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美食/ 正文

「城紀精選」食中滋味長:杭州小吃地理

「城紀精選」食中滋味長:杭州小吃地理

本文導讀——

出去旅遊,除了風景(自然景點和人文景點)之外,人們還願意去品嚐美食,一種是去吃當地的特色菜系,另一種就是小吃。很多時候,你會發現,小吃並不小,也不簡單,它意味著地域文化的精髓和積澱。

小吃,每個地方都有,但往往又有所區別。比如粽子,端午節的標配,同時也是春節等節日裡不可或缺的食品,在各地就有不同的配料和口味。這就像麵食,如果在杭州,大概翻來覆去就那麼幾種,但如果到山西,那就有上千種之多,還是不完全統計。

細細探究,小吃中所蘊含的地域文化極其有趣,它和時間和當地人的性格形成等等,都有千絲萬縷的關係。

食中滋味長,且吃且尋覓。(

李鬱蔥)

「城紀精選」食中滋味長:杭州小吃地理

正文從這裡開始——

杭州小吃地理

2015年秋,我從上海搬到杭州定居。開門第一件事,是到住處附近的茅廊巷農貿市場去買菜。當時就留意到市場中有一個食堂,做的是地道的杭州家常菜。每到中午,這裡坐滿了吃飯的勞動者。在這家食堂裡,我第一次吃到了卷雞和素燒鵝。

我的老家靠近江蘇淮安,乃一正宗“江北佬”。自從搬來杭州,漫步小街小巷,竟然隱隱地感到了一絲遊子返鄉的情愫!莫非前世是杭州人?細細想來,與小時候曾在一個百年老鎮住過的經歷有關。1982年,每天早晨,父親一手拎著空的開水暖壺,一手端著一個竹編淘米籮,去街上買豆漿和燒餅油條充作一家人的早餐。老鎮街上,兩層樓的門面房青磚黑瓦,商業氛圍濃厚親切。徜徉在杭州的小街小巷裡,我想起了40年前的童年。

「城紀精選」食中滋味長:杭州小吃地理

與童年記憶一起復活的是味覺。在上海工作生活13年,很少吃燒餅油條。搬到杭州後,走到一條小街小巷裡,燒餅油條探手可得。再看看炸油條的油,大多清澈見底,據說每天更換,讓人吃得放心。

繼燒餅油條之後,我吃到了卷雞和素燒鵝,這兩樣菜是以豆腐皮為原料做成的。我母親小時候,每年過年外公外婆都做豆腐。從前,老家的窮人能吃上一碗煎豆腐,就算改善生活了。我本人特別喜歡吃豆腐。江北人吃的豆腐和杭州人吃的豆腐是有區別的。簡單說來,江北的豆腐是老豆腐,杭州人吃的豆腐是嫩豆腐。這兩種豆腐之間有工藝和味覺的差別。而豆腐皮,江北老百姓是很少有機會吃到的。沒想到到了杭州,用豆腐皮做的卷雞和素燒鵝是家常菜。這隻能說明杭州作為中國的一座歷史文化名城,“老底子”是很富庶的。

在杭州年久日深,逐漸吃到了更多的杭州小吃:城頭巷“寶美點心”的蔥煎包;中山南路80歲爺爺親手做給我吃的“蔥包檜”;定安路與開元路交界處的“來一個”燒餅……凡是在杭城立住了腳跟的小吃手藝人,無不堅守著傳統工藝,秉持著匠人之心。這是杭州小吃烙在我這“江北佬”心頭最深刻的印記。

「城紀精選」食中滋味長:杭州小吃地理

卷雞和素燒鵝:杭州人的菜

這家深受周圍居民歡迎的食堂於2020年歇業了。自那以後,我就再也沒有吃到過那麼好吃的卷雞和素燒鵝。

卷雞,這在我心中排名數一數二的杭州美味,早在1956年就已名列浙江省認定的36只杭州名菜之一了。菜名為“卷雞”,實則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素菜:筍絲裹在豆腐皮裡面,先過油定型,再紅燒或白燒,再搭配一些綠色蔬菜。茅廊巷農貿市場這家食堂做的卷雞,先過油後白燒,點綴著碧綠的青菜。看起來清清爽爽,吃起來清淡而鮮美,讓人由衷地覺得它的品位很高。

