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健康/ 正文

從千億到萬億,睡眠產業背後的三條賽道未來誰能一騎絕塵?

當前,我國有超3億人存在睡眠障礙。

更嚴峻的是,睡眠障礙疾病的發病率呈現逐年上升的態勢。導致焦慮、抑鬱和其他軀體疾病的睡眠障礙發病率已接近20%。

擁有好睡眠成為了包括罹患睡眠障礙患者在內的普羅大眾的訴求。這一訴求也催生了一個龐大的市場。根據銀河證券研究報告,2020 年我國睡眠產業的市場規模達到4000多億元,2030年有望突破萬億元。

從千億到萬億,睡眠產業背後的三條賽道未來誰能一騎絕塵?

圖源,銀河證券《睡眠健康意識提升,助眠經濟市場廣闊》

事實上,造成個體無法獲得優質睡眠的原因往往是多因性的。可能涉及到工作壓力、飲食環境等諸多因素。睡眠問題本身的多學科、交叉性和系統性特點,使得單點作用不能很好地解決問題。在睡眠障礙患者背後,體現的更是數以億計的慢病患者疾病管理訴求。

近年來,伴隨醫藥政策改革以及數字化新基建的浪潮,雲計算、移動網際網路、物聯網等資訊科技慢慢滲透並開始重塑醫療大健康場景,引領著整個醫療大健康領域的行業變革。

在這一背景下,背靠優勢技術的網際網路大廠、軟硬體智慧廠商以及以醫學理念為基礎的生活方式醫學廠商紛紛展開了自身的探索。在睡眠障礙患者的治療管理背後,涉及到三條相對較大的賽道,對應上述行業參與者,即為數字醫療、睡眠管理、生活方式醫學等。

當然,數字醫療、生活方式醫學本身並非侷限於睡眠障礙這一慢病,也可針對其他慢病患者或健康使用者提供醫療診治-健康管理服務。在文中,我們試圖針對以睡眠障礙這一代表性的慢病的管理,梳理三條賽道之間的區別,並探索未來可能的發展邏輯。

從數字化連線,

到基於醫學的患者預療

針對睡眠障礙慢病人群的管理,行業內部正在產生差異。我們從不同行業參與者來分析賽道區別,大致可以分出數字醫療、睡眠管理、生活方式醫學等賽道。從某個角度來說,三條賽道可能會有交叉,比如數字醫療領域內企業採用生活方式醫學廠商提供的解決方案為患者進行管理。它並非我們談論的焦點。

數字醫療

數字醫療賽道,多為在網際網路醫療領域進行了諸多探索的網際網路廠商為代表。這類企業本身具備優勢資源,主要透過對線上線下、院內院外醫療資源整合,進而實現對醫療服務流程的重塑包括規範線上醫療服務流程等,幫助患者更為便捷地獲取醫療服務。

比如阿里健康透過完善醫藥電商,進一步豐富包括治療睡眠障礙的藥品、保健品等,完善其醫療保健服務;丁香醫生透過專業醫生構建一站式診療服務,為睡眠障礙患者答疑解惑;百度健康透過健康知識搜尋入口在使用者健康管理初期建立使用者對睡眠障礙的認知並在後續為患者提供服務等等。

佈局數字醫療領域的企業透過數字化技術實現醫患連結。在專科化趨勢影響下,更多網際網路醫療企業也在透過與第三方攜手打造專科中心為患者提供更為便捷的醫療服務。比如京東健康便選擇了與中國睡眠研究會、速眠共同打造了京東健康優眠中心,為睡眠障礙患者提供慢病管理服務。

值得一提的是,在數字療法大潮下,部分創新企業開始轉向數字療法的研究。例如,望里科技,其睡眠數字療法入選了“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專項。這或許可視為數字醫療企業開始意識到單單依靠數字化技術實現連結是不夠的,需要加大研發投入並遵循醫學邏輯,打造解決方案。但是另一個擺在它們面前的問題是,睡眠障礙的多因性因素,使得它尋求系統性的醫學解決方案。

