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健康/ 正文

雙相情感障礙容易誤診?

平素性格內向的阿英因大學畢業後未能去心儀的單位上班,而變得有些奇怪。阿英總愛跟別人聊天;經常一晚不睡,但精力缺很充沛;情緒激動,常因一點小事和別人爭吵。變得很自負,總覺得自己什麼都懂,什麼都會,每天都很亢奮。一段時間後又變得異常安靜,整日情緒低落,鬱鬱寡歡,不愛說話,不願外出,常常在床上窩一整天。此時的她覺得世界一片灰暗,很沒有意思。

阿英時而高興時而低沉的狀態持續了2年多,這期間聽別人介紹服用過抗抑鬱藥,也服用過其他藥物。但效果不明顯,一直也沒搞清楚自己到底怎麼了。後來,阿英在姐姐的陪同下多次去醫院就診,最終被診斷為雙相情感障礙,並接受了系統規範的治療。

看完阿英的故事,我們能深刻體會到因雙相情感障礙而給她帶來的如“過山車”般忽高忽低的情緒,將她的生活掀起驚濤巨浪。當處於躁狂狀態時,她可以不睡覺但還高度興奮。那雙相情感障礙到底是什麼病?

雙相情感障礙:抑鬱和躁狂的結合體

雙相情感障礙也稱為躁鬱症,指既有躁狂或輕躁狂發作,又有抑鬱發作的一類心境障礙。躁狂發作時,患者會呈現出典型的“三高”症狀:情緒高漲、思維活躍、活動增加;抑鬱發作時症狀往往相反:患者出現興趣減退甚至喪失,常伴有絕望無助感,自我評價過低,感覺生活沒有意義,生不如死,常有自殺傾向。本病的發作通常有應激性生活事件或其他精神創傷的誘因。大學畢業後未能進入心儀單位上班是阿英發病的一個誘因。

雙相情感障礙容易誤診?

在2011年WHO發起的心理健康調查計劃顯示,全球雙相情感障礙的終身患病率為2。4%,我國有840萬左右雙相情感障礙患者。

我們熟知的海明威、拿破崙、貝多芬、舒曼等,都是雙相情感障礙患者。他們或許沒有避諱或隱藏自己的抑鬱,但他們的躁狂發作卻可能被其名人的光環所掩蓋。因此,有人將“雙相障礙”冠以“天才病”之稱。但雙相障礙絕非天才的專屬,普通人群也照樣發病。當然,天才也不都是“雙相障礙”,絕大部分還是健康的,有的只不過具有“雙相障礙”的某些特徵而已。

雙相情感障礙有躁狂或輕躁狂和抑鬱發作的表現,理論上看,診斷雙相障礙似乎很簡單,但現實並非如此。根據國內的一項調查結果發現,雙相障礙的首診確診率只有7。6%,而誤診率和漏診率合計高達92。4%,患者從發病到確診所需的時間最短為2個月,最長為22年,平均3。9年。而在被誤診的病例中,大部分被誤診為抑鬱症或精神分裂症。

雙相情感障礙與抑鬱症、精神分裂症的區別

雙相情感障礙又稱躁鬱症,也就是既有躁狂發作,又有抑鬱發作,這兩種狀態交替迴圈出現,構成雙相障礙的主要表現。抑鬱症只有單向的抑鬱發作,表現為情緒低落、思維反應遲緩、精力體力的下降,並無躁狂發作的表現,這是雙相障礙與抑鬱症最主要的區別。

雙相情感障礙容易誤診?

雙相障礙的原發症狀為情緒問題,精神分裂症原發症狀為思維症狀。如果精神病性症狀出現在前,考慮是精神分裂症;如果情緒高漲或低落出現在前,精神病性症狀出現在後,那麼考慮是雙相障礙。但由於有些患者對症狀的描述不準確,往往很難說清楚到底哪個在先,導致雙相障礙常誤診為精神分裂症。

劃重點

導致雙相情感障礙容易誤診的原因包括:1。輕躁狂的症狀特別容易被忽略,因為處在這個狀態下的患者,其愉悅感良好,社會功能正常,無痛苦感,但其實這有可能是輕度的疾病狀態;2。混合發作的雙相障礙容易被認為是激越性抑鬱;3。伴發精神病性症狀的躁狂發作,如譫妄性躁狂,特別容易誤診為精神分裂症等。

經過醫生講解我們很清楚的瞭解了雙相障礙易誤診的主要原因,若我們發現身邊有人出現異常,同時也可以根據以下幾步來初步判斷,找準時機去醫院就診。

01。有抑鬱和躁狂發作的症狀。抑鬱發作時,興趣減退或喪失、無愉快感;自我評價過低、自責、或有內疚感;自覺思考能力下降等;躁狂發作時愛說話,情緒高漲,活動增多,自我評價過高或誇大,易衝動,行為魯莽,做事有始無終,不計後果等。

02。抑鬱持續時間2周以上,躁狂持續1周以上。

03。社會功能受損,會給本人造成痛苦或不良後果。比如難以維持學業,無法繼續工作等。

溫馨提示

患者需要對雙相情感障礙保持一定的警惕和覺察,發現苗頭及時就診,儘可能準確的告知醫生全部症狀,不要隱瞞。每一個細微症狀都可能成為醫生診斷的關鍵。按照醫生的建議堅持治療。

好了,關於雙相障礙的內容,今天就介紹到這裡了,如果你還有其它方面的問題,可以在留言區留言哦~

參考資料:

[1] 郝偉,陸林。精神病學[M]。第8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8。

[2] Merikangas K R,et al。Prevalence and correlates of bipolar disorder spectrum disorder in the world mental health survey initiative。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2011,68(3):241-51

[3] 甘照宇。雙面人生。廣州:廣東科技出版社,2018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