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健康/ 正文

當腫瘤轉移到脊柱,還有手術的價值嗎?

惡性腫瘤就是人們所說的癌症,它是100多種相關疾病的統稱。近年來,惡性腫瘤的發病率越來越高,它因細胞突變、不受控制且迅速增長的腫瘤細胞所致,已經成為威脅人類生命健康的“第一殺手”。而惡性腫瘤一旦發生脊柱轉移,在人們的印象裡,認為已是疾病晚期。很多醫生也認為脊柱惡性腫瘤手術難度大、風險高,是醫學領域的“雷區”;故此很多人就認為“沒得救了”,失去了手術價值。

然而,事實真是這樣嗎?西安紅會醫院脊柱病醫院退變與腫瘤病區主任單樂群給出了科學的答案。

脊柱腫瘤應早發現早治療

“脊柱腫瘤及其引起的腫瘤性腰痛,值得人們高度重視。由於它隱蔽性強,又不多見,即使脊柱有了劇烈疼痛、活動明顯受限等異乎尋常的情況,患者也不願多往這方面想,抱著一種僥倖心理,這就容易使有些人喪失警惕,貽誤病情。脊柱腫瘤一般分原發性和繼發性(轉移性)兩種。有部分惡性腫瘤,一開始就長在脊椎裡,叫‘原發性脊椎腫瘤’;另一些則由別的部位的惡性腫瘤轉移而來,被稱為‘轉移性脊椎腫瘤’,多位於胸腰椎。開始出現症狀時,表現為腰背部疼痛和放射性神經痛,往往被誤認為是軟組織勞損或腰椎間盤突出而貽誤了病情。”

單主任還提醒廣大患者,早發現早治療,發現轉移脊柱腫瘤千萬不可麻痺大意,也不用過分擔心。前往專科醫院進行診斷,按照具體的情況配合合理治療,可以最大程度的按照臨床具體情況取得滿意的治療效果。

腫瘤轉移不再無法可治 帶瘤生存是必然方向

“最常見的惡性腫瘤轉移,排名前三的分別為肺轉移,肝轉移和骨轉移,而脊柱轉移在骨轉移中又是最多的。之前的觀念認為,腫瘤只要轉移,那就沒救了,實則不然。腫瘤轉移並不等於患者沒得救了,或者說不等於患者很快就要離世,把惡性腫瘤當作慢性病,帶瘤長期生存將是腫瘤治療發展的必然方向。”單主任介紹說。

正是之前這種消極落後的觀念嚴重影響了脊柱轉移性腫瘤的治療積極性,造成了治療晚、效果差、患者痛苦的局面。因此,需要正確認識與選擇脊柱轉移性腫瘤的治療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延長患者生命。

據介紹,傳統放射治療是利用腫瘤組織相對於正常組織增殖快,對放射線的敏感性來治療疾病,其對腫瘤的治療作用依賴於周圍組織的可耐受劑量。其特點是定位精度低、併發症和後遺症多且嚴重,同時治療時間長,患者的正常組織受到的附加輻射劑量較大。

而現在,隨著腫瘤外科技術的發展以及各種日新月異的腫瘤靶向藥物等抗腫瘤藥物、先進的三維放射治療,立體定向放療等技術的廣泛應用,腫瘤患者帶瘤生存期顯著延長,因此,腫瘤發生脊柱骨轉移的患者也隨之大增,幾乎所有惡性腫瘤都可能發生脊柱骨轉移。70%的脊柱轉移瘤患者繼發於肺癌、肝癌、骨癌、乳腺癌、腎癌、前列腺癌、甲狀腺癌等常見惡性腫瘤。

腫瘤並非一術解決,哪些患者適合進行手術治療?

