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健康/ 正文

辛丑年三之氣至

辛丑年三之氣至

圖 | 戰國“行氣玉佩銘”

歲運少羽,水運不及。

歲支之氣陰土,方位正中。

司天太陰溼土,在泉太陽寒水。

二運,主運太徵,客運少角。

三之氣,主氣少陽相火,客氣太陰溼土,氣相得。

辛丑年為“同歲會”之年。乃土之平氣年,天氣與地氣協調平和。

三之氣始於一刻(合當地平太陽時3:14:24)。此時主氣為少陽相火,客氣為太陰溼土,偏寒,多降雨。需防寒氣、溼氣,或身體沉重、浮腫、胸腹脹滿。若生病變,雖病亦輕。

辛丑辛未少羽,下加太陽 …… 不及而加同歲會也。——《黃帝內經素問·六元正紀大論》

太陰,少羽,太陽,雨風勝復同,同正宮。

辛丑同歲會,辛未同歲會,其運寒雨風。

少羽終,少角初,太徵,少宮,太商。

——《重廣補註黃帝內經素問·六元正紀大論》

所謂歲會,氣之平也 …… 歲位為行令 …… 中行令者,其病徐而持。——《黃帝內經素問·六微旨大論》

辛丑年三之氣至

涸流之紀,是謂反陽陰氣不及,反為陽氣代之。謂辛未、辛巳、辛卯、辛酉、辛亥、辛丑之歲也 …… 上宮與正宮同上見太陰,則與平土運生化同,辛丑、辛未歲上見之。——《重廣補註黃帝內經素問·五常政大論》

乙丑歲 …… 三之氣始於一刻,終於八十七刻半 …… 巳酉醜歲氣會同,終而復始。——《黃帝內經素問·六微旨大論》

三之氣,天政布,溼氣降,地氣騰,雨乃時降,寒乃隨之。感於寒溼,則民病身重胕腫,胸腹滿 …… 必折其鬱氣,而取化源,益其歲氣,無使邪勝,食歲谷以全其真,食閒谷以保其精。故歲宜以苦燥之溫之,甚者發之洩之。不發不洩,則溼氣外溢,肉潰皮拆而水血交流。必贊其陽火,令御甚寒,從氣異同少多其判也,同寒者以熱化,同溼者以燥化,異者少之,同者多之,用涼遠涼,用寒遠寒,用溫遠溫,用熱遠熱,食宜同法。假者反之,此其道也,反是者病也。——《黃帝內經素問·六元正紀大論》

上下相遘,寒暑相臨,氣相得則和,不相得則病。帝曰:氣相得而病者,何也。歧伯曰:以下臨上,不當位也。——《黃帝內經素問·五執行大論》

帝曰:病生之變何如。歧伯曰:氣相得則微,不相得則甚。——《黃帝內經素問·五執行大論》

原文賞析

帝曰:餘司其事,則而行之,不合其數,何也。歧伯曰:氣用有多少,化洽有盛衰,衰盛多少,同其化也。帝曰:願聞同化何如。歧伯曰:風溫春化同,熱曛昏火夏化同,勝與復同,燥清煙露秋化同,雲雨昏暝埃長夏化同,寒氣霜雪冰冬化同,此天地五運六氣之化,更用盛衰之常也。帝曰:五運行同天化者,命曰天符,餘知之矣。願聞同地化者,何謂也。歧伯曰:太過而同天化者三,不及而同天化者亦三,太過而同地化者三,不及而同地化者亦三,此凡二十四歲也。帝曰:願聞其所謂也。歧伯曰:甲辰甲戌太宮,下加太陰,壬寅壬申太角,下加厥陰,庚子庚午太商,下加陽明,如是者三。癸巳癸亥少徵,下加少陽,辛丑辛未少羽,下加太陽,癸卯癸酉少徵,下加少陰,如是者三。戊子戊午太徵,上臨少陰,戊寅戊申太徵,上臨少陽,丙辰丙戌太羽,上臨太陽,如是者三。丁巳丁亥少角,上臨厥陰,乙卯乙酉少商,上臨陽明,己丑己未少宮,上臨太陰,如是者三。除此二十四歲,則不加不臨也。帝曰:加者何謂。歧伯曰:太過而加同天符,不及而加同歲會也。帝曰:臨者何謂。歧伯曰:太過不及,皆曰天符,而變行有多少,病形有微甚,生死有早晏耳。——《黃帝內經素問·六元正紀大論》

