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健康/ 正文

酵素營養師:辟穀療法、輕斷食飲食方式逐漸成為當前的研究熱點

辟穀

“辟穀”也稱“卻穀食氣”,是中國較為古老的養生方法。中國傳統辟穀的型別包括服氣辟穀和服藥辟穀兩種。服氣辟穀是指透過絕食、調整氣息(呼吸)的方式來實現,其作用機制缺乏科學依據;服藥辟穀又稱柔性辟穀,是指在不吃主食(五穀)的同時,透過攝入植物多糖和膳食纖維來滿足腸道內有益菌群的生長繁殖,從而達到“人菌共生、人菌平衡”的狀態。

輕斷食

輕斷食(the Fast Diet)是近年來在歐美等國家很流行的一種飲食方式,也稱“5/2斷食法”,這種飲食方式是由英國醫學博士麥克爾·莫斯利發起的,是一種新的減肥方法,後經英國廣播公司(BBC)科學欄目製作人Michael Mosley推廣,成為改良後的“間歇性斷食”,即每週中不連續的2d每天只攝取500kcal(女生)或600kcal(男生)能量的食物,其餘5d自由飲食。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生活方式發生改變,逐漸進入“靜坐”時代,另外可食用的食物種類不斷增加,人們如今養成了暴飲暴食等不良飲食習慣,肥胖症發病率的增長趨勢也越來越明顯。世界衛生組織人口調查結果顯示,自1975年至2017年世界肥胖人數已增長近3倍。2016年,有超過19億的成年人存在超重現象,有超過3。4億名兒童和青少年存在超重或肥胖現象。超重或肥胖是患非傳染性疾病的極大風險因素,肥胖不但能夠增加發生胰島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的機率,還可能使其他慢性病的患病風險大大提高,如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和卒中、高膽固醇血癥、高三醯甘油血癥和某些疾病。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即使適度的減輕體重(初始體重的5%~7%)也有助於改善糖尿病等非傳染性疾病的風險引數。所以,如何減肥進而減少相關併發症患病機率成為目前面臨的一大難題,而辟穀療法、輕斷食飲食方式逐漸成為當前的研究熱點。

酵素營養師:辟穀療法、輕斷食飲食方式逐漸成為當前的研究熱點

一辟穀療法

辟穀的本義並不是不進食任何食物,而是以服藥、服符、服氣、服石等方法替代正常的穀物膳食,透過調整飲食結構調暢臟腑氣機,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中醫學與現代醫學均認為飲食不受節制為代謝綜合徵的主要發病因素,辟穀療法可針對代謝綜合徵這一病因有效改善飲食結構,限制熱量攝入,同時辟穀還具有調節臟腑氣機、恢復機體陰陽平衡之作用。辟穀中限食的理論與現代醫學中的熱量限制療法本質相同,符合現代醫學對代謝綜合徵的治療原則,但其含義遠遠大於單純的熱量限制,具有獨到的中醫治療優勢。

辟穀與限制熱量飲食:熱量限制是在維持機體正常供能的前提下,限制每天對熱量的攝入,其不僅可以降低體質量,對糖脂代謝及胰島素敏感性有調節作用,同時熱量限制還對腫瘤疾病以及心腦血管疾病等具有治療作用。長期熱量限制具有延緩神經及對依賴神經內分泌器官衰老的作用,還可以透過維持神經元的活性和海馬細胞的功能防止腦血流量減少,進而延緩衰老。雖然熱量限制具有上述諸多優點,但是在使用不當的情況下,會出現如女性月經不調、閉經、性慾喪失、體質量過低、低血壓、骨質疏鬆以及精神行為障礙等問題。而辟穀並不是單純的不吃任何食物或者限制食物的攝入,而是透過服餌或服氣達到氣足不思食,強調“氣”的滿盈,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飢餓感,有利於長期堅持。辟穀與西方的“熱量限制”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研究示斷食療法對於高血壓、心臟病、急性及慢性腎炎、輕度腎病綜合徵、脂肪肝、急性及慢性肝炎、慢性胃腸炎等均有較好的治療作用,亦可延緩衰老。相較於傳統辟穀法,一些改良的辟穀方法如柔性辟穀,也顯示出降低體質量、調節血壓的良好療效,柔性辟穀可直接減少胃腸道負擔,加強腸胃消化吸收能力,從而調節肥胖者體內失衡的菌群,透過調理改善菌群失衡而止餓。辟穀療法相較於單純的限食療法體現出其獨到的優勢。

