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遊戲/ 正文

古董造假江湖的水有多深

這個話題按理說我是寫不了的,不過這段時間機緣巧合吧,朋友送了我一個大剪報夾子,說是他在地攤上花了十塊錢淘到的。

可能有小夥伴不知道剪報這玩意是個啥,以前的人們報紙雜誌,看到好的內容,就裁下來放到一個大資料夾裡,後來電子產品火了起來,這玩意也就慢慢消失了。這次淘到的這個材料裡,原主人是個古董新聞愛好者,收集了幾百頁的這類新聞材料,有大量的當事人採訪,我拿出一部分來跟大家分享下。

1

古玩造假這事的歷史,和文物本身的歷史幾乎一樣長。而且造假的人,比做真東西的人花的精力和腦力還多,畢竟做真東西的人不用考慮自己的作品像不像真的。

簡單說起來,假古玩分兩個方面:一個是做出和古玩接近的新貨,一個是把做出來的新貨當成老貨價錢賣。

有時候兩個事是一群人做,但是很多時候,做的和賣的不是一夥。像成龍電影《十二生肖》裡那種一體化的造假團伙,在現實中基本是不存在的,原因很簡單,那樣乾產業鏈太長了,風險不可控。現實裡往往是分開的,生產和銷售不是同一夥,這一點在《無雙》裡倒是很寫實,那裡邊也說做假鈔的人從不使用假鈔。

首先要說,公開做新貨是不犯法的,比如我生產一個長得很像唐朝唐三彩的工藝品,哪怕拿到景區去賣,是完全合法合規的。真正犯法的是我說我這個唐三彩是真的,剛從古墓裡刨出來,誘導大家高價購買,這就是犯法行為。

所以一般新貨的生產商都掛工藝品廠的招牌,日常生產的東西大多數也都是工藝品,賣的也是工藝品的價格。普通人在各種渠道,也能買到他們各種價位的產品。

網上經常有關於某些地方是假貨聚集地,甚至說某地是“造假村”,可能有小夥伴很納悶,都這麼明目張膽了?就沒人管了?

但如果你到了當地,就會發現當地人根本不藏著掖著,到處都是“XX工藝品廠”的牌子,完全是合法生意。有時候這些土裡土氣的作坊水平高得不得了。

這裡面最傳奇的人物叫高水旺,這人就是河南作坊界的神。曾經因為別人拿他的東西出去賣,涉及金額巨大,他被抓起來關了幾天,後來發現他完全不知情,並且一直在做合法的工藝品買賣,所以他不犯法又放了出來。後來還做了博物館聘請的修復師,做的東西也多次獲獎。

比起高水旺這樣單打獨鬥的,河南伊川縣煙雲澗村方興慶,把青銅器技術教給村裡人,使得這個山村脫貧致富。

方興慶的情況和高水旺差不多,他做的工藝品在20世紀90年代從機場帶出境,雖說乘客說是自己買的紀念品。但是經過鑑定,認為可能是商周青銅器真品。於是順著一條線找上來,一直到煙雲澗找到了方興慶。在看到院子裡的成品半成品之後,事情也就不了了之。

方興慶把技術推廣,以至於現在煙雲澗被稱為“青銅器造假第一村”。其實那裡主要是靠旅遊紀念品和定製青銅工藝品,甚至給博物館做展品的高檔仿製品(很多時候展覽對文物會造成損害,但是為了向觀眾展示古代文明成果,會製作足以亂真的高仿代替展出)。

說到這裡,大家可能納悶了,上次聊天珠的時候,說河南的天珠造假產業天下無敵,這次又說河南的青銅和唐三彩也很出眾,為啥河南這麼牛?

