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英宗復位後,做的第一件事為何是為太監王振平反?

文/馮玄一

王振,大明四大權宦之首,河北蔚縣人。略通經書,後來又做了教官,但是品行惡劣,雖是教官,卻如無賴子弟。因為和市井混混打群架,被人廢了命根子。為謀出路,他只好入宮當了太監。

明成祖時期,為了提高太監的文化素質,明朝在宮內設立了內書堂,專門教導小太監學習文化知識。王振入宮後,因為他會讀書識字,而且為人機敏,在眾多太監中很快脫穎而出,被選進內書堂,教新來的小太監們讀書識字。

王振這個人,聰明機警,為人“狡黠”,善於伺察人意。這也是他日後成長為權傾朝野的大太監的基本功。

太子朱祁鎮到了讀書年齡,王振想去侍奉太子。於是他四處奔波,託人說情。一頓操作後,王振順利成為東宮,負責服侍皇太子。王振這個人,很會討主子歡心。小太子朱祁鎮被他哄得開開心心,快快樂樂,很快就對王振信任有加,不離不棄。

英宗復位後,做的第一件事為何是為太監王振平反?

宣德帝死後,朱祁鎮順利繼位,年號正統。“僕以主貴”,主子當了皇帝,王振這個太監也算是熬出頭了。

明英宗天資不高,要讓他成為一個稱職的皇帝,實在是難為他了。他這個人很奇怪,也不像其他皇帝那樣貪圖享樂、不理朝政,他也會過問朝政,也會想著要努力工作。但是,他卻只聽王振的話。凡是王振說的,他馬上就相信,而且認為是最好聽、最正確的。如此一來,朝廷大事,都在王振的掌握之中。

大臣們對王振的這種獨攬權綱的做法十分不滿,經常和他作對。王振對那些反對他的大臣恨之入骨。

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時,禁止宦官干政。他命人將一塊“禁止宦官干預政事的鐵牌”掛在宮門上,以作警示。大臣們經常用這塊牌子來暗諷王振干預朝政。王振非常氣憤。他竟然下令把這塊牌子給摘了下來。大臣們對此非常惱火,但是,大家都知道王振得皇帝歡心,敢怒不敢言。

太監是個不完整的人,心理往往陰暗變態。一旦得勢,他們就會變得十分瘋狂。

英宗復位後,做的第一件事為何是為太監王振平反?

王振發跡後,就在京城大興土木,為自己修建府邸。他還修建了智化寺,專為自己求福。又在京郊、他的老家等地廣置土地莊園,蓄養名馬良犬。為了得到名馬,王振甚至不惜對外出賣軍事物資,讓自己的親信太監製造弓箭用的箭頭,送給塞外的蒙古勁敵,可謂不擇手段。王振為了攫取更多的錢財,竟然異想天開搞起了壟斷。他把朝廷頒發給僧人的度牒權攬在手中。度牒是古代官府發給僧侶的身份證件,有了度牒,才是合法僧人,可以免除賦稅勞役。王振得了這塊肥肉後,就瘋狂售賣度牒,半年內竟賣出兩萬多份。

王振利用手中權力,一面結黨營私,大力提拔那些溜鬚拍馬、諂媚逢迎之徒;一面大打出手,殘酷地鎮壓那些反對自己專權和對自己不恭不敬之人。為了更有效地掌控局面,他讓自己的侄兒王山、王林分別擔任錦衣衛要職。同時,他還建立了以心腹馬順、陳宮等人為首的特務網,凡是有反對的聲音,他就痛下毒手。一時之間,王振儼然成了朝廷的老大。

朝廷大臣對王振的專權敢怒不敢言,為了保住官爵,紛紛巴結王振。就連著名的清官周忱在王振新建府第完工時,也送來了一張松江府織造的名貴地毯。

英宗復位後,做的第一件事為何是為太監王振平反?

朝臣中,膽敢和王振作對的,下場都很慘。著名大臣于謙性格剛烈,十六歲時就寫出了名詩《石灰吟》,其中兩句“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至今。他在地方為官清廉,查訪民間疾苦,興利除害,造福於民,深受當地百姓的尊敬和愛戴。當他被調回北京任職時,友人勸他帶點河南、山西的土特產,如蘑菇、線香孝敬王振。于謙不以為然,堅持自己的原則,不給王振送任何禮物。

非但如此,還賦詩一首,諷刺王振:

手帕蘑菇及線香,本資民用反為殃。

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間閻話短長。

王振早就對於謙的不屈服懷恨在心,見其如此,勃然大怒。他指派黨徒李錫,誣告于謙對皇上不滿,將其逮捕入獄,定為死罪。訊息傳出,朝野大譁。河南、山西兩省的官民還主動組成了萬人請願團,聲勢浩大地來到京城,請求釋放于謙。王振見眾怒難犯,害怕形勢難以控制,這才放了于謙,讓他官復原職。

在王振掌權期間,大耍淫威、黨同伐異。但是,他一生中最輝煌的瞬間,大概是他和明英宗朱祁鎮親征的時刻吧!

英宗復位後,做的第一件事為何是為太監王振平反?

英宗在位期間,瓦剌的部隊不斷騷擾明朝邊關。年輕氣盛的明英宗對瓦剌的行徑很是惱火。王振很快就捕捉到了明英宗的心緒,便開始鼓動他,親自率兵征討瓦剌。

年輕的明英宗躍躍欲試,臨時拼湊二十萬人,號稱五十萬大軍,御駕親征。

大軍誓師出征的那一刻,是王振一生的高光時刻。可惜,這樣的時間太過短暫。

大軍出征,誰知天公不作美,大雨連綿。大軍到了大同附近,發現屍橫遍野,加之後方糧草供應不及,軍心動搖。原本就是抱著玩玩心態的明英宗,根本吃不了行軍的苦,於是,心生意。

王振對勝利也沒有把握,便不敢阻攔皇帝。只是他心有不甘。於是建議從紫荊關退兵,這樣可以途經他的家鄉蔚州,讓英宗駕幸他的府第,向家鄉父老顯示自己的威風。大軍只走了40裡,王振不知哪根筋搭錯了,竟然擔心大隊人馬經過蔚州,一定會損壞他家鄉的田園莊稼。於是,他又改變主意,火速傳令改道東行,向宣府方向行進。

這樣來回折騰,大軍疲憊不堪。更要命的是,瓦剌大軍已經趕上了明軍。3萬瓦剌軍把20萬明軍包圍在土木堡,明軍突圍不成,全軍覆沒。明英宗也被瓦剌俘虜了。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土木堡之變。

英宗復位後,做的第一件事為何是為太監王振平反?

兵敗之後,明軍將士對王振恨之入骨。護衛將軍樊忠暴怒之下,帶領士兵抓住王振,用鐵錘將其擊殺。

王振的人生就這樣結束了。但是,他的故事卻並沒有結束。

後來,明英宗被瓦剌釋放,他回到北京後,又重新登上了皇位。他的好夥伴王振已經死了,但是他仍舊思念他。他對大臣們說,王振畢竟是為國捐軀,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於是下令在北京城祿米倉衚衕的智化寺為王振立了一個彩色泥像,還樹了一塊碑,上面洋洋灑灑刻上了王振的傳記。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