辟穀與代謝綜合徵:針對代謝綜合徵飲食不節的重要病因,辟穀療法可以有效地減少穀類及肉類等食物的攝入,從而改善飲食結構,達到限制熱量攝入的目的,進而減輕體質量。辟穀的核心思想是“氣足不思食”,脾胃為氣機升降之樞紐,欲使氣機升降有序,就要保持臟腑通降功能正常。《備急千金要方》雲:“神者水谷精氣也。五臟不足調於胃。”胃為“水穀之海”,具有受納腐熟及傳化水谷之功能。此外,在辟穀相關記載中記錄了一些飲食禁忌,如“不復服谷及他果菜也” “慎油膩、血食、勞作”等,這些均與現代醫學所倡導的健康生活方式相符合。

二輕斷食對人體代謝及健康的影響

經現代醫學和營養學專家研究表明,輕斷食飲食方式可能對人體健康具有積極的影響,主要體現在:減肥減重、調節血糖血脂、改善胰島素敏感性、延緩衰老、改善腸道微生物群環境、減少患癌風險等。因此,輕斷食是一種前景十分廣闊的飲食方式。

對機體減肥減重的影響:

輕斷食干預對機體具有減肥減重作用。金娜娜等以某企業超重人群(樣本80人)為研究物件,以每週中不連續的2d每日只攝入600kcal能量,其餘5d自由飲食的方式對受試者干預60天,並記錄各項身體指標變化,研究結果表明受試者的身體重量以及體脂百分比與干預前相比較,均有明顯降低(P

對血糖及胰島素的影響:輕斷食飲食方式對人體血糖具有一定影響。佟永清等透過試驗發現肥胖青少年普遍存在胰島素抵抗問題,這與國內外文獻報道的結果相符合。但是Barnosky等研究表明雖然使用隔日禁食等間歇性飲食方式干預受試者後胰島素敏感性得到持續改善,但血糖濃度並未降低,這可能受到研究物件和試驗方案設計等多種客觀因素的影響,為進一步確定是否效果顯著,受試者的範圍不應侷限在糖尿病患者等具有代謝性疾病的人群。

對血脂的影響:脂肪肝、心腦血管等疾病的發生主要是由血脂異常導致的,大部分肥胖人群的血脂均處於異常狀態。唐文銳經34周干預試驗研究發現,進食量為常規量70%的大鼠體內膽固醇水平均顯著低於對照組(P

對機體衰老的影響:免疫系統失調是機體衰老導致的最顯著現象之一,包括免疫衰退和慢性炎症。而輕斷食是一種有效且具有重複性的飲食干預方式,可以抗衰老、調節身體健康。Choi等研究發現長期禁食可以降低生物個體衰老的生物學速率,並透過功能性細胞代替受損細胞從而達到機體免疫衰老的效果,有助於緩解或者逆轉各種自身的免疫疾病。有研究表明,在大鼠實驗中每隔1d禁食會延長壽命,而且這種效果比每3-4d禁食1d更為明顯。目前對抗衰老效果的研究物件主要是動物,對人體的效果結論不夠明確,需要進行大量的人體實驗得以驗證。

