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健康/ 正文

名醫專欄 | 腸內營養在克羅恩病治療中的應用

本文觀察腸內營養在克羅恩病治療中的應用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60例克羅恩病患者為研究物件,入組標準:①同意本次研究,並經本院倫理委員會批准;②臨床資料完整,且配合度較高者;③無嚴重語言障礙、智力障礙,能夠進行良好溝通者;④無嚴重臟器疾病、精神疾病以及內分泌疾病者。依據隨機原則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0例,觀察組:男18例,女12例;年齡12~65歲,平均(38。52±1。30)歲;疾病型別:結腸型14例,小腸型7例,小腸結腸混合型9例。對照組:男19例,女11例;年齡3~65歲,平均(39。22±1。35)歲;疾病型別:結腸型14例,小腸型10例,小腸結腸混合型6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採用皮質醇激素和SASP治療,對於伴有感染現象患者給予抗感染治療,並保證患者電解質平衡和酸鹼平衡。

1。2。1    對照組

對照組行腸外營養支援,給予患者脂肪乳劑,並適量補充氨基酸。

1。2。2    觀察組

觀察組行腸內營養支援,治療當日給予患者米湯食用,後口服要素膳或鼻飼要素膳,對於伴有腹瀉及腹痛患者,則將上述方式改為蛋白型腸內營養製劑,給予谷氨醯胺,並將患者飲食逐漸過渡至半流質飲食和軟食。

2、結果

2.1    兩組住院時間和住院費用比較

觀察組住院時間和住院費用分別為(8。78±1。30)d和(6708。89±1。05)元,均明顯少於對照組的(12。37±1。15)d和(9275。54±1。25)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2    兩組併發症發生率比較

觀察組併發症發生率為3。33%,明顯低於對照組的26。6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討論

克羅恩病具有病情反覆發作、病程長等特點,給臨床治療增加了困難。疾病主要以發熱、體重下降、腹瀉、腹痛等為臨床特徵。

以往的觀念認為克羅恩病在活動期應給予其全胃腸外營養支援,從而促進病變腸段能夠充分的休息,但由於全胃腸外營養支援中腸道特殊營養物質谷氨醯胺過度的缺乏,易導致機體腸道失去直接營養和食物的機械刺激,進而導致其發生腸黏膜萎縮現象。腸內營養支援能夠緩解克羅恩病的臨床症狀,其中非要素膳和要素膳等營養製劑的應用能夠使其腸道菌群環境得到改善,使其機體脂肪和蛋白質等大分子致病抗原的含量大大降低,進而起到減少腸道黏膜抗原暴露的目的。而營養液的直接營養能夠有效修復患者腸黏膜,進而使其腸黏膜的完整性得以保持,避免蛋白質的丟失。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住院時間和住院費用明顯少於對照組,併發症發生率明顯低於對照組,表明腸內營養在克羅恩病治療中的應用效果優於腸外營養應用效果。

原作者:夏歡歡,王朝暉,金玉書

原作者單位:大連市中心醫院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