睡眠管理

患睡眠障礙尤其是情況較嚴重的患者,在醫院往往需要使用專業醫療器械裝置記錄相關睡眠資料。資料的連續性、精準性是患者進行下一步診治的基礎。而智慧硬體裝置廠商,基於本身的優勢,紛紛佈局睡眠監測領域。目前,智慧硬體裝置廠商主要透過智慧手環、智慧手錶等裝置對使用者包括運動健康、睡眠等資料進行收集整理,並透過數字化、直觀地呈現患者睡眠狀況,為使用者(或者部分醫生群體)提供部分參考。

最大的問題可能來源於資料。醫療裝置認證往往需要十分漫長的臨床實驗,並接受嚴格的監管。例如,早在第一代Apple Watch上就已內建了具有監測脈衝血氧功能的光學感測器,技術上已可實現血氧監測。但是直到Apple Watch 6才開啟了相應功能。如何讓智慧裝置監測資料的精準度一如醫療級裝置,這仍舊是大多數智慧硬體廠商需要面臨的問題。

另一方面,即便智慧手環、智慧手錶等監測裝置能夠針對睡眠障礙人群精準監測睡眠狀況,但這往往只是邁出了第一步。資料的監測僅僅是基礎,如何為患者提供連續性的醫療服務,如何解決患者真正的訴求——幫助患者擁有好的睡眠質量仍舊是問題核心所在。當前部分睡眠管理軟體廠商也在進行類似的探索,但這類產品往往採用白噪音等環境設定、或者類似於心理暗示的方式幫助患者實現助眠,可能僅對部分人有效。而如何提供其他醫療服務也是他們面臨的共性問題。

生活方式醫學

生活方式醫學是透過干預生活方式進行治療和管理疾病的新興醫學模式,是指透過飲食、運動、壓力管理、戒菸以及其他各種非藥物治療方式控制疾病。相對於傳統的以疾病為中心,生活方式醫學更為強調以人的生活方式和致病原因為中心,透過改變患者生活習慣等最終改變患者疾病狀況。

目前,在該領域佈局的企業包括半官方性質的“健康生活方式醫學中心”以及“鯊魚健康生活方式醫學研究院”等。前者由國家心血管病中心在2020年9月成立。後者由中南大學健康管理研究中心執行主任、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健康管理中心學科主任陳志恆教授與頤和雲健康科技發起成立,試圖依託臨床康復工作、建立生活方式干預技術體系、藉助網際網路+可穿戴技術、探索遠端居家生活方式干預和健康管理模式。而其他生活方式醫學賽道的參與者還包括領創、OPPO以及目前已經在睡眠障礙慢病患者管理取得一定成效的速眠等等。

不同於數字醫療、睡眠管理賽道等數字化技術實現的連線、資料監測等,生活方式醫學賽道更為強調醫學的底層邏輯。生活方式醫學並非助長患者對藥物的依賴,而是試圖透過提高患者依從性,透過改變患者行為習慣實現對疾病的管理,進而改善患者生活面貌,使患者獲得康復的可能。

而當前,該賽道目前業內佈局者寥寥。不同的底層發展邏輯,以及相對藍海的市場,也使得其擁有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

生活方式醫學植根於醫學、

也植根於生活

針對睡眠障礙患者,生活方式醫學的非藥物治療方案,主要透過干預睡眠障礙患者的飲食、運動量和睡眠節律,透過對患者長期的情緒和睡眠管理培訓,改變患者生活方式最終實現患者睡眠質量的改善。

具體又是如何做的?我們不妨以紮根生活方式醫學賽道並針對睡眠障礙為代表的慢病人群管理已積聚了一定發展經驗的速眠為例。

針對睡眠障礙患者的治療往往十分複雜,這是由睡眠障礙疾病成因複雜所決定的。速眠自建立以來一直在尋求從源頭幫助睡眠障礙患者實現康復的解決方案。最終,他們選擇了有著醫學根基並植根於生活的生活方式醫學,以患者真正的需求為中心,為患者提供有效的解決方案。透過深度整合睡眠行業資源,速眠為患者提供了一套覆蓋線上線下、院內院外的一站式解決方案——“優眠中心”。

在線上,速眠攜手京東健康打造了京東健康優眠中心。依託獨家合作,優眠中心可以為京東健康億級使用者群體提供線上睡眠障礙疾病管理服務,使用者居家便可獲得便捷的醫療服務實現自身睡眠障礙疾病的管理。

從千億到萬億,睡眠產業背後的三條賽道未來誰能一騎絕塵?

