年將是什麼格局?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再做預判

還記得在2019年,現任長安汽車黨委書記、董事長朱華榮曾經說過,“自主和合資必有一戰。”如其所言,伴隨著中國品牌不斷向上,近兩年來自主品牌與合資品牌之間的貼身博弈,已愈演愈烈。

近日,在2022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朱華榮再拋最新預判,“未來3-5年將有80%的中國燃油車品牌關停並轉(關閉、停產、合併、轉型)。”

“這不是判斷而是規律,世界上本來不需要那麼多品牌。”對於這一觀點,朱華榮也給出了具體的,具有說服力的資料,“2021年傳統燃油車市場現存85個品牌,月銷量千臺以下的有34個,9個品牌已經消亡。”

中國汽車未來3-5年將是什麼格局?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再做預判

誠然,結合燃油車市場加速下滑,新能源汽車市場爆發式增長的車市格局來看,朱華榮對於中國品牌未來3-5年的這一判斷有理可循。

以2021年的變化來說,根中汽協資料顯示,2021年中國品牌乘用車銷量為954。3萬輛,同比增長23。1%,市場份額上升6個百分點至44。4%。其中前十五名中國乘用車企業的銷量累計為931。8萬輛,已經佔據近98。6%的份額。

也就是說,中國品牌乘用車絕大部分的話語權,還是掌握在頭部企業的手中。而從增長率來看,相比于吉利、長安、長城、奇瑞、比亞迪、廣汽乘用車、上汽乘用車、以及東風汽車的自主機板塊等頭部品牌的增長率,諸如蔚來、理想、小鵬、哪吒等新勢力均有著翻倍式的增長。

進一步來說,如果從吉利、長安、長城、奇瑞、比亞迪等傳統車企的電氣化產品銷量來看,還可以發現,這些頭部車企在2021年的新能源銷量,同樣有著喜人的增勢。

中國汽車未來3-5年將是什麼格局?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再做預判

在馬太效應的加速兌現下,強者恆強,弱者出局的割裂局面越來越清晰,而對於一些中國傳統燃油車品牌來說,跟隨時代的腳步,向著新能源轉型也已經成為了活下去的必經之路。

然而,新能源轉型並非是一件易事,這對於體系能力和資金鍊都有著過硬的需求。看研發投入就知道了,近幾年來,諸如大眾、豐田、本田、通用等國際車企對於電動化轉型動輒數千億元。

中國品牌中,為了給未來做好前瞻和充足的儲備,也有不少頭部車企的投入力度可見一斑。比如長安汽車。在2021年,長安汽車就明確表示,預計到2025年將在新能源領域累計投入上千億元,其中新能源產品研發領域的投入將超過400億元,動力電池領域以及充電服務等分別投入超過300億元和200億元。

今年1月,長安新能源也完成了近50億元的B輪融資。2月份,長安汽車釋出公告稱,2022年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投資計劃為80。5億元,其中,固定資產投資32。46億元,股權投資48。04億元。

中國汽車未來3-5年將是什麼格局?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再做預判

對於這80億元的投放,長安汽車表示,其中固定資產將主要用於新能源結構調整和產品規劃,圍繞產能和研發環節,補齊此前因新能源加速發展後帶來的短板。

而股權投資主要將用於支援自主新能源品牌、規模的提升,進一步拓展海外市場,以及深化與合作伙伴之間的親密關係,打造可控全棧式智慧化能力,繼續佈局出行和產業生態拓展。

不難看出,這筆投資,仍然是以自主新能源事業的發展為主要核心。對於長安新能源來說,充足的資金背書,也為其新能源事業鏈的發展帶來了十足的底氣。

據朱華榮在電動車百人會論壇上表示,到2025年,長安汽車新能源車銷量目標為105萬輛,佔比總銷量34%,到2030年的新能源銷量目標為270萬輛,佔比要達到60%。要知道,此前長安新能源的原計劃是,今年實現21萬輛的銷量,到2024年實現50萬輛,到2025年達到70萬輛的銷量目標。

目標上調,這也從某種程度上映射了長安汽車對於打造世界一流的新能源汽車品牌充滿信心。根據長安新能源規劃,今年長安新能源將推三款新車,代號分別為C385、A158、C673車型,這三款車型分別定位轎車、微型車以及SUV。

中國汽車未來3-5年將是什麼格局?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再做預判

值得一提的是,在重慶市政府釋出的關於2022年實際重大專案實施有關工作的通知中,我們還發現長安汽車C589系列乘用車生產線技改專案也將在今年建成投用。

紅點觀察:

綜合來看,在競爭越來越激烈的當下,當合資品牌和中國品牌加速換道博弈,中國傳統燃油車品牌如果無法找到合併、轉型的新思路和新出路,或許結局就是關閉和停產,加速出局。相信很快,我們就可以見證這一預判的最終結果了。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