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健康/ 正文

什麼是焦慮障礙?

原創:

師建國

心聲經典

今天

焦慮是一種正常的情感反應,焦慮是指擔心發生威脅自身安全和其他不良後果的心境。焦慮是一種內心緊張、害怕、不安的體驗。焦慮並不都是壞事,焦慮往往能夠促使你鼓起力量,去應付即將發生的危機(或者說焦慮是一種積極應激的本能)。

什麼是焦慮障礙?

現實性焦慮:焦慮強度與現實威脅的程度相一致,隨著現實威脅的消失而消失。這種焦慮是一種保護性反應,也稱為生理性焦慮。適度的焦慮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生存,只有當焦慮的程度及持續時間超過一定的範圍,造成了顯著的痛苦及社會功能損害,則上升為焦慮障礙,這會起到相反的作用——妨礙應對處理面前的危機,甚至妨礙正常生活,需要及時有效的干預,可謂“生而為友,過則為敵”。

什麼是焦慮障礙?

病理性焦慮的判定:預感到災難或不幸的痛苦體驗,無現實基礎或與現實處境不相稱,非適應性:自我痛苦、自我效能下降。不同程度的自主神經興奮症狀,不隨現實威脅的解決而消失,持續較久,常與人格有一定關係。可能在大多數時候、沒有什麼明確的原因就會感到焦慮;事實上什麼都幹不了。

1、

概述

什麼是焦慮障礙?

典故:杞人憂天。從前在杞國,有一個膽子很小,而且有點神經質的人,他常會想到一些奇怪的問題,而讓人覺得莫名其妙。有一天,他吃過晚飯以後,拿了一把大蒲扇,坐在門前乘涼,並且自言自語地說:“假如有一天,天塌了下來,那該怎麼辦呢?我們豈不是無路可逃,而將活活地被壓死,這不就太冤枉了嗎?”從此以後,他幾乎每天為這個問題發愁、煩惱,朋友見他終日精神恍惚,臉色憔悴,都很替他擔心,但是,當大家知道原因後,都跑來勸他說:“老兄啊!你何必為這件事自尋煩惱呢?天空怎麼會塌下來呢?再說即使真地塌下來,那也不是你一個人憂慮發愁就可以解決的啊,想開點吧!”可是,無論人家怎麼說,他都不相信,仍然時常為這個不必要的問題擔憂。後來的人就根據上面這個故事,引伸成“杞人憂天”這句成語,它的主要意義在喚醒人們不要為一些不切實際的事情而憂愁。它與“庸人自擾”的意義大致相同。

什麼是焦慮障礙?

(1)正常焦慮:

人們在遇到危險和警覺、威脅及種種應激源或應激性情景時,人們會根據應激性事件的性質、強度、持續時間,同時結合自身的特徵、身心機能狀態,人們會產生相應的情感反應,如焦慮,做出適當的應對行為。

(2)亞臨床狀態的焦慮

人們對應激源產生的情感反應超出正常的焦慮,形成心理紊亂狀態,不同於正常焦慮。

但是其反應一般不太強烈,比較短暫,未泛化,也不同於焦慮症狀。

(3)焦慮症狀

焦慮情緒較為持久、泛化,並伴有植物神經系統症狀,如不安的動作和/或迴避性行為。

(4)焦慮障礙

焦慮障礙必須符合焦慮症狀的標準、嚴重度標準和時間標準(病程標準)。如無明顯原因引發,則為原發性焦慮,如有原因則為繼發性焦慮。

什麼是焦慮障礙?

(5)區別正常和病理焦慮的四項標準

內心的焦慮體驗是否泛化;壓抑的程度、痛苦的水平是否超出了其承受的能力;是否開始尋求解除的辦法;是否正常行為和生活被破壞和/或產生特殊的行為。

患焦慮症必有焦慮,有焦慮不等於已患焦慮症,適當的焦慮有利於提高學習效果和工作效率。當焦慮的感覺變得不可控,並且已經干擾到你的正常生活時,焦慮體驗就變成了焦慮症。一旦明確為焦慮症,應該及時治療。學會自我照顧,才能讓你度過難關。