對腸道微生物群的影響:輕斷食方式干預還會對機體腸道微生物群產生影響,損害新陳代謝和健康。Beli等研究發現長期的間歇性禁食干預可以使腸道微生物群發生獨特的變化,厚壁菌門數量增加,擬桿菌門和疣微菌門數量減少,產生的有益代謝產物能夠阻止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但研究物件是糞便而不是腸道粘膜上的細菌,所以具有一定的侷限性。雖然腸道微生物群發生改變,但目前的研究並不能夠明確指出微生物群與相關酶的作用效果,需進一步研究其機制。

對骨骼、睡眠的影響:輕斷食飲食模式還可能對骨骼健康和睡眠具有一定影響。Bahijri研究發現禁食會影響甲狀旁腺激素(PTH)的分泌,進而影響骨骼代謝。

對受試者後期身體健康的不良影響:雖然輕斷食飲食對人們的健康帶來積極影響,但也有部分研究發現,在試驗期間有少部分受試者出現不良反應。另外德國營養學會在研究中發現,輕斷食並不適合長期的體重管理,也沒有足夠的證據來證明這種方式會對人體長期健康帶來積極影響。所以如何讓受試者臨床試驗中出現不良反應的程度達到最低,也是研究輕斷食飲食方式的重要問題。

三輕斷食與辟穀的聯絡

辟穀與輕斷食均屬於飲食控制療法,兩者都是透過改變飲食方式進而使身體變得更加健康,但是辟穀有自身的理論體系和特點,是以中醫理論為基礎,方法也源於中國,這明顯區別於輕斷食。

目前對辟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服藥辟穀的機理和應用上。如任青河等透過對患有高血壓的志願者(樣本30人)採用柔性辟穀飲食法研究發現,所有人員在試驗期間的血壓、BMI、體重、腰圍等指標出現預期性下降,並且無明顯主觀不適合體徵,證明該技術對協助改善高血壓症狀有一定效果。這與盧寧等的研究結果一致。高大文等探討了柔性辟穀技術在糖尿病的早期預防和控制中的作用,證實其具有安全性和有效性。以上研究採用了中西醫結合的方法對辟穀進行研究,證實此方法在醫學領域具有一定的價值。但在使用辟穀飲食方式時,需要注意受試者的心理活動,以及受試的時間、地點,參與機構是否有良好的監控能力等,更重要的是辟穀是否會對人體產生副作用需要進一步研究。

四辟穀、輕斷食需因人而異

人們已經意識到短期內限制熱量的攝入對人體健康是有益的,但仍需要進行大規模的長期(時間一年以上)飲食干預試驗,以正確評估這種飲食方式和各種代謝變化之間的關係,以及它們是否對機體的壽命有長期影響。

適量服用酵素:辟穀、輕斷食期間,可以適量服用食用酵素,對促進腸道菌群平衡有良效,並且能改進血糖血脂向好趨勢,提升人體的免疫力,還能增加飽腹感,減輕辟穀期間的飢餓感。

恢復穀食需漸進:一般情況下,恢復穀食時宜從流質和一些清淡食物開始,可以喝一些牛奶、果汁、奶粉、麥乳精等,也可以吃一些稀粥、黑米粥、小米粥、蛋湯、木耳湯、銀耳湯、蓮子湯或麵條等,一定要循序漸進,慢慢增加飯量待腸胃恢復到原有的功能後才恢復正常的飲食習慣。

不是人人都適合辟穀、輕斷食:體重過輕的人,或者罹患胃十二指腸潰瘍、胃出血、慢性腎炎晚期、重症糖尿病、肝硬化晚期、肝功能不全、肺結核活動期、有心臟器質性損害、惡性腫瘤、高尿酸血癥、重度貧血、癲癇以及身體過度虛弱的人,都不能辟穀。

辟穀、輕斷食,絕非不吃飯那麼簡單,需要醫師、康復師、營養師進行評估和指導,貿然嘗試存在一定的風險,絕不能視之為“兒戲”。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