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嚥下怨氣,才能爭氣

人往往只看得見別人的過錯,看不見自己的缺失,面對別人的指責,也常不加自省,反倒以惡言相向來掩飾自己的心虛。

證嚴法師曾說:“一般人常說,要爭一口氣,其實,真正有功夫的人,是把這口氣嚥下去。”

於凡剛從大學畢業,他學的是英文,自認為無論聽、說、讀寫,對他來說都只是雕蟲小技。

由於他對自己的英文能力相當自信,因此寄了很多英文履歷到一些外商公司去應徵,他認為英文人才是就業市場中的績優股,肯定人人搶著要。

然而,一個禮拜接著一個禮拜過去了,於凡投遞出去的應徵信函卻了無迴音,猶如石沉大海一般。

於凡的心情開始忐忑不安,此時,他卻收到了其中一家公司的來信,信裡刻薄地提到:“我們公司並不缺人,就算職位有缺,也不會僱用你,雖然你認為自己的英文程度不錯,但是從你寫的履歷來看,你的英文寫作能力很差,大概只有高中生的程度連一些常用的文法也錯誤百出。”

於凡看了這封信後,氣得火冒三丈,好歹也是個大學畢業生,

怎麼可以任人將自己批評得一文不值。於是越想越氣,於是提起筆來,打算寫一封回信,把對方痛罵一番,以消除自己的怨氣。

然而,當於凡下筆之際,確忽然想到,別人不可能無緣無故寫信批評他,也許自己真的太過自以為是,犯了一些錯誤是自己沒有察覺的。

因此,於凡的怒氣漸漸平息,自我反省了一番,並且寫了一張感謝信給這家公司,謝謝他們舉出了自己的不足之處,用字遺詞誠懇真摯,把自己的感激之情表露無遺。

幾天後,於凡再次收到這家公司寄來的信函,他被這家公司錄取了!

他人的指責和抱怨是一把銳利的劍,可以刺穿你的心臟,但是你也可以伸手握住它,使它成為你的利器。

言者無意,聽者有心,一切在於你如何用心來面對人生的挫折,你可以反駁別人的批評,斥責別人的無知,但這樣並不會使你在別人心目中的地位提高,反而得不償失。

只有痛定思痛、反求諸已的人,才可以化干戈為玉帛,知過能改勝過學富五車,千金也難買。

麥金萊任美國總統時,因一項人事調動而遭到許多議員政客的強烈指責。在接受代表質詢時,一位國會議員脾氣暴躁、粗聲粗氣地給總統一頓難堪的譏罵。但麥金萊卻若無其事地一聲不吭,任憑這位議員大放厥詞,然後用極其委婉的口氣說:“你現在怒氣該平和了吧,照理你是沒有權利責問我的,但現在我仍願意詳細解釋給你聽……”那位氣勢洶洶的議員羞愧地低下了頭。

的確,在生活中,遭到別人的指責和抱怨的事常可碰到。遭人指責抱怨是件極不愉快的事,有時會使人覺得很尷尬,尤其是在大庭廣眾面前受到指責,更是不堪忍受。但從提高一個人的處世修養角度講,無論你遇到哪種情況的指責,都應該從容不迫,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泰然處之。為擺脫指責的尷尬局面,不妨採納心理學家提出的以下建議:

(1)保持冷靜。被人指責總是不愉快的,面對使你十分難堪的指責時,要保持冷靜,最好暫時能忍耐住,並作出樂於傾聽的表示,不管你是否贊同,都要待聽完後再作分辯。因對方的一兩句刺耳的話,就按捺不住,激動起來,硬碰硬,不僅解決不了問題,還易將問題搞僵,將主動變為被動。

(2)讓對方亮明觀點。有些指責者在指責別人時,往往似是而非,含糊其辭,結果使人不知所云。這時,你可向對方提出講清問題的要求,態度要和氣,如“你說我蠢,我究竟蠢在哪裡?”或者“我到底幹了什麼傻事?”以便搞清對方究竟指責和抱怨你什麼,讓對方及時亮明自己的觀點和看法。這一策略往往能有效地制止指責者對你的攻擊,並能將原來的攻防關係轉變為彼此合作、互相尊重的關係,使雙方把注意力轉向共同感興趣的問題。

(3)消除對方的怒氣。受到指責,特別是在你確實有責任時,你不妨認真傾聽或表示同意對方對你的看法,不要計較對方的態度好壞,這樣,指責完畢,氣也消了一半。即使當你確信對方的指責純屬無稽之談時,也要對其表示贊同,或者暫時認為對方的指責是可以理解的。這會使對方無力再對你進行攻擊相反,你卻可以獲得更多的機會和時間進行解釋,從而消釋對方的怒氣,使隔膜、猜疑、埋怨和互不信任的堅冰得以化解。

(4)平靜地給惡意中傷者以回擊。也許,大多數指責者並不是出於惡意而指責別人的。但是,在現實生活中,確有極少數人為了其個人目的而對他人進行惡意中傷。對於這樣的尋釁挑戰者,應該堅定地表明自己的態度,不能遷就忍耐,更不能寬容而不予以回擊,但應注意態度,以柔克剛。這樣,會使你顯得更有氣魄,更有力量。

作者/來源:修心塵

嚥下怨氣,才能爭氣

宣告: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