但是,如果仔細去體會,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曾經或正處於焦慮之中。事實上,一般的焦慮是人們工作和生活的重要助手,壓力也是動力,只有病理性焦慮才是疾病。病理性焦慮的發生不是對現實事件的正常反應,焦慮的嚴重程度不能用客觀事件本身來解釋,導致持久的精神痛苦,缺乏解決問題的效能,影響社會功能或生活質量。

2

、流行病學分佈

焦慮障礙是最常見的精神障礙之一。WHO/WMHS(2009)焦慮障礙終生13。6-28。8%,年患病率5。6-19。3%。美國:28。7%,19。3%。國內調查,時點患病率:5。51%(河北,2007);4。26%(浙江,2005);5。6%(費立鵬等,2009)。終生患病率:7。05%(昆明);4。10%(北京,2012)。範利調查顯示(2010)醫衛人員中28%有焦慮感、煩躁感。

黃悅勤《柳葉刀·精神病學》中國精神衛生調查顯示(2019),我國焦慮障礙患病率最高4。98%,成人的終生患病率高達7。57%。

焦慮障礙識別率和恰當治療率低,WHO 14個國家15個地區一項多中心心理障礙調查,25000名15~65歲物件,識別率為51。2%。上海識別率僅為15。9%,其中廣泛性焦慮為19。9%。加拿大的一項研究發現:驚恐障礙患者在接受正確的診斷之前,平均花費6年的時間經常到心臟病醫生、神經科醫生和胃腸內科醫生就醫10次。

焦慮障礙的終身患病率為5%~25%左右(N=51547;21個國家);9。8%的調查物件在過去12個月內罹患至少一種DSM-IV焦慮障礙。其中,僅有27。6%的患者接受到了某種治療,僅有9。8%接受到了可能足夠的治療。此外,僅有41。3%感知到治療需要。

中國(北京、上海)12個月患病率為3。0%。其中,接受到某種治療及可能足夠的治療的比例分別為17。3%和8。8%,感知到治療需要的患者比例為27。4%。

“足夠的治療”被定義為藥物治療1個月以上≥4次就診,或≥8次心理治療、補充替代治療或非醫學治療。

可能你們還不知道從全球範圍看,焦慮症的普遍程度,已經超過了人們熟知的抑鬱症,成為人類精神健康的頭號敵人。全球疾病負擔研究(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的資料顯示,2017年,全球焦慮症的患病率為3721。764例/10萬人,在精神障礙類問題裡患病率居首位。

什麼是焦慮障礙?

知名廣告公司智威湯遜曾對分佈在全球27個國家的消費者進行了調查,資料顯示,全球平均有71%的人處在焦慮的狀態之中。

3

、發病原因及機制

什麼是焦慮障礙?

(1)焦慮可能源自大腦皮層

美國科學家研究成果顯示,焦慮可能源自大腦皮層,《科學》雜誌報道,以前人們曾發現,一種稱為血清素的物質可以鎮定情緒、抑制焦慮感。但血清素在腦部許多地方都發揮作用,包括大腦皮層、海馬(記憶中樞)、杏仁核(恐懼中樞)等等。到底是大腦的哪一部分具體對焦慮感負責,還不是很清楚。

可以與血清素結合的受體物質有十幾種,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科學家著重對其中一種稱為5HT2A的受體進行研究,這種受體主要在大腦皮層發揮作用。他們對實驗鼠進行“培訓”,使實驗鼠必須在安全感和新鮮感中作出選擇,例如是待在暗處還是明亮的地方。

結果,普通實驗鼠面臨選擇時會表現得焦慮,而經過基因處理、體內缺乏5HT2A受體的實驗鼠並不那麼焦慮,而是更多地選擇去經歷新鮮事物,比如待在明亮的環境裡。如果恢復這種受體在大腦皮層中的功能,實驗鼠又會變得焦慮。

科學家據此認為,焦慮感可能由大腦皮層控制,如果增強有關受體在大腦皮層的作用,可能幫助治療焦慮症。

什麼是焦慮障礙?

什麼是焦慮障礙?

