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汽車/ 正文

10億級人口工業化國家的歷史使命

10億級人口工業化國家的歷史使命——

從18世紀中期開始,人類社會一共經歷了三次典型意義的工業革命,每一次技術革新都為人類帶來大量的財富和進步。但歷史週期表明,技術革命的紅利最多維持半個世紀左右,每次紅利耗盡,經濟陷入停滯, 人類就會進行殘酷的存量爭奪戰。

隨著工匠時代的落幕,如今是科學家和工程師組成的研究所成為了技術革新的核心,要支援一個研究所運轉下去,不僅要依靠雄厚的資金,更重要的是要有能夠持續不斷培養科學家和工程師的教育體系和足夠的工業化人口,像擁有千萬級工業人口高度發達的日韓,也只能專注於幾個工業領域,無法支撐起一個完整的工業體系。只有像中國這樣擁有10億級別工業人口的國家,才能奢望從圓珠筆芯到航母全部自主研發自主生產的一套完整工業鏈條。

下一個科技革命——

整合行業最頂尖的人才和資源,在國家力量的支援下,有組織有計劃的攻克技術難題,在第三次技術革命紅利消耗殆盡的今天,只有這種方式才能催生出下一代的科技革命的種子。為了打壓我國觸控下一代科技革命的門檻,以美國為首的科技大國對我國實施技術封鎖,為了突破封鎖應對挑戰,我們不得不重新再研發一次光刻機,一旦成功,這就意味著我們將擁有一把通往下一代科技革命的鑰匙,而且我們不會停下腳步,作為唯一一個擁有完整工業門類的國家,這一路徑在其他行業也可以複製,進而在各個領域突破美國的封鎖,向著第四次技術革命全面前進。它不僅將改變一個國家的命運和一個民族的面貌,更能改變世界格局。

因為前三次工業革命的主要能源是不可再生的礦產資源,而這種上億年形成的資源正被人類急劇的消耗,且不說地球上還有多少存量,隨著全球人口增多,人類開採的速度總是趕不上的消耗的速度,總是不夠用,導致很多第三世界的發展中國家在科技發達的今天還是農業時代或者半工業時代苟延殘喘。為了改變這一局面,更為了避免在不久的未來,地球不可再生資源枯竭的那一天,唯一的希望就是可控核聚變技術和基於可控核聚變的宇宙航行技術,有了它們,人類的活動範圍就可以擺脫地球的束縛,擴充套件到太陽系,這個範圍內的資源數萬倍多於地球。由此可見,代表工業七子的西工大為何如此受到國外勢力的重視了。

如此規模的第四次工業革命,意味著其技術難度和複雜程度比之第三次工業革命要高出好幾個數量級,根據現有的經驗,一億級的工業化國家也難以創造出第四次工業革命需要的全部技術,這個歷史任務,只能交給10億工業人口級別經濟體的國家來完成,美國如果能將現有發達國家的工業體系整合起來,本來是可以做到,但是比起人類的進步,它顯然更熱衷於自己的霸權地位,歐盟內部勾心鬥角,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政治算盤,很難對資源進行有效的整合。

現如今我們肩負的使命不僅是中華民族的崛起,還是代表人類向著更高生產力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前進!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