這家食堂的素燒鵝做得也很入味。一張張疊成長方形的豆腐皮,長約30釐米、寬約10釐米,入鍋油炸約一分鐘左右後撈起,泡在滷水裡入味。一大鍋早已熬好的滷水裡有豆蔻、白果、茴香、白芷、桂皮等五種成分。飽吸了滷汁的素燒鵝吃到嘴裡,香氣四溢,味覺豐富。寫到這裡,頓覺口齒生津。

素燒鵝,原來是杭州寺廟的一道齋菜。出生於大樹巷的清代杭州人袁枚在《隨園食單》中有如下記載:“煮爛山藥,切寸為段,腐皮包,入油煎之,加秋油、酒、糖、瓜、姜,以色紅為度。”把山藥煮爛後,外裹豆腐皮,油煎,加秋天製成的頭一道醬油、紹酒、糖、生薑、醬瓜等佐料,煎到顏色變紅起鍋。

《隨園食單》沒有具體地談“卷雞”如何做,但有一項“豆腐皮”如下:“將腐皮泡軟,加秋油、醋、蝦米拌之,宜於夏日。蔣侍郎家入海參用,頗妙。加紫菜、蝦肉作湯,亦相宜。或用蘑菇、筍煨清湯,亦佳。以爛為度。蕪湖敬修和尚,將腐皮捲筒切段,油中微炙,入蘑菇煨爛,極佳。不可加雞湯。”

這條“豆腐皮”裡還收錄了關於豆腐皮的5種做法。其中第5種是蕪湖敬修和尚的做法:把豆腐皮捲成筒狀、切段,用油微煎,再用蘑菇煨爛,不用加雞湯,接近現今“卷雞”的做法。

現在,如果你在杭州而又想吃卷雞,要麼到經營杭州菜的餐廳裡點菜,要麼就只能自己下廚了;素燒鵝還是可以在大部分出售滷菜的地方買到的,比如知味觀的各個門店,又比如大馬弄裡一個同時做素燒鵝、蔥包檜和春捲的小店。小店門面上印著一句廣告:“素燒鵝——杭州人的菜”,我覺得很貼切。寫到這裡,我又想念在那家食堂吃到的卷雞和素燒鵝了。

「城紀精選」食中滋味長:杭州小吃地理

定勝糕:飽含老百姓樸素情感的糕

高考前夕,寓意美好的“定勝糕”賣得很俏。定勝糕是米糕的一種。小時候,我斷奶後吃的就是米糕,在“70後”的童年裡,奶粉還沒出現。

我在十五奎巷的“江南春”門店買了塊一定勝糕,2。5元。這幾乎是我長大後第一次吃糕。定勝糕是用紅曲米做的,看起來是淡淡的粉色,銀鋌的形狀,聞起來有濃濃的米香,吃起來是淡淡的甜味,還繚繞著一絲絲薄荷味,是一款雋永的中式點心,我一吃就愛上了。

定勝糕一直是杭州小伢兒愛吃的點心。杭州作家陳華勝在《一塊定勝糕的記憶和心意》中寫道:“小時候(1970年代),跟著外祖母乘8路車到梅花碑,車站旁邊的一家糕餅店蒸汽騰騰米香飄逸。小伢兒的腳步哪裡還挪得動!掏錢買單,等著蒸籠揭開,撥開瀰漫的霧氣,那粉紅色的銀鋌一樣的可愛糕兒便成了我童年的快活回憶。”那時候吃到的定勝糕是用粳米蒸煮出來的,細沙的餡兒甜甜蜜蜜,咬到嘴裡鬆鬆粉粉的。現在的定勝糕摻了糯米,吃起來更加軟糯。現在在杭州,如果想吃一塊定勝糕,可以在江南春和知味觀的各個門店買到。

定勝糕的歷史,據說可以追溯到南宋,百姓將糕蒸好送給韓家軍、岳家軍,鼓勵或感謝他們大敗金軍。這塊飽含人民樸素情感的糕,自誕生以來一直深受“老杭州”的喜愛。王映霞在自傳中回憶小時候跟外祖父、杭州名士王二南出去玩的情景:“外祖父用手指點點我的腦門說:‘走吧,你這個小伢兒。’我跳著、蹦著,攙著外祖父溫暖的大手出去了。一路上,外祖父像往常一樣,給我買定勝糕、條頭糕、雲片糕、豆沙饅頭、肉饅頭……起先我還起勁地吃著,後來乾脆每一種咬一口嚐嚐。等回到家裡,我們好像把點心店全搬回家中,照例我又肚皮飽飽吃不下飯了。”

我還讀到過一篇《韓詠華的定勝糕》,是蘇州大學王堯教授的回憶:“有朋友路過昆明造訪聯大,梅貽琦在家中便飯招待時,常請客人品嚐‘定勝糕’。每當聚餐快要終了的時候,梅夫人韓詠華女士總是笑吟吟地親捧一大盤甜食進來,上面有鮮豔的花紋環繞四個紅字‘一定勝利’,殷勤地說:‘請再嚐嚐得勝糕,我們一定勝利。’這時大家一齊站起來致謝,齊稱‘一定勝利!一定勝利!’”