(2)焦慮的心理學機制:

情緒理論(James-Lang):先有應激源(“危險事件”),因應激而出現生理反應(運動、交感興奮),軀體反應--情緒反應(焦慮)。

焦慮高軀體“喚醒”狀態, 降低軀體“喚醒”-減輕焦慮症狀,放鬆-降低軀體“喚醒”-焦慮症狀減輕。

認知行為理論:焦慮模式,認知歪曲,前運作(學習),焦慮過程(程式),認知療法、行為療法(暴露療法、放鬆療法)。

認知歪曲:過分擔憂(廣泛性焦慮),“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災難化(驚恐發作);心跳、胸痛--心臟病發作,呼吸困難--窒息,頭暈、目眩--暈厥,顫抖、出汗--失控。

焦慮過程:焦慮是一種程式,一旦啟動則不可控制。焦慮的啟動源於對“危險”的認知,焦慮的持續在於“危險感”的持續存在。

什麼是焦慮障礙?

4

、臨床表現

什麼是焦慮障礙?

焦慮症與正常焦慮情緒反應不同:

第一,焦慮症是無緣無故的、沒有明確物件和內容的焦急、緊張和恐懼;

第二,焦慮症是指向未來,似乎某些威脅即將來臨,但是病人自己說不出究竟存在何種威脅或危險;

第三,焦慮症持續時間很長,如不進行積極有效的治療,幾周、幾月甚至數年遷延難愈。最後焦慮症除了呈現持續性或發作性驚恐狀態外,同時伴多種軀體症狀。

什麼是焦慮障礙?

廣泛性焦慮障礙表現

主觀性焦慮:緊張、恐懼、擔心、害怕、提心吊膽、惶恐不安、大禍臨頭……

運動性焦慮:頭頸僵痛、手指震顫、搓手頓足、坐臥不寧……

軀體性焦慮:心悸、氣短、胸悶、出汗、口乾舌燥、顏面潮紅、尿頻尿急……

焦慮是對親人或自己生命安全、前途命運等的過度擔心而產生的一種煩躁情緒。其中含有著急、掛念、憂愁、緊張、恐慌、不安等成分。它與危急情況和難以預測、難以應付的事件有關。事過境遷、焦慮就可能解除。有人並無客觀原因而長期處於焦慮狀態,常常無緣無故害怕大禍臨頭,擔心患有不可救藥的嚴重疾病,以致出現坐臥不寧、惶惶不安等症狀。這種異常焦慮,屬精神疾病的一種表現。

焦慮情緒

:是與處境不相稱的痛苦情緒體驗,典型形式為沒有確定的客觀物件和具體而固定的觀念內容的提心吊膽,一定程度的焦慮是有用的和可取的,甚至是必要的,能夠幫助我們面對突發的事件。焦慮是人的一種本能情緒,每一個人都會存在著焦慮情緒。

焦慮狀態

:是介於焦慮情緒和焦慮症之間的一種狀態,比焦慮情緒重而較焦慮症輕,焦慮狀態有明顯的焦慮情緒,但這些症狀一般時間較短,可有一定誘因,且是時好時懷,可以透過自我調節緩解。

焦慮症

,又稱為焦慮性神經症,以焦慮情緒體驗為主要特徵。可分為慢性焦慮,(廣泛性焦慮)和急性焦慮(驚恐發作)兩種形式。主要表現為:無明確客觀物件的緊張擔心,坐立不安,還有植物神經功能失調症狀,如心悸、手抖、出汗、尿頻及運動性不安等。還經常伴有失眠,主要是入睡困難。焦慮症的特點是:總認為有什麼壞事將會發生、有什麼災難即將降臨,不可抗拒,不可預測,擔心這些不幸會影響到自己以及親人。認為這些不幸的事件將會涉及及危害安全、人身健康、工作以及事業等等。

5

、自我診斷

(1)自我檢測

什麼是焦慮障礙?

類似於GAD7條目問卷(GAD-7,圖1)這樣的簡短問卷,患者只需數分鐘即可完成。此類問卷可用於篩查焦慮障礙及縱向監測治療轉歸。GAD-7量表的得分範圍為0-21分,總分5-9分提示輕度、可能在臨床水平以下的焦慮,建議加強監測;總分10-14提示中度、可能具有臨床意義的焦慮,需進一步評估及治療(如有需要);總分15-21分提示嚴重焦慮,很可能需要治療(Spitzer et al。)。

(2)診斷標準

什麼是焦慮障礙?