線上下,速眠打造了優眠門診醫學中心。線下的優眠門診醫學中心,匯聚了國內百位頂級專家以及全國上千名醫學專家,透過跨學科診療模式、多學科聯合會診等方式,幫助患者解決睡眠障礙困擾。作為在全國佈局臨床心理與睡眠醫學垂類的綜合專科門診,優眠門診醫學中心與線下三甲醫院睡眠中心一道,進一步推動著睡眠的分級診療。

依託優質的醫生資源,以及覆蓋線上、線下的“優眠中心”,速眠可以為患者提供基於生活方式醫學邏輯的包含諸多產品在內的睡眠障礙慢病解決方案。

從千億到萬億,睡眠產業背後的三條賽道未來誰能一騎絕塵?

例如,為醫生提供的全新居家物理治療方式脈衝磁治療系統(已透過32項權威專利認證,是行業內領先的實時監測與治療一體並透過NMPA認證的助眠“黑科技”),能夠幫助患者擺脫單一藥物治療的弊端;再比如,幫助醫生實現數字化管理的CBT-I軟體,為睡眠障礙患者提供線上認知行為治療方案,目前已在多達200+醫院使用,可結合音樂療法、正念冥想、放鬆訓練等,為患者提供精準的解決方案;對伴隨焦慮、抑鬱的睡眠障礙患者提供的DTx數字療法方案也可以在患者疾病管理中為之服務。

生活方式醫學本身植根於醫學,也植根於生活。透過生活方式醫學,速眠進一步實現了對睡眠障礙患者的干預。一方面,實現醫療服務的提質增效,實現了管理人群的擴大;另一方面,患者獲得睡眠障礙管理的同時,可以真正實現不干擾正常生活的居家睡眠障礙管理。據悉,透過非藥物治療手段干預睡眠障礙的創新,從2014年以來,速眠累計幫助患者減少藥物服用300萬粒。

預防醫學、嚴肅醫療並重,

生活方式醫學蓄勢待發

在今年二月對外公佈的《對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第2926號建議的答覆》(“關於加快睡眠醫學發展的建議”)中,國家衛生健康委提到,“睡眠醫學作為一門新興學科,近年來已得到快速發展。各醫療機構也逐步重視睡眠障礙的診療,目前國內多家三甲醫院已開設睡眠障礙診治中心或睡眠障礙診治門診。”

為了更好地推進睡眠醫學的發展,國家也在做出各種嘗試。在加強睡眠醫學人才的培養、積極推動創新診療模式如發展網際網路醫療服務、遠端醫療服務的同時,進一步完善睡眠醫學研究並鼓勵加強轉化醫學研究,推進睡眠醫學領域臨床診療方面關鍵問題的定位、研究和突破,促進和發展睡眠相關研究成果的轉化。

對睡眠健康的重視,也呈現在了政策中。2019年,《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將失眠現患率和成人每日平均睡眠時間(小時)納入健康中國行動指標,推行睡眠健康成為健康中國行動的重要內容。

在治未病、防治結合理念傳播、打造健康中國的背景下,以及隨著醫療企業對“嚴肅醫療”的認知進一步加深,未來以醫學為底層邏輯注重防治結合、透過生活方式干預患者的生活方式醫學的發展無疑將受到推崇。

此外,數字醫療新基建在醫療場景總進一步深入拓展,專科化趨勢日益明顯的當下,不再侷限於透過數字化技術實現醫患連線,而是真正地實現產業互聯,在醫學底層邏輯基礎上實現對病患的管理,將是一大趨勢。

在這樣的情形下,紮根於生活方式醫學賽道的企業無疑將會迎來巨大發展前景和空間。而以睡眠障礙為代表的慢病人群也將因此而獲益。

*封面圖片來源:123rf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