馮友蘭也在回憶錄中提到過:“梅貽琦夫人韓詠華約集了幾家聯大家屬,自己配方,自己動手,製出一種糕點,名叫‘定勝糕’,送到昆明的一家大食品商店冠生園代銷。”(馮友蘭《我與西南聯大》,石油工業出版社2018年)

現在是和平年代,定勝糕有了新的含義。每年中考、高考,總有家長早起排隊買六塊定勝糕,祝考生“六六大順”,“一定勝利”!

「城紀精選」食中滋味長:杭州小吃地理

粽子:為了祭祖宗、請菩薩、送客人,當然自己也吃

端午剛過,粽子餘香嫋嫋。小時候,每年端午前夕,母親從河邊採來新鮮葦葉,包三種粽子:白米粽、蜜棗粽、赤豆粽,除此之外未聞其他。到了杭州,我發現人們不僅在端午節裹粽子,過年更是家家裹粽子。粽子的口味不僅有甜的,也有鹹的,比如肉粽、蛋黃肉粽、栗子肉粽等等。我還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細節:在我老家,裹粽子不需要另外用線。藉助做針線用的小細錐,將葦葉穿過粽身,一個粽子就包好了。杭州裹粽子需要另外用線包紮。

劉大白的二女兒劉緣子於1918年11月8日出生在杭州皮市巷。晚年時,她寫了一篇名為《憶八十多年前我在紹興度過的一個農曆新年》的文章。文章寫道:“一般中國人都在端午節吃粽子,是為了祭奠屈原投江。然而我們紹興人卻在農曆年底也要包粽,因為粽子也是祭祖宗、請菩薩必備的供品之一。這種做供品的粽子特別講究,不僅要包得大小一致,有稜有角,煮好後還得不松不散,有模有樣。因而伯父家每年都會請鄰家幾位手藝高超的老婆婆來包。……整整一個下午,老婆婆們手不停,嘴也不停,扯著閒話,哼著小調,幾百粒形狀各異的尖角粽,枕頭粽……就在氤氳的蒸汽和嫋嫋的鄉音裡堆成了一座座小丘。然後,粽子被十個一串地穿好,標上是何種餡料的記號,再分批在大灶上煮上幾個時辰,即大功告成。煮好的粽子一串串地掛在廚房橫樑上架起的一根根竹竿上,可以吃上整整一個冬天呢!”

「城紀精選」食中滋味長:杭州小吃地理

“(拜年的)客人臨走前,主家不僅給晚輩壓歲錢,還要給客人帶來的男女傭人賞禮,除了紅包之外,每人還送一串十個粽子和一束十條年糕。看到這些,我才恍然大悟到為何年前要包那麼多的粽子,做那麼多的年糕。”

讀了劉緣子的這篇文章後我也恍然大悟,為什麼杭州人過年要裹粽子。原來是為了祭祖宗、請菩薩、送客人,當然自己也吃。

為了寫杭州的粽子,我找到了在杭州粽子界有一定名氣的“阿胖粽”,主人阿胖,大名邵剛。解放前,邵剛的祖父母在延齡路上開了一家“延齡菜館”,二樓雅座點菜,一樓大堂賣包子肉粽等大眾點心,味美佳廉,深得“踏兒哥”等勞動者的青睞。解放後公私合營,延齡菜館歸公,邵家得到了三個工人的名額。邵剛父親其時年幼,大伯、二伯、大姑成了工人階級的一員。

1998年,邵剛下崗了,不知道將來幹什麼。和奶奶一起吃飯時,奶奶提示他:你可以做粽子賣啊,我們家粽子蠻好的。邵剛茅塞頓開。奶奶逢年過節都包粽子,邵剛作為小輩經常打打下手。於是,他與老婆開始在望江門農貿市場賣起了自己做的粽子,生意很好。半年後河坊街招商,邵剛租了個店鋪,註冊了商標,在河坊街做起了粽子生意。到2003年“非典”時,“阿胖粽”已經成為杭州市做小粽子做得最大的一家,賓館、茶樓、自助餐廳的小粽子多是他家出品的。