表1則列出了DSM-5 GAD的診斷標準。應經常詢問可疑GAD患者是否使用酒精或藥物來減輕焦慮或緊張,且應針對其進行抑鬱及自殺風險篩查。

(3)焦慮伴有症狀

(4)區別正常和病理焦慮的四項標準

內心的焦慮體驗是否泛化;壓抑的程度、痛苦的水平是否超出了其承受的能力;是否開始尋求解除的辦法;是否正常行為和生活被破壞和/或產生特殊的行為;焦慮障礙是危害人們身心健康的常見精神衛生問題,具有慢性發作性病程特點,多與精神疾病、軀體疾病共病,增加死亡風險,臨床表現複雜,形成多種亞型,稱之為焦慮譜系。

(5)泛化

當某一反應與某種刺激形成條件聯絡後,這一反應也會與其它類似的刺激形成某種程度的條件聯絡,這一過程稱為泛化。

泛化指的是:引起求助者目前不良的心理和行為反應的刺激事件不再是最初的事件,同最初刺激事件相類似、相關聯的事件(已經泛化),甚至同最初刺激事件不類似、無關聯的事件(完全泛化),也能引起這些心理和行為反應(症狀表現)。

泛化:物件泛化、時間泛化、空間泛化。

6

、如何改善焦慮情緒?

什麼是焦慮障礙?

(1)藥物治療

抗焦慮劑中苯二氮 類(BZDs)最常用,常用氯硝西泮1~2 mg或阿普唑侖0。4~0。8 mg,每日1~2次,肌注或口服,因該藥具有成癮性,增加或減少劑量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氯硝西泮

國內外藥典將其收錄在抗驚厥藥中,一般藥理作用類似於地西泮,抗驚厥作用比硝西泮強5倍。可用於各種型別癲癇發作、肌陣攣相關的異常運動及驚恐障礙的治療。

阿普唑侖

是高效價、中效(中等半衰期)BZDs,常用於焦慮障礙,停用時常會引起焦慮症狀反跳,具有致卟啉原的作用,卟啉病患者及肝腎損害者慎用。

勞拉西泮

為苯二氮 類(BZDs)抗焦慮藥,抗焦慮作用在BZDs中最強,是地西泮的2-5倍,抗驚厥效果好,臨床中也經常用來輔助抗精神病藥物治療急性興奮激越。

什麼是焦慮障礙?

什麼是焦慮障礙?

三環類抗抑鬱劑:如丙米嗪、氯米帕明對廣泛性焦慮和驚恐發作均有效,兩藥劑量均為每次25 mg,每日1~3次,每3天增加25 mg,一般治療劑量為150~300 mg,有睡眠障礙的可改用阿米替林。

5‐T H再攝取抑制劑如氟西汀,每次劑量20~40 mg,日服1次。氟伏沙明、帕羅西汀、舍曲林等亦可選用。

柳葉刀:廣泛性焦慮症的藥物治療——系統評價和網路薈萃分析,篩選的研究發表於1994年1月1日至2017年8月1日89項研究,共25441名參與者和22種藥物,結果顯示,度洛西汀、普瑞巴林、文拉法辛和艾司西酞普蘭等藥物的可作為本二氮 類藥物的替代品。米氮平、舍曲林、氟西汀、丁螺環酮和阿戈美拉汀耐受性良好,能有效減輕焦慮症狀。

(2)心理治療

美國國立健康診療中心(NICE)把CBT推薦給焦慮障礙患者。CBT是談話治療方法中的一種,是認知行為療法(CognitiveBehavior Treatment)的簡稱。CBT著重關注你的思維、信念和態度,關注它們是如何影響你的情緒和行為,並且引導你學會處理不同問題的應對方式。“認知行為療法”,吸納融合了“認知療法”和“行為療法”的優點。認知療法關心你所“想”的事情,行為療法關心你“做”的事情,而CBT兩者兼具。

什麼是焦慮障礙?