帝曰:盛衰何如。歧伯曰:非其位則邪,當其位則正,邪則變甚,正則微。帝曰:何謂當位。歧伯曰:木運臨卯,火運臨午,土運臨四季,金運臨酉,水運臨子,所謂歲會,氣之平也。帝曰:非位何如。歧伯曰:歲不與會也。帝曰:土運之歲,上見太陰,火運之歲,上見少陽少陰,金運之歲,上見陽明,木運之歲,上見厥陰,水運之歲,上見太陽,柰何。歧伯曰:天之與會也。故《天元冊》曰:天符。天符歲會何如。歧伯曰:太一天符之會也。帝曰:其貴賤何如。歧伯曰:天符為執法,歲位為行令,太一天符為貴人。帝曰:邪之中也柰何。歧伯曰:中執法者,其病速而危。中行令者,其病徐而持。中貴人者,其病暴而死。帝曰:位之易也何如。歧伯曰:君位臣則順,臣位君則逆,逆則其病近,其害速,順則其病遠,其害微,所謂二火也。——《黃帝內經素問·六微旨大論》

乙丑歲初之氣天數始於二十六刻,終於一十二刻半。二之氣始於一十二刻六分,終於水下百刻。三之氣始於一刻,終於八十七刻半。四之氣始於八十七刻六分,終於七十五刻。五之氣始於七十六刻,終於六十二刻半。六之氣始於六十二刻六分,終於五十刻。所謂六二,天之數也 …… 巳酉醜歲氣會同,終而復始。——《黃帝內經素問·六微旨大論》

上太陰土,中少羽水運,下太陽水,雨化風化勝復同,所謂邪氣化日也。災一宮。雨化五,寒化一,所謂正化日也。其化上苦熱,中苦和,下苦熱,所謂藥食宜也。——《黃帝內經素問·六元正紀大論》

歲水不及,溼乃大行,長氣反用,其化乃速,暑雨數至,上應鎮星,民病腹滿身重,濡洩寒瘍流水,腰股痛發,膕腨股膝不便,煩冤足痿清厥,腳下痛,甚則跗腫,藏氣不政,腎氣不衡,上應辰星,其谷秬。上臨太陰,則大寒數舉,蟄蟲早藏,地積堅冰,陽光不治,民病寒疾於下,甚則腹滿浮腫,上應鎮星,其主黅谷。復則大風暴發,草偃木零,生長不鮮,面色時變,筋骨並闢,肉膶瘛,目視 ,物疎璺,肌肉胗發,氣並鬲中,痛於心腹,黃氣乃損,其谷不登,上應歲星。——《黃帝內經素問·氣交變大論》

水不及,四維有湍潤埃雲之化,則不時有和風生髮之應。四維發埃昏驟注之變,則不時有飄蕩振拉之復。其眚北,其藏腎,其病內舍腰脊骨髓,外在溪谷踹膝。夫五運之政,猶權衡也,高者抑之,下者舉之,化者應之,變者復之,此生長化成收藏之理,氣之常也,失常則天地四塞矣。故曰:天地之動靜,神明為之紀,陰陽之往復,寒暑彰其兆,此之謂也。——《黃帝內經素問·氣交變大論》

