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健康/ 正文

現在的奶茶還能喝嗎?

奶茶是日常的飲品,但奶茶不可過飲,否則,即有健康風險。以下試舉一例:

(一)喝奶茶導致暈倒

今日看新聞,說廣西一位21歲小夥,平時不愛運動,非常喜歡喝奶茶,體重一度高達130公斤。近段時間天氣炎熱,小夥喝奶茶的頻率也從原來的一天一杯變成一天五六杯,甚至用奶茶來代替一日三餐。直到某天突然暈倒,被送到醫院緊急搶救。

經過檢查,醫生髮現小夥身體各項數值已經全面飆紅,存在高血糖高滲昏迷合併酮症酸中毒、休克、呼吸窘迫、橫紋肌溶解、多器官功能障礙以及嚴重的低鉀血癥等等,尤其是血糖這一項指標,已經高到“爆表”,檢測卡都測不出來了。醫護人員隨即給他開展了降糖、補液、升壓等處理。

廣西某醫師說:“小夥昏迷了7天之後終於甦醒了,我們對他進行了葡萄糖耐量試驗,明確了他是沒有糖尿病的,也就是說他的情況,很可能是喝奶茶引起的,他現在也對奶茶深惡痛絕吧,跟我們保證說,以後再也不喝奶茶了。”

(二)何謂奶茶

看了新聞,我大吃一驚。奶茶不是挺流行的嗎?怎麼成了傷害健康的“毒藥”了?我從來沒有喝過奶茶,當然現在也沒有喝奶茶的興趣,自然也就不知道奶茶是什麼東東。馬上上網,以“奶茶”這個關鍵詞搜尋一下。原來,奶茶是這樣的:

奶茶,是將茶和奶(或奶精、沖泡奶粉)混合的飲料,可加以調理飲用,兼具牛奶和茶的雙重營養。

現在的奶茶還能喝嗎?

奶茶就是茶與奶的結合體。那為什麼過多喝奶茶會傷人健康呢?再細查資料,原來,今時流行的是港式奶茶,以紅茶混和濃鮮奶加糖製成,其加糖特別多。而且,還會冰鎮了喝。

(三)過甘傷脾

可能,奶茶中加了太多的糖,過多攝入糖分,導致人體健康受損。有研究表明,一杯750毫升的奶茶裡面,可能含有99克的糖量,已經遠遠超出了《居民膳食指南》,建議的每天50克以下的糖的攝入量。

從中醫來分析,糖味甘,甘味入脾。過甘則傷脾。脾主運化,主升清,主散精,為氣血生化之源。過度食糖,導致脾的功能下降,大量的糖分滯於血液之中,不能散精於五臟六腑與四肢百骸,就會導致血糖升高。

而且,甘味抑脾而導致運化功能下降,痰濁水飲停滯,易致肥胖;土克水,過食甘味,容易傷腎。腎主骨,主封藏,其華在發,其色黑,腎傷則骨關節疼痛、膚色變黑、頭髮脫落,五臟六腑之精洩而不能藏,變生大病。

那麼,不加糖可以不可以呢?市面上不是有無糖奶茶嗎?我曾見過一份報道,《南方都市報》曾將市面上14款“無糖”網紅奶茶送去檢測。結果發現,這14款宣稱“無糖”的奶茶竟然都含糖,最低的含糖量都有4。45g。

再者,甘味入脾。凡是甘味的,不管是糖,還是蜂蜜,或者是糖精、甜蜜素等等,都入脾。過食則傷脾。有人認為,吃不含糖的食物就不會導致血糖升高,其實,只要是甜味的都會刺激血糖升高,因為過甘則影響脾的散精功能。那麼,我們要不要吃甜味食物呢?可以吃。但不要過量,尤其是脾虛者,尤其要少吃太甜的食物。

