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建文帝不用推恩而選削藩,一個對藩王分封性質認識不全的錯誤決策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建文帝朱允炆的失敗一個很大因素在於他繼承帝位後,想以直接削藩的方式來削弱各諸侯的實力,這種方式太過於強硬,最終直接導致了燕王朱棣造反,其統治也自此被顛覆。

建文帝不用推恩而選削藩,一個對藩王分封性質認識不全的錯誤決策

或許想到這裡,很多人都很好奇,既然同屬分封制,為何當初的建文帝就不效仿曾經的漢武帝採用推恩令的方式呢?

推恩令大家應該都很清楚——即將諸侯王分為若干國,之後諸侯王的子孫依次分享封土,隨著層層分封,諸侯的實力會不斷降低,而中央的權力將會得到增加。

作為歷史上最為出彩的一個陽謀,推恩令的優勢是非常明顯的,相比於直接削藩,推恩令相當委婉,相當便於政策的推行,而且它不僅可以減少藩王的牴觸情緒,還能夠讓皇帝的名聲損失降到最低。從抑制藩王這方面來講,這遠遠要比削藩高明太多。

但即便是優勢這麼明顯,建文帝卻依舊沒有選擇推行它,是沒人建議?還是說當時有硬性條件阻礙不能實施嗎?都不是。當時朝堂之中並不乏建議施行推恩令的聲音,這說明這兩疑問都不是沒能夠實施的大問題。據《明史》記載,前軍都督府左斷事高巍就曾上書建議過。

建文帝不用推恩而選削藩,一個對藩王分封性質認識不全的錯誤決策

《明史》記載:“今盍師其意,勿行晁錯削奪之謀,而效主父偃推恩之策。在北諸王,子弟分封於南;在南,子弟分封於北。如此則籓王之權,不削而自削矣。”

這個建議與時俱進,立足於推恩,卻優於推恩,我們可以將其視為推恩令的升級版,因為它在推恩的同時還使得他們不能久居於一地,勢力無法立足於藩地,能夠很好地避免藩王形成割據勢力的可能性。

不過雖然建議很完美,而且建文帝當時也是“頷之”(點頭),但到最後他卻依舊沒有采用高巍的升級版推恩令,還是選擇了強行削藩。

建文帝不用推恩而選削藩,一個對藩王分封性質認識不全的錯誤決策

一、對於這件事,站在上帝視角看問題的我們或許都非常困惑。建文帝當初為何要摒棄推恩而行削藩?他這樣幹是出於什麼目的呢?其實這是由當時的分封性質所決定的。

漢、明雖同有宗室分封,但明朝的分封和漢朝在性質上有著不小的區別。

推恩令的核心是裂土分封,在漢代的時候,那些諸侯佔據地方,自主獨立能力相當強,他們要是聯合起來,可以輕鬆顛覆統治,比如當初七國之亂時期的吳國甚至還能自己煮鹽造錢,在這種情況下,實行推恩令是必然的。

而明朝的藩王卻不是這樣。據《清史稿·諸王傳序》記載:“ 有明諸藩,分封而不錫土,列爵而不臨民,食祿而不治事。”在這種情況下,明朝的藩王雖依舊有不小的權力,但實力依然是衰弱了不少。

因此,至少在朱允炆和他的重臣黃子澄、齊泰看來是沒必要用推恩這種帶有討好性質的手段了。

建文帝不用推恩而選削藩,一個對藩王分封性質認識不全的錯誤決策

1、因為藩王權力變小了,藩王實力再大,也應該不會是中央的對手,不用小心翼翼、太過於顧忌。2、推恩令雖然好,但效果太緩,需要一個長久過程,不想等。3、由於藩王沒土地,若推恩,分的只有榮譽、俸祿等,也有些拿不出手。總之,在他們當時看來強行削藩利大於弊。

而正是由於分封的性質是這般模樣,這就導致建文帝對於削藩也比較隨意。比如按道理,削藩的順序應該是先難後易,先把最難啃的骨頭搞定,剩下那些諸侯就會產生忌憚,主動放棄抵抗。反之,則會給最強的對手帶來喘息時間以備戰,增加之後的對付難度。

