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遊戲/ 正文

接下來家電企業要“深挖洞廣積糧草”了

很多企業未來的生存,或許無憂,但還想在家電市場上賺大錢、猛幹快長,就很難說了。

這幾年來,家電行業有一個廠商早就達成、卻不願面對的共識,那就是產業的大規模增長時代已經結束了。由此,對於行業內所有想發展、生長的企業來說,必須要換一種姿態和方法了。

在行業規模缺乏繼續規模化增長的利空背景下,還有一個意想不到的利好,那就是數億家庭高達幾十億臺老舊家電存量的換新需求,每年至少能帶給一線市場的機會在2千億元左右,未來還會持續放大。

一扇窗戶在關上之際,另一扇視窗也打開了。但對於市場上的眾多家電廠商來說,新的挑戰早就出現了:存量市場的換新需求,不像增量市場的新增需求,靠規模化出貨、規模化盈利、低成本運營、資訊不對稱賺錢等方法,就不行了。廠商們必須要“換思路、換手段、換策略、換邏輯”了。

具體來看,家電圈認為:堅定一個核心思想,就是要變過去的“大幹快上”以快制勝,以大為榮,邁入“深挖洞廣積糧”以利制勝,以強為榮;完善兩個關鍵抓手:一手抓使用者需求的研究和洞察,引領消費潮流,另一手抓科技創新特別是加大破壞性創新,探索利益和價值驅動的發展新動能。三個核心支點,傳統品類調結構、新興品類搶佔位、個性需求謀利潤,最終構成眾多廠商市場競爭的三部曲。

紮根家電要有耐心

如果擔心家電產業的未來前景和市場機會,那麼家電圈奉勸各位廠商,還是應該趁機主動退出,避免損失過大,儲存原有勝利的果實。同樣,只要想在家電行業發展下去,有所作為的廠商就得紮根下去了,簡單來說就是長期性的定力。

目前中國家電市場早就不適合廠商們“一夜暴富”想法,更不允許“一招走紅”的伎倆,需要更多的能力與耐力,以及更多樣的智慧。同時,各個廠商追求的也不只是半年、一年的營收規模利潤等業績,而是未來可以長期生存和發展的耐力和空間。

舉個簡單例子,很多企業口中的“長期主義”和“戰略定力”,就是要求企業的所有員工在戰略大方向的轉型變革探索與變革上,不要急於求成,要有耐心,還要有人力、物力、資源等持續性,同時在一線市場營銷和競爭中也不能繼續“忽悠欺騙”去搶奪一時的商機,還是要靠真實的產品、真誠的服務等硬實力去贏得使用者購買,以及最終的信任。

落地到具體的經營市場中,家電圈認為,各個廠商最大的變化就是一個:聚焦於使用者需求的價值深耕,聚焦於家電產品的功能再造。要徹底從過去的“價格便宜可以多賣幾臺貨”的野蠻式、粗放式的發展週期,邁入全新的“重視經營質量下的利潤和營收”的精細化、利潤化的經營週期。即過去為了賺一千塊錢,可能要賣10臺家電,未來可能賣1、2臺就能賺到一千塊,這就是高質量經營轉型的魅力。

在落地手段上,在過去拿“一個品牌、兩三款產品”就想滿足全國市場所有使用者需求,徹底變為“拿多個品牌、多款產品”分別滿足不同階層、不同使用者的差異化需求,真正意義上透過“經營使用者”獲得更有質量的業績和利潤。

使用者創新是關鍵

未來參與家電市場的競爭,各個廠商拼的就是“經營使用者”能力,而經營使用者的關鍵力量,或者出發點,就是要有過硬的產品科技創新和定義能力。所以,使用者與創新就是家電廠商競爭的“兩把刷子”。

搞定使用者,對於家電廠商來說,這些年來看似“條條大路通羅馬”,實際上各家的招術很匱乏,很單一。除了降價讓利促銷的線上線下打通之外,就是線下的使用者品鑑、線上的社群交流等。這些手段、活動的出發點,都是聚焦企業為中心的“產品賣出去”,核心利益點還是要賣出產品、薄利多銷,而不是去解決使用者的需求、為使用者創造利益點。

從這個角度來看,經營使用者的拐點,應該要選擇與“企業有什麼、要賣什麼產品”的經營思路告別,重新建立“使用者缺乏什麼、使用者要什麼、什麼產品能給使用者帶去利益”的新體系。簡單來說,就是“心中有使用者、手上有使用者、行動上有使用者”,真正圍繞使用者展開一系列的生產、經營、服務等活動聯動變化。說白了,企業做的一系列動作,必須要解決兩個問題:對使用者有什麼好處?能為使用者創造哪些價值?

瞄準使用者的需求、以使用者利益為最大化,這才是所有家電廠商展開“科技創新”發展的牽引力。對於企業來說,科技創新的最大價值,不是釋放企業的實力,而是彰顯企業服務使用者、服務行業的能力和水平,真正要造福於民、造福於社會,才能讓科技創新在企業內部能持續、有回報、正迴圈。

因為科技創新從來不是“陽春白雪”,企業如果只有科技創新上的投入而沒有市場和商業上的豐厚回報,是很難持續下去。所以,只有將科技創新變成在社會和市場上的強有力商業競爭手段,讓企業賺到錢還讓使用者很滿意,一舉多得才是科技創新的最大價值。

對於企業來說,在行業的發展、市場的競爭,以及企業的經營中,至少要拿出大半以上的精力、資源,來解決使用者與創新的兩大問題,才能找到未來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集虎卡,開鴻運!最高拆522元驚喜福袋!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