其實河南一直都是古玩生產大省,現在也是人造鑽石生產基地,很早就有句話,如果政策允許,河南老鄉連原子彈都能給擼出來。

這個說起來複雜又簡單,河南陝西本身就是文物大神,中國古代王朝,大部分都在關中和中原溜達,也就是陝西和河南那一帶。豪門大戶也都在這兩個地方,貴族上等人死了,弄點東西陪葬多正常,經常是古墓疊古墓,自然也就成了古董交易市場,當地人耳濡目染,慢慢就對這些東西非常熟悉,再後來也就慢慢靠山吃山,天天玩古董,順便仿製一下,也很正常,正如一個修理工身上帶個扳子一樣正常。

2

假古玩也分成不同的三個檔次,用來應對不同的客戶。

第一類,就是平時地攤上和一些“相聲鑑寶”裡面那種。

一個買家指著一個工藝品說多少錢,賣家說八萬,買家直接還價40,對方一愣,差點暈過去,然後定了定神,嘴角露出一絲詭異的微笑,大叫一聲,“成交!”。下邊一群網友說店家含淚賺了30。

第二類就比較的正常一些了。一般都是按照現有的器物器型仿製,用料也按照真正古玩的比例儘量做到一致。製作的工藝上也是儘量按以前的來做。每一步都是經過仔細摸索實驗的,關鍵步驟做的人也都是有多年經驗的老師傅。

比如青銅器,就要按照原有物件比例製作蠟模子,這是個又貴又非常考驗技術的活計。做模同時按照真品時代比例混合各種金屬,然後澆鑄出來。做出來的範線紋路等等都要和原物做到儘量統一,不經過常年學習的人做不了。

如果是字畫,不論用紙還是用絹就不能用普通買來的,而且要專門做舊成接近真品的形態才能用。

畫面本身不講究地用珂羅版(一種很複雜的精密玻璃印刷技術)印刷。再高階的就是真人手繪,畫的人雖然有原件參考,不同水平的人畫出來的差別非常大。而使用的墨和顏色都要不能用化學料,必須是古法作的東西,不但成本高做出一件東西也要很多時間。

瓷器陶器紫砂這種,就要用真品當年使用的土,現在這些土現在已經很不好弄。比如景德鎮老坑高嶺土,即使買到也要賣到上千一袋。這些土拿來還不能用,為了去除雜質要反覆淘洗沉澱,還必須人工來做,因為現代機器做出來的胎泥遇到內行一眼就看得出來。

使用的天然釉料和顏色價格更貴,好的賣到幾千上萬一斤,有的人專門就製作仿古釉料賣。至於手工拉坯和作畫上釉,就是全看本事的手藝活,技術高超的能做的和真品一樣。燒製的時候現代的電爐煤爐是不行的,必須搭老式窯口燒柴,用的都是和以前一樣的大塊實木,一口大窯燒一爐柴火可能就要上萬。

這種窯溫度把握也非常麻煩,看火的人經驗非常重要,如果不是多年下來的老師傅,光會看著溫度計控制根本不行。一窯東西要是燒壞,物料成本至少就在幾萬塊。

這些東西做出來,外表和真古玩當年剛出來的時候基本一致。所差的就是時間給器物留下的印記。於是最重要的“做舊”就要登場了。

3

做舊的技藝發展非常的快,咱們今天說到的方法,可能都已經過時了。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有兩個:一是現代化學物品被廣泛應用;一是科技檢測手段的不斷出現。

比如銅器,做舊的關鍵就是銅鏽,以前依靠浸泡液體以後埋在土裡讓它快速長鏽。現在使用化學藥品腐蝕產生銅鏽,不但快而且看起來真;或者用真的銅鏽,刮下後再用特製膠水粘上去,做的根本看不出問題,除非刮下來一塊檢測到含有膠水。於是有了製作整塊銅鏽焊接在器物表面,再經過打磨就算取樣檢測都發現不了。

如果是字畫,關鍵是顏色,以前用茶水染,郭德綱說要用尿來染,一開始以為是胡鬧,後來發現竟然真有這麼一回事。

現在各種現代化學品,直接燻蒸,要幾百年的效果就相應的燻蒸多久。也有怕化學品有殘留會被檢驗出來,於是用各種天然成分配比燻蒸的,據說配方和廣東涼茶差不多。更高科技的是使用高強度射線長時間照射,模擬真實環境幾百年對字畫的破壞。

如果是瓷器,關鍵是所謂“去賊光火氣”,說的是新出來的瓷器裡外都會帶有新東西的那種明亮的光芒,有經驗的人一眼就能看出問題。有點類似你家的冰箱剛搬過來看著亮晶晶的,用幾年就灰頭土臉。古董也一樣,新做出來的一看就是新的,需要經過特殊處理,讓人看著像是經歷了幾百年的滄桑。