2006年下半年,邵剛在孩兒巷重新開店,穩紮穩打到今天。邵剛說,粽子要好吃,離不開三個原因:用料要足,調味要調得好,他用來調味的料酒是三年陳女兒紅;再用傳統的燒煮方法小火慢煮,煮一個通宵。

另外一家我吃過的“周萍粽子”,坐落在城隍牌樓巷巷口,也開了有18年了。老闆姓周,老婆芳名朱萍。老周包的粽子一個至少半斤,比我的拳頭還要大。他說自己每天只包二三百個粽子,再多就不包了,一是精力有限,二是需要保證粽子的質量。老朱包的肉粽裡面有一大塊瘦肉,一塊肥肉,兩塊肉分開放。我買了一箇中肉粽,拆開一吃,濃油赤醬,肉的分量足,一個就飽了。

「城紀精選」食中滋味長:杭州小吃地理

吳山酥油餅:據說這名字還是蘇東坡給取的

“老杭州”孫旭升在《老底子的杭州酥油餅》一文中寫道:“幼年時候,我曾中隨父母到吳山上游玩,在四景園喝茶之外,最愛的是那裡的酥油餅。這餅亦即《儒林外史》中馬二先生吃的蓑衣餅。據說這名字還是蘇東坡給取的,他見此餅絲絲縷縷猶如蓑衣,故有此名。關於此餅,清丁立誠寫過一首《城隍山說餅》的詩,其中有句:‘吳山樓頭江湖景,品茶更食酥油餅。’”

稍晚於吳敬梓的袁枚在《隨園食單》中寫到了蓑衣餅的做法:“乾麵粉用冷水調,不可多揉,擀薄後,捲攏再擀薄了,用豬油、白糖鋪勻,再捲攏擀成薄餅,用豬油煎黃。”

朱自清在杭州教書時常與好友俞平伯、葉聖陶上吳山四景園喝茶,買酥油餅吃。後來他在《燕知草序》中稱讚俞平伯的文章寫得好,用吳山四景園的酥油餅作比方:“至於我的歡喜,倒頗難確說,用杭州的事打個比方吧:……像吳山四景園馳名的油酥餅——那餅是入口即化,不留渣的。”

時過境遷,吳山四景園和四景園的酥油餅都沒有了。我在一篇名為《有眼不識吳山》的文章裡讀到了如下一段話:“她只可惜有美堂連廊旁,早些年賣的 吳山酥油餅。每個老杭州經過這裡時,總會提一嘴:那酥油餅啊,挪到山下,就再沒有山上的味道了啊。”說的是吳山老底子茗香樓邊上曾開出的一個視窗,專門賣吳山酥油餅。剛出爐的酥油餅要拿兩三張紙墊著,中間撒上白糖,吃起來要從外邊一圈圈吃進去。

現在河坊街上有一家賣杭式點心的店,有定勝糕、吳山酥油餅。每次走過,我都鼓不起勇氣品嚐吳山酥油餅——這個餅的形狀看上去讓我覺得吃起來有點棘手。從小到大,我吃油炸物的經驗不可謂不豐富。除了油條、麻團(老杭州稱為“洋糖糕”)、饊子、麻花、油餜子、油香、臭豆腐,也嘗過日料店裡的天婦羅,西式快餐店裡的薯條和炸雞。油炸的食物要想好吃,對製作的要求很高。要炸得脆美,入口沒有負擔。如果炸得死硬,入口就傷上顎,更不用提食道了。油炸的食物經常被視為垃圾食品,不是沒有道理的。

我在河坊街這家店買了一塊吳山酥油餅,15元。我對老闆建議:“你們可以做得小一點,售價再便宜一點。”老闆說:“這個餅是可以帶走的,不然我們就做得小一點了。”老闆說給我一塊“最脆的”。我吃了兩三口,還是覺得炸得太硬了,“脆”和“硬”不是一回事。

這次吃吳山酥油餅的經驗雖然失敗,但畢竟讓我明白了它的本質更類似於“寒具”一類,古代寒食節不開火時的主食,如饊子、麻花。它不像洋糖糕或天婦羅那樣,最好是剛炸出來就吃,冷透了就風味全無。它經得住儲存。作為杭州老點心,我希望吳山酥油餅搬下吳山後仍然應該比我吃到的更好吃。我希望將來能品嚐到朱自清先生筆下“入口即化”“不留渣”的吳山酥油餅。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