並非所有的患者都可以做手術,需要做手術。單主任說,以下幾種情況基本都可以做手術。第一,放療不敏感腫瘤引起的神經壓迫導致神經功能減退,出現癱瘓等嚴重併發症,隨著時間症狀加重,腿不能動,胳膊不能動;第二,脊柱不穩定,有可能發生骨折,或者已經發生了病理性脊柱骨折,進而容易發生癱瘓的;第三,存在經非手術治療無效的嚴重的頑固性疼痛的;第四,腫瘤經放射治療後仍進行性增大的;第五,預期壽命大於6個月,總體健康狀況良好的。

而對於全身狀況差,不能耐受手術者;心、肺、腎功能衰竭不能控制者;凝血功能嚴重障礙不能糾正者;合併嚴重感染不能控制者;骨量不足、多發脊髓壓迫或生存預期短於3個月的患者,多數不考慮手術治療。

手術是目前脊柱轉移癌的重要治療方式。對於脊柱的轉移性腫 瘤手術的主要目的就是控制疼痛 ,維持和改善神經、脊髓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有利於進一步的治療和護理。對於脊柱轉移癌患者手術方案的制定,除了對患者原發疾病進行整體評估外,還應對脊柱轉移病灶的情況進行評估、分類,並以此確定手術方案。目前,Tom ita評分和Tokuhashi改良評分是常用的評分系統。然而,目前的評分系統均不盡完善,對患者的個體化預後評判均存在一定的偏差。研究表明Tokuhashi評分在脊柱轉移癌的近期預後方面較為準確,而 Tomita評分則在遠期預後方面較為準確。按照評分系統可將脊柱腫瘤大致分為間室內、間室外和多發3大類,再細分為7小類,根據不同的類別選擇不同的手術方式。脊柱轉移癌具體手術方式可分為單純減壓、附件切除、椎體切除、全脊椎切除(分塊切除或整塊En-bloc切除)。研究表明,對於單發、孤立脊柱轉移癌採取徹底的手術切除方式對於患者生存質量的改善 、降低複發率具有重要價值;然而,由於靶向治療及抑制骨溶解藥物的顯著療效,一些癌症患者的中位生存期明顯延長。當今脊柱轉移癌的外科治療策略需要重新認識,手術適應證已不再侷限於孤立性轉移病灶,對多個椎體節段多處轉移病灶實施手術聯合放化療、脊柱轉移癌術後區域性復發再手術的報道屢見不鮮,這值得我們深思和甑別。

全脊椎整塊切除術(Total en bloc spondylectomy,TES)是最先由 Tomita等提出的一種手術方式,該手術的最大優點是透過在無腫瘤侵犯部位的截骨來達到最大限度的對脊柱轉移癌的整塊切除,為轉移瘤根治手術,一般選擇Tomita評分2-3分或Tokuhashi改良評分12-15分患者。這一手術的適應證如下:( 1 )孤立或侷限的轉移灶;( 2 )原發病灶治療有成效;( 3 )預計生存期至少 6 個月。Tomita評分4-7分或Tokuhashi改良評分9-11分可以行姑息手術。其中,椎體切除術是指從椎體前方(側前方)、後方或前後方聯合切除位於椎體腫瘤的姑息手術方式。後路椎板切除內固定術是指單純從後路切除脊椎椎板、附件並輔以內固定,以達到脊髓減壓目的的手術,適合一般情況較差,僅需神經減壓的姑息手術患者。經皮椎體成形術是一個簡單的姑息手術。局麻下經皮注入骨水泥用以增加椎體強度、恢復部分椎體高度達到緩解疼痛的目的。對於那些溶骨性病變、椎體後緣完整、嚴重疼痛、無神經受壓症狀,且不能耐受全麻患者,適宜行經皮椎體成形術姑息治療。

醫生檔案:

單樂群,主任醫師,醫學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現任紅會醫院脊柱病醫院退變與腫瘤病區主任,中國醫師協會骨科分會顯微脊柱工作組委員,中國康復醫學會脊柱脊髓專業委員會數字脊柱外科學組委員,陝西省醫師協會整合微創醫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陝西省醫師協會骨質疏鬆與骨礦鹽醫師分會副主任委員、陝西省保健協會骨科內鏡微創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西安市青科協副主席,西安醫學會顯微脊柱學組主任委員,曾多次應邀赴美國南加州大學洛杉磯兒童醫院骨科、Cedars-Sinai醫院脊柱中心及哥倫比亞大學長老會醫院脊柱中心、美國代頓凱特琳醫學中心交流訪問。以第一負責人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陝西省科技攻關課題1項。以第一及通訊作者發表研究論文20餘篇,其中SCI收錄9篇,在國際權威骨科雜誌JBJS(Am)發表研究論文1篇。專業特長:脊柱退變、腫瘤、創傷及畸形的臨床診治與研究。 HYQ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