什麼是焦慮障礙?

合理情緒療治告訴我們,我們的想法,常常決定我們的心情。“人不是被事情本身所困擾,而是被其對事情的看法的所困擾”。“你的感覺很大程度上跟你的想法有關。如果你能改變想法,你也就可以改變感覺”。如果你有諸多的不合理信念,你的生活就永遠都不會快樂。

認知——合理情緒療法

ABC理論是美國心理學家埃利斯在長期實踐中提出的“合理情緒療法”(簡稱RET)的重要組成部分。A代表誘發事件(activating events),B(beliefs)代表個體對激發事件A的認知和評價而產生的信念(包括不合理信念B1和合理信念B2),C(consequences)代表繼誘發事件後個體的情緒反應和行為結果(包括錯誤的反應C1和正確的反應C2)。

什麼是焦慮障礙?

該理論的要點:情緒或不良行為不是由某一誘發性事件本身所引起的,而是由經歷了這一事件的個體對這一事件的解釋和評價所引起的。誘發性事件只是引起情緒及行為反應的間接原因,而直接的起因是人們對誘發性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解釋。當人們堅持某些不合理的信念,長期處於不良的情緒狀態之中時,最終將會導致情緒障礙、情緒鬱悶擁堵的產生,從而做出一些不正確的事情。

什麼是焦慮障礙?

什麼是焦慮障礙?

主要觀點:強調情緒並非由外部誘發事件本身引起,而是由於個體對這些事件的評價和解釋造成的。即並非是事件引起了情緒,而是人們對事件的認識引起了情緒。

情緒的產生:A B C

什麼是焦慮障礙?

情緒疏導過程

D(辯論過程):對不合理信念進行駁斥和辯論—質疑、誇張。

別人有什麼理由必須友好的對待你?

是否別人都可以有失敗的時候,而你不能有?

是否別人都不幹自己的事情了,都圍著你看?

E(結局):新的情緒及行為。

修正或放棄原有的非理性信念,並代之以合理的。

什麼是焦慮障礙?

四個主要階段:診斷(找出ABC)、領悟、修通(辯論、想象)、再教育。

案例:合理的自我分析

A:母親不常笑。每天看到母親嚴肅的面孔。

B:一個人只要不笑,就必定是在生氣。母親沒有笑顏常駐,一定是我惹母親生氣

C:每日緊張焦慮,唯恐做錯什麼事,很難受。

D:一個人只要不笑,就必定是在生氣,這對嗎?即使母親不笑是在生氣,就一定是針對我嗎?即使母親不笑是因為生我的氣,就一定糟糕透了嗎?

E:透過自己與自己的辯論,基本消除了緊張情緒。

焦慮的心理治療-放鬆訓練

機理:

-放鬆軀體-緩解焦慮

-“鬆弛按鈕”-注意力集中於規律、有序節律

方法:

-呼吸放鬆(腹式呼吸)

-肌肉放鬆(漸進)

-意向放鬆(想象、冥想、坐禪、氣功)

-生物反饋(生理-心理)

焦慮的心理治療-放鬆

放鬆訓練的環境要求:

-安靜:治療室、家中;避免干擾,如噪音、電話、電視

-溫度適中、光線柔和:“沒感覺”

-體位:坐位、臥位,自感舒適為度

-衣著:寬鬆,除去眼鏡、手錶等物,鬆解皮帶、衣領、袖口

呼吸放鬆:

-胸式:肋間肌收縮,短-松;長-緊張

-腹式:隔肌升降

當你感到焦慮時,你的脈搏加速,呼吸也加快。而深呼吸可以迫使你減緩呼吸速率,使身體相信焦慮已過去。

肌肉放鬆:

-體會肌肉的收縮-鬆弛感

-逐部位訓練

-按序放鬆(上-下)

-引導放鬆:指導語(舒緩、中性、音樂)

-自主想象放鬆

生物反饋:

-自主影響“不自主神經”活動(心率、心電、血壓、汗腺分泌)

-儀器顯示生物指標(心率、血壓、皮溫、肌肉緊張度等)

