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疏廣不給子孫留財產,為何漢朝的這位大臣卻能讓他的子孫一生榮華?

疏廣不給子孫留財產,為何漢朝的這位大臣卻能讓他的子孫一生榮華?

疏廣不給子孫留財產

疏廣(?一公元前45年),字仲翁,西漢東海蘭陵(屬於今山東省)人。他博覽多通,尤精《春秋》,先在家鄉開館授課。由於學問淵深,四方學者不遠千里而至。朝廷得知後,徵調他去都城長安,任其為博士郎、太中大夫。地節三年,漢宣帝拜請他充當東宮皇太子的老師,為太子少傅,不久轉遷為太子太傅。他的侄兒疏受,也以才華過人被徵為太子家令,旋又升為太子少傅。從此,叔侄二人名顯當朝,極受榮寵。

疏廣不給子孫留財產,為何漢朝的這位大臣卻能讓他的子孫一生榮華?

疏廣(資料圖:圖源網路)

疏廣是一位識大體、知進退的人。他對太子的輔導極其認真,教之以《論語》、《孝經》,曉之以禮義廉恥,希望太子日後能擔當起治國平天下的重任。疏廣任太傅五年,以年老體衰為由,奏請朝廷辭官回家。臨行前,宣帝賞賜黃金20斤,皇太子贈以黃金50斤。其他公卿大臣,也分別饋送財物,並特意在京城的東郭門外設宴為他餞行。站在大道兩旁觀看的人們,見送行的車子便有數百輛,都感嘆地稱他為“賢大夫”。疏廣真可謂是傢俬豐足、榮歸故里。

但是,說也奇怪,疏廣回到家鄉以後,竟絕口不提購置良田美宅,而是將所得財物賑濟鄉黨宗族,宴請過去的故舊親朋。不僅如此,他還幾次詢問餘剩錢財的數目,意思是要把這些財物都花得一文不剩。疏廣的兒子們很想把錢留下來,可又不敢言語,只好私下請了幾個平時與疏廣要好的老人,希望他們能勸說疏廣,及時建造房舍和購買田地,使子孫後代也有個依靠。幾位老人覺得這些意見是對的,便在相聚時從中規勸疏廣,要他多為兒孫們著想,置辦家產。

疏廣笑著說:“你們以為我是個老糊塗,不把子孫後代的事情記掛在心嗎?我的想法是:家裡本來還有房舍和土地,只要子孫們勤勞節儉,努力經營,精打細算,維持普通人家的穿衣吃飯是不成問題的。”老人們還疑惑不解。

疏廣不給子孫留財產,為何漢朝的這位大臣卻能讓他的子孫一生榮華?

在賞賜面前知道滿足(資料圖:圖源網路)

疏廣接著說:“如果現在忙於為子孫後代買地蓋房,子孫們飯來張口,衣來伸手,不愁吃,不愁穿,反而會使兒孫們懶惰懈怠,不求上進。一個人要是腰纏萬貫,家中富足,賢能的容易喪失志向,愚笨的則變得更加蠢陋。再說,錢多了還容易招人怨恨。我過去忙於國事,對子孫的教育不夠,如今不為兒孫們置辦產業,正是希望他們能夠自力更生,克勤克儉,這也是愛護和教育兒孫的一個好辦法啊!”於是,老人們被說服,再也不為他的子孫們去說情了。

疏廣對待子孫後代,務在勞其筋骨,苦其心志,避免使他們成為好逸惡勞的紈絝子弟,表面看來似乎不近情理,但其用心是何其良苦,此種治家之道又是何其明智啊!

*文章來源:摘編自《中國家風》,左岸編著,中國華僑出版社,2017。6

END

∞文章來源:世界家風∞

∞圖文源自網路,如有侵權,告知立刪∞

∞執行主編:張俊 出品:冬日陽光∞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