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健康/ 正文

BMJ:飲料要少喝!每天1-4份超加工食品,炎症性腸病風險增加67%

炎炎夏季,許多人時不時都愛來一罐冰鎮可樂,而不考慮後果。

近日,由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Neeraj Narula領銜的研究團隊,在國際頂級醫學期刊BMJ上發表了一項關於超加工食品的重要研究成果[1]。

他們的研究發現,

軟飲料、冰淇淋和加工肉類等超加工食品攝入量的增加與炎症性腸病的患病風險增加有關

。例如,每週喝三罐軟飲料與患炎症性腸病的風險增加92%相關。

他們還發現,

食用肉類、奶製品、澱粉、水果和蔬菜,與炎症性腸病的風險增加無關

這說明,

造成炎症性腸病風險增加的可能不是食物本身,而是食物處理或加工的方式,這也提示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應該儘量減少超加工食物的攝入量

BMJ:飲料要少喝!每天1-4份超加工食品,炎症性腸病風險增加67%

論文首頁

炎症性腸病(IBD)是一種慢性胃腸道炎症性疾病[2],通常包括克羅恩病和潰瘍性結腸炎。炎症性腸病的發生與腸道黏膜免疫系統的啟用有關。在一些國家,炎症性腸病的發病率呈攀升的趨勢。

有研究發現,飲食可以改變腸道微生物群和免疫反應,與炎症性腸病的發病相關[3]。以往的研究結果表明飲食結構中精製糖和膳食脂肪(如n-6多不飽和脂肪酸)攝入量的增加,以及纖維攝入量的減少,是炎症性腸病發病的潛在風險因素[4-6]。但這樣的研究是有限的,而結果也並不總是一致[7-8]。

例如,最近的一項系統綜述評估了所有關於飲食攝入和炎症性腸病風險的研究[9]。從研究結果可以明顯看出,

許多關聯已經被多次驗證過,包括不同的飲食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質、水果、蔬菜、纖維和奶製品與炎症性腸病的關聯

。但也發現

只有部分研究表明肉類攝入量越高,患炎症性腸病的機率越大

這個研究還發現,總脂肪、多不飽和脂肪酸和Omega-6脂肪酸的高攝入與炎症性腸病風險增加有關。攝入高纖維和水果可降低克羅恩病的風險,高蔬菜攝入可降低潰瘍性結腸炎的風險[10-11]。

此外,最近還有一項研究報告了

超加工食品與炎症性腸病風險沒有任何關聯

,但這項研究炎症性腸病患者比較少,105832個參與者只有75人發生了炎症性腸病[12]。

BMJ:飲料要少喝!每天1-4份超加工食品,炎症性腸病風險增加67%

從以上研究結果不難看出,以往關於超加工食品與炎症性腸病的研究多是回顧性或病例-對照研究。少數關於飲食風險因素的前瞻性研究存在一些侷限,比如

樣本量較小、缺少潛在混雜因素的調整、侷限於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同質人群

迄今為止,鮮有研究透過大樣本前瞻性佇列來分析超加工食物的攝入與炎症性腸病患病的關聯。

Narula團隊透過分析PURE研究中21個國家共計136384個參與者的資料,評估了超加工食品的攝入與炎症性腸病發病風險之間的關聯。

他們使用食物頻率問卷(FFQ),調查了參與者的飲食情況,並收集了他們的社會人口學、行為方式等資料。採用標準病例報告表記錄隨訪期間診斷的克羅恩病和潰瘍性結腸炎。

這個研究關注的超加工食品包括:

加工肉類、冷早餐麥片、各種醬料、軟飲料、精製甜品(如糖果、巧克力、果醬、果凍、布丁)、薯片、冰淇淋、餅乾和水果飲料等

BMJ:飲料要少喝!每天1-4份超加工食品,炎症性腸病風險增加67%

Narula團隊使用Cox比例風險模型,評估了總的和各類超加工食品的攝入量與炎症性腸病(包括克羅恩病和潰瘍性結腸炎)的關係。

在9。7年的中位隨訪期間,467名參與者發生了炎症性腸病(包括90例克羅恩病和377例潰瘍性結腸炎)。北美、歐洲和南美地區的參與者,超加工食品的攝入量高於其他地區,以上三個地區的人群攝入了最多的加工肉類和軟飲料。

鹹食和零食的攝入量在北美和東南亞地區最高,而中國的鈉攝入量最高

在調整一系列混雜因素後,研究人員發現,

與每天攝入少於1份的超加工食品相比,每天攝入5份的超加工食品與炎症性腸病發生風險增加82%相關,每天攝入1-4份超加工食品與炎症性腸病發生風險增加67%相關

。同時,研究人員也發現在不同的年齡段都有相同的風險關聯。

需要指出的是,這個研究中的使用的

1份的量,是依據不同食物型別也有所差異,比如一罐汽水、一杯早餐燕麥片、一盎司薯片(約28克)就算一份

,按這麼算的話,大家平時吃的一大包薯片,可能就相當於四五份超加工食品。

BMJ:飲料要少喝!每天1-4份超加工食品,炎症性腸病風險增加67%

超加工食品與炎症性腸病的關係

研究人員還對超加工食品進行了分組,例如軟飲料、精製甜食品、鹹零食和加工肉類。研究結果顯示每一種型別的超加工食品都與炎症性腸病更高的危險比有關。

具體來說,

每週攝入高於1份的加工肉類與炎症性腸病發生風險增加92%相關,每週高於3份的軟飲料攝入與94%的炎症性腸病發生風險有關,每天攝入100克精製糖與炎症性腸病發生風險增加158%有關

每天攝入100克鹹食和零食與炎症性腸病發生的風險增加106%有關

研究人員還將各類超加工食品與克羅恩病結果和潰瘍性結腸炎結果進行了比較,沒有發現明顯的異質性。

此外,在這個研究中,尿鈉被用作膳食鈉攝入量的替代品。基於此,研究人員發現,

尿鈉水平較高的患者(3.5克/天)發生炎症性腸病的風險,並不高於尿鈉水平最低的患者(2.5克/天)

。雖然中國參與者的尿鈉含量最高,但排除中國參與者後這種結果並沒有變化。

BMJ:飲料要少喝!每天1-4份超加工食品,炎症性腸病風險增加67%

好訊息是,研究人員並沒有發現攝入白肉、紅肉、奶製品、澱粉、水果、蔬菜和豆類與炎症性腸病發病風險有關。

總的來說,這項研究表明,

更高的超加工食品攝入量與更高的炎症性腸病風險相關。而白肉、未加工的紅肉、奶製品、澱粉、水果、蔬菜和豆類的攝入與炎症性腸病的發病風險無關

這暗示,可能是食品的處理或超加工的方式與炎症性腸病的發病風險的增加相關。

當然,研究人員認為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來確定加工食品影響炎症性腸病發病的原因。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