現代醫學認為,若攝入的糖份超標,不僅容易影響嘌呤代謝,使尿酸升高,出現痛風,還會刺激大量胰島素分泌,增加患糖尿病的風險。因此建議,各個年齡段的市民都應少喝含糖飲料,多運動鍛鍊,飲食多樣化,才能有一個健康的身體。

對於吃糖,我從中醫角度來分析,寫過不少相關的文章,比如《過多吃糖無益於健康——糖,讓人肥胖》、《無糖食品適合於糖尿病患者嗎?》、《不含糖的飲料也會導致糖尿病》、《高糖飲食的八大罪狀》、《過量食糖損害健康——兼論甘味的利與弊》,等等。

(四)奶茶還能喝嗎?

奶茶中有奶,有茶,有糖。以上討論了糖不可多吃。以下討論能否喝牛奶。

從中醫的角度,我是反對喝牛奶的。我認為,牛奶性偏寒涼,有傷陽之弊端。而生命是一團陽氣,陽氣越旺,生命越健康,生機越旺盛。

有專家宣稱:每天要喝夠一杯奶,因為牛奶的營養幾乎是全方面的,鈣、脂肪、蛋白質等均較為豐富。且牛奶與我們的骨骼健康息息相關,是補鈣的優選食品——可是,我們真的缺鈣嗎?有必要人人補鈣嗎?為健康計,與其宣傳牛奶,不如宣傳正確的生活方式,包括起居、運動、情緒等,這些遠比牛奶更有益於健康。

有這樣一則報道:一國外幼兒每天喝 6 瓶牛奶,突然沒胃口、嗜睡、臉色蒼白,醫生全面檢查後認為,由於過量飲用牛奶,阻礙了鐵的吸收,導致了貧血——從中醫來分析,牛奶性涼,最易傷損脾陽。脾陽一虛,則清陽不升,氣血不足。中國人素體多偏脾陽虛,尤當忌食生冷,以免影響脾陽健運,導致各種不適,進而造成陽虛體質。

有人說,每天早晨吃水果喝牛奶,可以保證一天的營養。從中醫來分析,這種做法非常不健康。水果大多是性寒的,牛奶也是性涼的。按天地規律,早晨得木氣,陽氣溫升。早晨要吃點溫性的食物,比如生薑紅糖水,才有助於陽氣溫升。若早晨吃寒涼的,即使其含多種營養成分,亦無益於健康,因為逆反了自然規律。

而且,感冒了不能喝牛奶。發表在《Laryngoscope》雜誌上的一項研究指出:牛奶中含有β-酪蛋白A1可以啟用調控粘液生成的蛋白質的表達,使鼻子和喉嚨的粘液分泌增加,從而加重感冒症狀。因為牛奶性偏寒,寒則傷陽。外感風寒而感冒,要溫陽祛邪,可以喝薑糖水,服各種辛溫解表類的藥物,而不能濫用寒涼,以免傷陽,導致寒邪深入。

關於牛奶,我寫過多篇文章,從中醫的角度來討論牛奶對於健康的利與弊。包括:《牛奶能不能喝?》、《關於牛奶和奶粉的三個觀點》、《乳糖不耐受,還要喝牛奶嗎?》、《牛奶的藥用價值》、《喝牛奶真的有益於健康嗎》等等。

那麼,到底能不能喝牛奶?營養學說認為,當然要喝,其理由是:牛奶能補鈣,牛奶讓青少年長的更高,牛奶有營養;我主張儘量不喝,我的理由是:牛奶性偏寒,易傷陽氣,且易導致過敏。有的人一喝牛奶就腹瀉,這是傷損脾陽的反應,建議不喝為好;有的人喝牛奶沒有任何不適,若確有陰虛,可以適量飲用,但建議加幾片生薑一起煮開,這樣可以緩解其寒性。

當然,我並非完全排斥牛奶,牛奶畢竟是飾品,適合於兩種情況的人飲用,一是嬰兒,因嬰兒生長旺盛,牛奶能滋養肝木;二是虛勞內熱之人,牛奶能滋陰除熱。除此之外,若過喝牛奶,易傷損脾陽,導致腹瀉、過敏性鼻炎。