建文帝不用推恩而選削藩,一個對藩王分封性質認識不全的錯誤決策

而朱允炆卻非常的秀,他的順序居然就是相反的先易後難,我們說他削藩比較急躁冒進也好,說他太過於聽信讒言也罷。總之不管是哪個,他最終如此隨便不經過大腦的決策,也可以看出他對於削藩的一些隨意。畢竟這隻要心底裡推斷下就能夠明白的理,被史書評價天資聰穎仁厚的朱允炆應該不會不明白。

而最終結果大家也看到了,雖然朱允炆在前期削藩的時候,相當順利,有的藩王自我了斷,有的藩王被廢為平民,總之壓根就沒有什麼藩王反抗(湘王柏自焚死,齊王榑、代王桂有罪,廢為庶人),但所用在他們身上的時間卻給了最強大的藩王燕王朱棣,籌措準備之機,而最終滅建文帝的就是朱棣。

二、其實,對於先祖朱元璋所設定的藩王制,新上位不久的建文帝還是認識得不夠周全,明代的藩王分封雖然使得藩王權力的確相對以前小了不少,但還遠遠沒有小到建文帝所感知的那種地步。

1、當年朱元璋分封宗室,還給了一些邊塞藩王們一項職責,那就是駐守邊疆。雖說他們直接能夠統領的就只有王府的護衛,但在實際上在戰鬥的時候,他們是可以主持軍務,節制諸將的(當時除了燕王有這個職責外,像寧王、晉王、秦王也都有)。

建文帝不用推恩而選削藩,一個對藩王分封性質認識不全的錯誤決策

雖說,這個權力或許並不是永久的,但藩王長期在外帶兵打仗,與士兵同生共死,藩王對軍隊的掌控力和影響力也會隨之提升,慢慢的普通士兵也會成為親兵,最終形成軍隊只知有藩王,不知有中央的局面。而這種現象在朱棣發起靖難之役的時候也展現得淋漓精緻——當時戰爭一開始,北方諸將由於多為朱棣舊部,在朱棣打過來的時候就選擇投降跟隨了。

2、而且藩王們作為皇室,他們始終有一些特權,比如他們在莊田、私店、稅課和經商等方面都有優享,這些資源優勢都會幫助他們轉化為財力優勢,而形成的這些財力優勢可以十分便利的幫助他們積累軍事實力又或者培養政治人脈,這樣久而久之,形成能夠與朝廷扳手腕的力量也不是沒可能。

其實,在封建社會的層層等級之下,皇室子弟(這裡特指地方藩王)作為帝王的直系親屬,他們的地位不會低到哪去,地方官員始終會敬他們三分,而且即便他們的權力一直在不斷削弱,他們依舊可以依靠著自身的親屬身份,或者特權及其影響力,鑽一些空子,“開發”出一些利益出來,而這些開發出來的利益,隨著時間茁長成長,最終是能夠形成反叛勢力的。

建文帝不用推恩而選削藩,一個對藩王分封性質認識不全的錯誤決策

我們舉個例子,在燕王朱棣登基後,為防止後世藩王像他這樣再次以謀反的形式登基,他對藩王的權力再一次進行了限制,比如不得干涉地方政治軍事事務,不能結交地方官員。但這些限制有用嗎?顯然是沒有用的。因為要是有用,就不會有後來的漢王朱高煦謀反與寧王朱宸濠叛亂了。

三、總結

總的來說,我們拋開後來的靖難之役中的諸多錯誤不談,光論大局決策來看,建文帝失敗的原因很大一部分在於他對於藩王分封的認知不全面,他自認為藩王實力不強,中央足夠應對,從而比較隨性,忽視了藩王自身由於地位特權所帶來的一些隱性實力,最終在佔據巨大的優勢情況下被朱棣逆襲了。其實倘若當初建文帝聽從高巍之策,採用那個與時俱進的推恩令,或許就是另一番光景,只是可惜沒有如果。

參考史料:《明史》、《清史稿》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