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美食/ 正文

青未了|故鄉的撈麵

文/蘇立敏(河北)

舊時,故鄉人把夏天的“撈麵”當成一種好飯。

撈麵就是把麵條煮好後放進涼水裡,稍微浸泡一下再從涼水裡撈出來,澆了菜湯吃。一碗冒尖的麵條,吃起來鹹淡適宜,勁道噴香。從地裡勞作回來吃一碗這樣的撈麵,不但舒舒服服吃飽了肚子,也省了餾乾糧之類的麻煩,是深得莊稼人喜歡的飯。

青未了|故鄉的撈麵

近了麥收,吃撈麵的人家就多起來,那是因為莊稼人看到了希望。雖然甕中的麥子見底,但地裡的麥子馬上就能收回家,心裡的底氣就升騰起來,再說吃飽了有勁幹活。到了麥收口,村裡的炊煙飄逸著淡淡的面香,是極吸引人的。一家做撈麵,別的家也跟著做,家家都挑了扁擔去挑新鮮的涼水,都在努力吃上最可心最可口的撈麵了。

麥子未開鐮前,地裡的農活不算忙,多是選選麥種或點些早玉米啥的,陽光一曬,男人就催女人回家做撈麵去。女人就順便繞到菜地裡摘兩把青菜回家,一個茄子,兩個西紅柿,或者簡單到薅一根蔥,能做澆面的湯就行。回家挽起袖子就開始張羅午飯了,如果井臺人少就先挑回一擔水來,如果人多就先做菜湯,菜湯做好放在一邊,吃的時候就沒有了熱度,與涼涼的挑面正好般配。也有先和麵的,面和好後醒一會兒,擀起來柔順。總之,每一個環節都在女子的打算裡展開最精緻的一面,如果用了心,挑面也有繡花的溫婉了。

涼水擺在過道里,地桌擺在過道里,菜湯擺到地桌上,小南風輕輕地吹過來,是拐了彎的過道風,分外涼快,似乎風裡帶著蜀葵花香。蜀葵花在故鄉是叫饅頭花的,饅頭花香與麵條香邂逅,那應該是草木世界裡最美的遇見。

炊煙繞過青色的煙筒,把挑面的訊息盡情地傳播開去,從門前路過的鄉親就打起了這樣的招呼:“又是挑面噢!”話語裡自帶幽默。源於故鄉有一個段子,說的是喜順吃麵的故事,說啊,從前有一個人叫喜順,家裡很窮,原本沒有多少糧食又願意顯擺,時不時煮幾根麵條到門口吃,沒人過的時候光喝湯,有人一過,就用筷子把麵條挑得高高的,路過的人正好有打招呼的內容了:“喜順,又是面噢?”喜順擰著脖子,無限自豪地回覆早準備好的那句臺詞:“老是這————”慢慢地,“喜順吃麵,老是這”這句話就成了故鄉的經典。

想想也很心酸,叫個喜順,名字裡一定藏著父母希望孩子過上歡喜日子、六六大順的願望,可惜貧瘠的生活讓吃麵條成了奢望。有喜順這個段子,故鄉人更是珍惜有面條可吃的幸福生活,麵條,可真是好飯呢。我家房後有一個老嫂子,她有六個兒子,日子緊巴,有一次到我家和我母親說心裡話,她哭著說自己最心疼小兒子,小兒子已經一個月沒有吃過麵條了。

上世紀七十年代,故鄉人還不能放開吃挑面,改善伙食的時候才想到吃麵條,或者給老人孩子煮一鍋亂面,亂面就是煮一把麵條,連湯帶水一起喝。挑面是絕對不可以放開吃的,偶爾吃一次還說得過去,要是吃勤了會被人笑話。我村就有一個女子,到了夏天喜歡吃挑面,故鄉人都說她不會過日子,是當反面教材教育孩子們的。

日子窮了,吃白麵就和遭罪一樣,故鄉人頓頓吃餅子,用麥子換玉米,自家留著的麥子用來應付過年與過廟,磨面時也捨不得磨上好的白麵,故鄉人把上好的白麵叫“上然兒面”,說起來像說一個憐惜的孩子一樣矯情。

勞力多的人家,糧食反而是不夠吃的,飯量大的緣故吧,孩子放學搬騰一塊餅子,孃親還要追著數落孩子:“你少吃點,你姐姐哥哥下地幹活,讓他們多吃。”孩子邊吃邊吞嚥眼淚,這樣的情形是經常上演的。我母親心善,看到後就記在心裡,背地裡去人家家裡告訴人家我家還有不少麥子,可以去背半袋先吃著,人家若實在頂不住就會來背,母親就把布袋裡的麥子摁得實實在在,高高興興地目送人家心滿意足回家去。

青未了|故鄉的撈麵

有一年,故鄉人夏天都吃上挑面了,那年的麥子都黴在地裡了,一點點好麥子都交了公糧,分到家的都是青色的黴麥子,蒸饅頭不發,包餃子皮兒爛,不知誰發現做撈麵能成型還減黴味,就宣傳把黴麥子做撈麵吃,一傳十,十傳百,為了趕緊把黴麥子吃完,村落的炊煙統一了味道,是從來沒有過的黴麥香味兒。

生活漸漸好了,因為政策好了,包產到戶調動起莊稼人的積極性,有力氣勞作了,新一代的莊稼人也信奉知識,講究科學種田,什麼時候施肥什麼時候澆水心裡有譜,麥子的產量提高了,最能體現幸福生活的就是家裡的甕不夠用了,有一年麥收前,家家戶戶抹洋灰甕,我家也抹了幾個,把東屋擺得滿滿的,等曬好的麥子填滿甕,真是打住了放心團兒,每個人臉上都帶著笑,有了閒錢的鄉親三群看到鄉親們擀麵辛苦,就購置了軋面機,在家裡做起了為鄉親們服務的小生意,價錢合理,方便了鄉親,自己也有了小收入,一到夏天,街上就穿梭著去三群家軋面的人,相比自家擀的面,軋出來的面齊整勻稱,用來待客顯得更有儀式感。

澆麵湯也豐富多了,葷的,素的,想吃什麼就做什麼,相比以前單調的澆麵湯真是不在同一個席面,以前沒有菜時只做鹽水湯,有鹹味配麵條下嚥就行。

生活中任何一個微小的角落和微小的變化都體現了社會主義的優越,單是故鄉的撈麵就說明了幸福生活是來之不易的,“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孩子們從小要在骨子裡種下珍惜生活與感恩時代的種子,從一碗撈麵看煙火的程序,相信節儉依然是最貴重的品質。

青未了|故鄉的撈麵

作者簡介:蘇立敏,網名:小陳。中國金融作協會員,河北作協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出作品十七部。

投稿郵箱:haijiao424242@qq。com

壹點號 書卷文苑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