涸流之紀,是謂反陽,藏令不舉,化氣乃昌,長氣宣佈,蟄蟲不藏,土潤水泉減,草木條茂,榮秀滿盛,其氣滯,其用滲洩,其動堅止,其發燥槁,其藏腎,其果棗杏,其實濡肉,其谷黍稷,其味甘鹹,其色黅玄,其畜彘牛,其蟲鱗倮,其主埃鬱昏翳,其聲羽宮,其病痿厥堅下,從土化也,少羽與少宮同,上宮與正宮同,其病癃閟,邪傷腎也,埃昏驟雨,則振拉摧拔,眚於一,其主毛顯狐狢,變化不藏,故乘危而行,不速而至,暴虐無德,災反及之,微者復微,甚者復甚,氣之常也。——《黃帝內經素問·五常政大論》

太陰司天之政,氣化執行後天,陰專其政,陽氣退闢,大風時起,天氣下降,地氣上騰,原野昏霿,白埃四起,雲奔南極,寒雨數至,物成於差夏。民病寒溼腹滿身 憤胕腫,痞逆寒厥拘急,溼寒合德,黃黑埃昏,流行氣交,上應鎮星辰星。其政肅,其令寂,其谷黅玄。故陰凝於上,寒積於下,寒水勝火,則為冰雹,陽光不治,殺氣乃行。故有餘宜高,不及宜下,有餘宜晚,不乃宜早,土之利,氣之化也,民氣亦從之,閒谷命其太也。

初之氣,地氣遷,寒乃去,春氣正,風乃來,生布萬物以榮,民氣條舒,風溼相薄,雨乃後。民病血溢,筋絡拘強,關節不利,身重筋痿。

二之氣,大火正,物承化,民乃和,其病溫厲大行,遠近鹹若,溼蒸相薄,雨乃時降。

三之氣,天政布,溼氣降,地氣騰,雨乃時降,寒乃隨之。感於寒溼,則民病身重胕腫,胸腹滿。

四之氣,畏火臨,溽蒸化,地氣騰,天氣否隔,寒風曉暮,蒸熱相薄,草木凝煙,溼化不流,則白露陰布,以成秋令。民病腠理熱,血暴溢瘧,心腹滿熱臚脹,甚則胕腫。

五之氣,慘令已行,寒露下,霜乃早降,草木黃落,寒氣及體,君子周密,民病皮腠。

終之氣,寒大舉,溼大化,霜乃積,陰乃凝,水堅冰,陽光不治,感於寒則病人關節禁固腰脽痛,寒溼推於氣交而為疾也。

必折其鬱氣,而取化源,益其歲氣,無使邪勝,食歲谷以全其真,食閒谷以保其精。故歲宜以苦燥之溫之,甚者發之洩之。不發不洩,則溼氣外溢,肉潰皮拆而水血交流。必贊其陽火,令御甚寒,從氣異同少多其判也,同寒者以熱化,同溼者以燥化,異者少之,同者多之,用涼遠涼,用寒遠寒,用溫遠溫,用熱遠熱,食宜同法。假者反之,此其道也,反是者病也。

——《黃帝內經素問·六元正紀大論》

太陰所至為埃溽 …… 時化之常也。

太陰所至為雨府,為員盈 …… 司化之常也。

太陰所至為化,為雲雨 …… 氣化之常也。

太陰所至為溼生,終為注雨 …… 德化之常也。

太陰所至為倮化 …… 德化之常也。

太陰所至為濡化 …… 佈政之常也。

太陰所至為雷霆驟注烈風 …… 氣變之常也。

太陰所至為沈陰,為白埃,為晦暝 …… 令行之常也。

太陰所至為積飲否隔 …… 病之常也。

太陰所至為蓄滿 …… 病之常也。

太陰所至為中滿霍亂吐下 …… 病之常也。

太陰所至為重胕腫 …… 病之常也。

凡此十二變者,報德以德,報化以化,報政以政,報令以令,氣高則高,氣下則下,氣後則後,氣前則前,氣中則中,氣外則外,位之常也。故風勝則動,熱勝則腫,燥勝則乾,寒勝則浮,溼勝則濡洩,甚則水閉胕腫,隨氣所在以言其變耳。

——《黃帝內經素問·六元正紀大論》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