-在客觀指標引導下進行放鬆訓練

焦慮的心理治療——暴露療法、

暴露療法治療前準備

-知情同意

-治療基本原理(焦慮、焦慮過程)

-暴露條件準備(實景、想象訓練;軀體狀況、焦慮指數)。

暴露方法

-條件:實景暴露、想象暴露

-程度:完全暴露(衝擊)、逐級暴露(系統脫敏)

暴露療法的核心

-完成“焦慮過程”:起始-高峰-減弱-消退

-半途而廢不但無效,反而會強化患者的迴避行為

療效的成敗不在於暴露時間長短,而在於完成“焦慮過程”。

7

、焦慮障礙科普知識

(1)科普動畫

那什麼才算病理性的焦慮?焦慮障礙有哪些常見症狀?包括哪些型別?患病了應該如何應對?請看——焦慮障礙科普動畫,給您答案。

精神衛生系列科普動畫第四集:焦慮障礙

資料來源:國家精神衛生專案辦公室、北京大學第六醫院公事部、精神衛生686

(2)如何處理焦慮情緒

提高自信心、增強安全感

沒有自信的人,對自己完成和應付事物的能力是懷疑的,誇大自己失敗的可能性,從而憂慮、緊張、恐懼和缺乏安全感。存在焦慮情緒的朋友,都是因為安全感不夠,總是擔心著有什麼事情發生,從而導致焦慮。提高自信心,增強安全感,可以讓自己的焦慮情緒消失。

放鬆身心:

焦慮的時候,精神和身體都會變得比較緊張,透過做運動、深呼吸、或者想象的方式讓自己身體的放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內心的焦慮感。

自由聯想:

找個地方坐著或者是躺著,閉上眼睛,先透過一些簡單的放鬆方法讓自己的身體處於比較放鬆的狀態,讓大腦放鬆,然後進行自由聯想,不必控制自己去想什麼,就放鬆讓大腦裡的思緒自己浮現,順著大腦裡出現的事情和感受去想。透過這樣的方式,或許可以讓你找到令你焦慮的原因。

好好思考:

如果你知道是什麼讓你焦慮的,那麼可以給自己留出一點時間,慢慢去思考一下該問題,思考自己可以如何更好地應對此事,同時去面對自己內心的焦慮感受。如果你並不是很明確是什麼事情在影響你,也沒關係,你可以對最近的一些事情展開思考,認真地去思考,也可以對最近與身邊的人之間的互動和關係進行思考。這種思考一方面可以幫你找出根源,另一方面也是為你的生活進行一次整理和反思。

找點事做:

焦慮情緒是一種惡性迴圈,越焦慮就會越讓我們注意引發焦慮情緒的事件,從而導致我們胡思亂想,坐立不安,百思不得其解,痛苦異常。這個時候,就需要去轉移注意力,如找一本有趣的能吸引人的書讀,或從事緊張的體力勞動,忘卻痛苦的事情。如果這種焦慮的感覺太明顯,讓你難以平靜,也可以給自己找點事情做,做一些不用動腦的事情,或者是找一件能讓你全身心投入的事情,你所喜歡的事情。在那過後,你會發現,做這件事情的過程中,你根本不會去想任何煩惱的事情,你就是投入其中,輕鬆自在。

放空自己:

如果太累,太煩,也可以什麼都不做。找個舒服的地方,或者是個安靜的地方,讓自己好好放空一下,什麼都不去想。你可以到郊外,也可以找個咖啡店做一下,還可以在自己的房間就這麼躺著發呆,或者聽聽歌也行。

提早入睡:

缺乏足夠的休息時間也會讓人心煩的,如果近期感覺到焦慮不安,不妨今晚就早點睡覺吧,什麼都不做,什麼都不想,早早進入睡眠。充足的睡眠會讓人感覺精力更充沛,頭腦也更清醒一些。或許一覺醒來,你會發現整個人的感覺好了很多。緊張常使人難以入眠,保持睡眠充足:多休息及睡眠充足是減輕焦慮的一劑良方。

認識焦慮:

焦慮=

不確定性X

重視程度X

無力感

。也就是說,當我們面對一件對自己十分重要,但是又沒有把握,因而結果具有不確定性的時候,體驗到的那種情緒就是焦慮。

適度的焦慮對我們是有好處的。如果一直處在舒適區裡,我們的認知和能力可能就永遠無法拓寬,就只能在很有限的已知區域裡選擇生活。比如喜歡一個女孩,但是萬一表白後被拒絕了怎麼辦?於是感到焦慮;明天要參加一個投標專案,萬一專案沒有拿下來怎麼辦?於是感到焦慮;下午要去機場趕飛機,萬一路上堵車怎麼辦?同樣會感到焦慮。心理學研究已證實,這種類似完美主義的心態導致的焦慮感,會大大降低一個人的生活質量。所以,對焦慮的人來說,最需要調整的,是改變對生活中不確定性的態度,允許自己出一點差錯。因此,如果你需要不斷地進步,就要走出舒適區。而焦慮感,就是驅使我們走出舒適區的一個動力。

什麼是焦慮障礙?

焦慮是你大腦在編造假新聞。不完美的,才叫人生。追求完美,追求絕對,就是追求完蛋。所有的是是非非,錯錯對對;你都得一一面對,統統體會。大機率事件認真,小機率事件認命!昨天是歷史,今天是開始,明天誰都不好使。生命中,你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可大家往往思想層次,生活背景各不相同。所以,不要指望每個人都能懂得你的經歷,理解你的喜悲。有些難言的情緒,自己消化就好,一些不分青紅皂白的質疑,懂你的人,無需多言,不理解你的人,不必解釋。你不能讓所有的人滿意,因為不是所有的人都是人。只要盡力而為,問心無愧,時間會證明一切。

什麼是焦慮障礙?

想都是問題,做才是答案。站著不動,永遠是觀眾。做,喜歡的事;說,想說的話;交,投緣的人;惜,身邊的情。成長,由兩部分組成,一個是,源自於對美好的追求,另一個是,對不完美,殘缺的接納。成熟,由兩部分組成,一個是,學會把握可以改變的事,另一個是,學會接納無法改變的事。

其實我們可以回想一下:當自己還是個蹣跚學步的孩子時,為了學會走路,我們會摔無數個跟頭,但是你焦慮了嗎?沒有。當自己還是個牙牙學語的孩子時,為了學會說話,說過多少連神仙都聽不懂的話,可是你焦慮了嗎?也沒有。相反,我們是開開心心、跌跌撞撞、咿咿呀呀的,在不知不覺中就把什麼都學會了。我們現在之所以會焦慮,很多時候心理上有一個誤區,就是會不自覺的認為一旦出錯了,就會給自己造成不可估量的影響,甚至改變我們一生的命運。但是實際上,任何一件事出現了差錯,它的影響都是有限的,即使當時很嚴重,事後我們也總有彌補,或者透過其他事情來平衡的機會。在現實生活中,重要的不是你走了多少彎路,而是不要停下探索的腳步。探索的越多,成功的機率才會更大一些。

打敗焦慮的最好方法,就是行動起來,去做那些讓你焦慮的事情。當你不知道該做什麼的時候,就把手頭的每件小事都盡力做好;當你不知道該怎麼開始時,就把離你最近的那件事情盡力做好!不要問,不要等,不要猶豫,不要回頭,既然你認準了這條路,就不要怕犯錯,行動起來的人犯錯只是一時的,成功才會必然的。生活中最荒誕的一點就是,有時候你想要的越多,反而失去的越多。越焦慮,那些讓你擔心的事情就越容易發生。一個人最好的模樣大概是平靜一點,坦然接受自己所有的弱點,不再因為犯了錯,事情不是自己期望的而焦慮,在遇到挫折的時候依舊能堅持下來,保持自己前進的節奏。這樣或許會走得很慢,但會走的比誰都堅實。

總之,焦慮障礙是常見的精神障礙。焦慮障礙所包含的疾病,不同分類有不同的認識。不同焦慮障礙有不同的臨床特徵,病程也有不同的規定。焦慮障礙治療要遵循全病程治療原則。焦慮障礙治療的最佳選擇:藥物+心理治療。藥物治療應首選五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SSRIs),心理治療首選認知行為療法(CBT)。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