(五)關於茶

那麼,去了糖和牛奶,剩下的茶還能喝嗎?當然能。

一則,茶的利

茶有益於健康,《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提倡飲用白開水或茶水。” 進入三伏天,如何解暑?要喝熱茶,綠茶、紅茶、花茶、黑茶等都好,茶是最佳的解暑飲品。

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茶,苦而寒,陰中之陰,沉也,降也,最能降火。火為百病,火降則上清矣。”由此說,寒性體質者不宜多飲綠茶。但清解上焦浮火,綠茶甚妙。我臨床治療少陽相火上浮諸病,恆喜在藥方中加一小撮綠茶,既可調和藥味,又能清火。

再者,飲茶不但是一種中國傳統文化,更是一種養生方式。對於熱重之人,可喝點綠茶;偏於虛寒的人,可喝黑茶,比如普洱、廣西的六堡茶等等。平時解渴,偶爾喝點茶,最是愜意。偶爾閒暇時泡一杯茶,隨手取一本書,靜靜地打發半天光陰,日子無限美好。

我擁有一個不錯的書房,收藏有近萬冊書。某日春色滿園,雜花生樹,在書房的角落裡坐下,泡一杯好茶,讀一本好書,只覺人生快樂,莫過於此。

我臨床常用藤茶,此藥出自羅霄山脈,為野生茶,其味微苦而甘,性略涼,功擅清熱毒,利咽喉,降痰濁,我常用之配入湯藥,可降轉氨酶及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並用於防治心腦血管疾病,療效滿意。平時招待親友我亦喜單用藤茶泡水代茶飲,回甘生津,最適合於老師每天言語過多,可治咽乾咽燥咽痛諸不適。

取普餌與神曲各適量,加水煮,代茶飲用。此茶能消積食,清腸胃,利痰濁,亦適合於痰溼偏重之人。

二則,茶的弊

從中醫的角度來看,茶雖屬飲品,但畢竟頗具偏性,健康人不建議嗜茶。宋代唐慎微認為: “大都飲茶少則醒神思,過多則致疾病。”李時珍亦自述:“早年氣盛,每飲新茗必至數碗,輕汗發而肌骨清,頗覺痛快。中年胃氣稍損,飲之即覺為害。”南宋詩人楊萬里因飲茶過度而患氣疾,又因有龍團好茶而禁不住再飲,終因飲茶過量而患中寒之病,身體十分消瘦且痠痛難忍。其詞序文曰:老夫茗飲小過,遂得氣疾,終夕越吟。詞中有:“舊賜龍團新作祟,頻啜得中寒。瘦骨如柴痛又酸”之語。

三則,自己做米茶和打油茶

把糙米炒香,做成米茶,用開水沖泡或煮開服,煮出來的米茶是米味與茶香融為一體,有米的特色,也有茶的濃郁,其有調味增食、解渴降溫、瘦身減糖的功效。從中醫來分析,米為五穀之一,炒香則入脾,飲之最能和胃養脾,適合於夏天消暑,胖人減肥,虛人養中。且糖尿病患者可常年飲用,並無增加血糖之弊端。

現逢盛夏,天氣溼熱,可常喝打油茶。此茶以老葉紅茶為主料,用油炒至微焦而香,並加大蒜同煮,其茶味苦而澀,澀中帶辣,可祛溼熱、清腸胃、利溼濁,最利於此時服用。

關於喝茶,請參考我的文章《飲用綠茶的利與弊》。適逢盛夏,再介紹幾個用綠茶製作的消暑飲料,希望方便讀者:其一:鮮荷葉20克,冰糖20克,開水泡代茶飲;六則,金銀花10克,綠茶3克,開水泡代茶飲;其二,鮮薄荷葉10克,綠茶3克,白糖10克,開水泡代茶飲。(董洪濤)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