以前用打磨或者土埋之類法子,效率不高還容易讓瓷器光澤受損。現在有各種化學品去火氣,只要略微泡一下,就可以得到幾百年的效果。

至於高科技檢測手段,可以說幾乎所有可能的新技術手段都曾經被用來鑑定。

但是到現在為止還沒有發現哪種一勞永逸的法子,因為做這行的人也關注新技術,隨時隨地想辦法應對。

曾經有人拿來一些沾了泥土的漢簡要賣給南京博物院。送到研究所進行年代測定,檢測的結果都是該木簡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看著挺像真的。最後多方確認,才知道這批東西是作偽者用出土的西漢棺材板做成的。要不是寫的字實在是沒法跟古人一個樣,還真被他們給糊弄了。

大家可能納悶,那給博物院送假貨這人應該被抓起來了吧?一般不會,畢竟你沒法確認是他偽造的,他說自己是從爺爺那裡繼承來的,你總不能因為別人繼承了一個假貨就抓人吧。

接下來就是第三種,這才是古玩造假裡的高階貨。做出來就是給行家看得。真正的古玩造假。目標是讓磚家們打眼(指上當),讓真專家也吃不準。賣的就是這門手藝。

這些東西從用料到工藝都不一般,比如銅器,一般按照真東西比例重新配比即可。高檔貨就要買同時代的廢銅器廢銅錢熔鍊。如果是商周銅器,就不能再用蠟,而是用當時同樣的泥範,這比蠟模又要麻煩很多,而且工藝更復雜。

不過這樣依然會被高手看出問題,最好是就用真貨,透過手法增值而不是重製。

比如把不完整的器物透過從別的器物擷取修補做成完整件;或者殘破的幾件器物擷取拼接成一件新品;在沒有花紋的素面器物上刻上花紋;在真品上刻上增加銘文;甚至把普通形制真品透過切割等方法改變成罕見高價的器型等等。

有時動的地方很少,整個器物大半還是真品,非常難以確定真假。

書畫類有的憑空偽造,就用同時代的舊紙作畫;還可以用同時代沒有題跋或作者名氣不大的作品,透過增改來變成大名家的作品;為給名家的東西增值,在上面加上著名人物的題跋或者印章;還有真名人的東西,在普通作品上補畫變成精品增值,比如日常花卉增加細緻工筆蟲鳥之類。

這種能在真品上動手的人,不論繪畫、題款、題跋、刻章,都必是多年的高手。

在《十二生肖》和《無雙》中都說過一個造假手法:因為宣紙有很多層,可以把畫一層一層揭開,一張變成兩張三張甚至更多,每張還都是真的。

其實這種做法聽起來好像很玄乎,現實裡卻沒法操作。

首先是一般宣紙沒有那麼厚,你想把一張揭成兩張,大機率會把原畫也給弄壞,典型的偷雞不成蝕把米。再說了,古畫才有價值,那些畫放的年頭長了,紙會變得非常脆,根本沒法揭。

而且只有暈染比較厲害的那種水墨寫意畫才會沁潤那麼深,如果是工筆之類地揭開下面那層就沒法看了,不過即使暈染了下面那層,墨不濃的地方顏色也淺很多。而且那種水墨揭了下面一層,上面的其實墨色濃淡也會有變化。

宣紙雖然是一層一層的,但是揭開就會發現下面那層表面粗糙,和真的表面是有區別的。最後是水墨雖然暈染,但是題款一般用幹墨和印章用的印泥,二者暈染性差得多。揭開後必須要補,專家從這兩處一旦發現補筆,就基本認定是偽造了。

至於瓷器道道就更多了。有的大量收集殘破瓷片,然後按照樣式分類,把幾塊拼湊成一個整件;有的把碟子或者殘破件的底單獨切下來,然後重新拉坯做出瓶子罐子這類高價貨燒製;有的把原來素白的東西,改成古代非常難燒的顏色,或者五彩重新燒製;還有把民窯的精選品加上官窯款式重新燒等等。

這些手法很多不動瓷器鑑別最常見的底、口、胎部分,不要說磚家二把刀看不出來。即使有的專家鑑別出來,但是很多時候都是依靠積累的經驗,所謂“第一眼”感覺不對勁,以這個感覺下手才發現的問題。

