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奕訢在咸豐朝也曾掌握大權,文宗駕崩後的痛哭展現出無數心酸

清文宗咸豐皇帝駕崩後,作為同父異母的弟弟、曾經皇位競爭者的恭親王奕訢痛哭流涕,史書中記載“伏地大慟,聲徹殿陛”。熟悉內情的人都知道二人關係雖沒到劍拔弩張的地步,卻也一度緊張。這番痛哭到底是真情流露還是純粹在肅順等人面前的惺惺作態呢?或許二者兼有,甚至可能真情流露的成分更多一些。為什麼呢?

恭親王奕訢在咸豐皇帝駕崩後痛哭流涕,既有兄長離世的悲痛,又有對自己對母親命運不公的宣洩,也有對咸豐皇帝的責怪、對大清國艱難時局的擔憂。

兄長離世的悲痛

咸豐皇帝奕詝原為道光皇帝第四子,前三子奕緯、奕綱、奕繼都早逝,奕詝便成了長子。奕詝的母親鈕祜祿氏深受道光皇帝的寵愛,短短三個月升為全妃,一年後又升為全貴妃,才17歲成為僅次於孝慎成皇后的貴妃,後來又成為母儀天下的孝全成皇后。

天有不測風雲,道光二十年(1840年),鈕祜祿氏去世。道光皇帝將年僅九歲的奕詝交於奕訢的母親博爾濟吉特氏撫養。兄弟二人雖是異母所生,卻在一起學習、玩耍,時間長了有了很深的感情。

奕訢在咸豐朝也曾掌握大權,文宗駕崩後的痛哭展現出無數心酸

愛新覺羅·奕訢

雖然後來發生了立儲風波影響了奕詝和奕訢的關係,但奕詝終歸還是奕訢的哥哥,哥哥去世奕訢痛哭也是人之常情。

奕訢有感命運不公

咸豐皇帝的母親鈕祜祿氏深受道光的寵愛,成為了道光皇帝的第二任皇后,而奕訢的母親博爾濟吉特氏卻沒那麼幸運。鈕祜祿氏病逝後,直到道光皇帝駕崩,博爾濟吉特氏都沒能成為皇后,現在之所以稱之為孝敬成皇后,還是兒子奕訢在博爾濟吉特氏病危時為了沖喜特意向咸豐皇帝請求冊封。

道光皇帝在立儲問題上也曾猶豫不決,皇子中屬奕詝和奕訢最有競爭力。兩人相差一歲,奕訢文武兼備,頭腦靈活,一度是最有可能繼承皇位的候選人。奕詝的老師杜受田深知學生在文武方面均不敵奕訢,便教他要學會在道光面前表現出仁愛之心,恰恰是這一點打動了道光皇帝,立奕詝為帝。

奕訢在咸豐朝也曾掌握大權,文宗駕崩後的痛哭展現出無數心酸

愛新覺羅·奕詝

奕訢明知自己的才學騎射在咸豐皇帝之上,卻也無可奈何。母親博爾濟吉特氏在病危時,奕訢為了為母親沖喜,跑去向咸豐皇帝請求為母親冊封,咸豐皇帝含糊答應,奕訢便跑去向軍機處下旨,這一點讓咸豐皇帝大為不滿。在博爾濟吉特氏下葬後第二天,咸豐皇帝罷免了奕訢的一切職務,讓其在上書房讀書,順帶管理中正殿等事務。

咸豐皇帝病危時託孤於顧命八大臣,也將奕訢排擠在外,不予重用。直到慈禧聯合奕訢扳倒顧命八大臣後,奕訢才逐漸受到重用。

恭親王奕訢痛哭咸豐皇帝,也有為母親為自己感到不平。

文宗、奕訢確實兄弟情深

暫且拋開政治上的分歧與二人同胞兄弟的血脈關係不談,這兄弟二人畢竟自小一起長大,十年之間同處於一個屋簷下,形影不離、朝夕相處的情分終究非同一般。從咸豐元年(1851年)奕詝繼位,一直到咸豐五年(1855年),奕訢都是備受恩寵,手握重權,後來因為追封皇太后事件,奕訢與奕詝發生矛盾,接著奕訢遭到肅順等權臣彈劾,多方面原因,奕訢才被一擼到底,成為閒散王爺,中間又陸陸續續擔任了一些不太重要的職務,一直到咸豐十年(1860年),英法聯軍進攻北京,奕訢又擔任議和大臣。

奕訢在咸豐朝也曾掌握大權,文宗駕崩後的痛哭展現出無數心酸

愛新覺羅·奕訢

即便這二人確實矛盾不少,隔閡重重,在生離死別的這一刻,奕訢也該放下許多了,“死者為大”這到底還是中國自古以來就崇尚的思想。此刻,他也許並不是作為一個臣子來給皇帝弔唁,更多地只是單純的弟弟來送哥哥最後一程。

時局艱難令人心酸

道光皇帝在位時,爆發了張格爾叛亂、鴉片戰爭,時局逐步艱難。到了咸豐時,相繼爆發了太平天國運動、捻軍起義、第二次鴉片戰爭,英法聯軍打到北京,咸豐皇帝以“木蘭秋獮”為名逃到熱河,命恭親王奕訢留京議和。

內憂外患的雙重壓力,讓奕訢痛感咸豐皇帝的無能,造成今日之局面,難以收拾。作為親王,奕訢定能感到大清國已到了風雨飄搖的時候,如此下去可怎麼是好,自己又不是帝王,又無能為力,失落之情不由而生。

文武兼備不敵奕詝的“仁愛”之心,又逢國家之艱難,時局之動盪,文宗之無能,每思及此,奕訢痛感悲傷,所有的這些也只能化作眼淚任憑風無情吹乾,自己又能向誰去訴說?所以說還真別小看奕訢這麼一哭,裡面的話外之音還是不少的,值得我們好好推敲一番。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