做出來之後,不管是修補還是重做,某些地方還是要做舊的。高檔貨的做舊工藝,也和普通東西有很大不同。最簡單地說,如果是入土的東西,就要從真品所在地弄來同樣的泥土。做舊打磨不能用電動工具,也不能用刷子,不然在高倍鏡下那種規則的打磨痕跡會很明顯,要手工用牛皮沾上油打磨,一點都不能急。東西做好要放著,最好放到看起來和四周融為一體才行。

玉器在做舊之外,還有一些增值的辦法。有的玉器在古代墓葬裡會產生絳紫色絲狀或者條狀紋路,被業內稱為“血沁”,講天珠那篇其實提到了,玉石看著是完整的,其實跟海綿似的,佈滿各種晶管,容易被其他燃料滲透進去。

古董造假江湖的水有多深

這東西可以讓玉器身價大漲,於是自古以來做血沁是很多人研究方向。把玉燒熱後放進不放血殺死的豬狗肚子裡,埋進土裡放一兩年再拿出來;把玉泡在血袋裡面,然後反覆冷凍、化凍。

還有一種流傳得比較廣的法子,把玉塞進活羊腿裡,三年以後再拿出來。不過這樣效果好,出來的沁紅中帶綠。就是慢而且麻煩,羊可是長腿的東西,說不定羊都走丟了。

還有一種特別的增值,古代很多達官貴人陪葬隨身帶著玉器,這種相比起普通的要值錢。於是有的商人專門買古墓棺材底那一層各種東西腐敗成了“屍泥”,把化學處理過的假古玉包在這泥裡面,等這玉空隙沾上泥之後再打蠟,賣的時候送去檢測,從上邊刮點下來,一檢測果然符合各項特徵。

到了這時,這東西才是真正的高仿,即使很多真專家拿到手裡,也不敢隨便說是假的,高科技的裝置仔細檢查,越看越真。

4

最讓我覺得驚訝的,還有假扮盜墓賊騙人。原理古代就有了,這手法叫“埋地雷”。把東西提前埋下去,等買主來了,當著面把東西弄出來。所謂眼見為實,這還有什麼好說的?掏錢吧。

這個其實也比較複雜,一般賣家也不傻,他們往往待著自己的風水師,風水師一看就知道某個地方確實是風水寶地,埋著個達官貴人也正常。

這時候最好的辦法,就是找個早被挖空的古墓,放上東西填上土。還要讓它“長”些日子,等到野草長的和附近渾然一體,才招呼客戶前來。還要跟真的要盜墓一樣,把附近都承包下來拉上圍牆,弄些裝置在裡面執行掩蓋挖土的聲音。最後才把東西挖出來,而且起貨必須是夜裡,東西只現錢交割。完事以後一拍兩散,再想找這群人就沒影了。

再厲害的就是玩真的了,這些人真的盜墓,但是按照墓的年代提前買好一批東西。其實自古以來盜墓的無數,大多數古墓都被盜過了,有十墓九空一說。所以等到挖的時候,不管有沒有收穫,都把假東西加進去,希圖多賣錢。甚至有時收貨的看出問題,也不點破,藉機壓個低價拿來,自己再當出土的真貨賣高價。

到時候就算被人識破,可以說自己看著從土裡弄出來的,我也是高價買的,我打眼認自己學藝不精活該,你打眼不檢討自己問題,跑來找我鬧怎麼好意思的?

在這三種之外,還有一種比較特殊的古玩造假。就是一些技藝高超的專業人士作假。

在古代幹這一行最有名的估計是米芾,這人是一流書畫家,經常找人借書畫觀摩。據說他常仿製以後把真的據為己有,假的給原主也不被發現。他特別喜歡二王(王羲之王獻之父子)的書法,當時仿製了很多。於是從宋代到現在,分辨是二王真跡還是米芾仿製,都是一件很件很有挑戰的事。

到了近代,這方面最有名的就是張大千。他最擅長石濤和八大山人的畫,以至於現在兩人的畫到底有多少張大千畫的,幾乎沒法分辨,有種說法說是十之七八都是仿品。唯一的好訊息是張大千的畫,本身繪畫水平也非常高,價格也是離譜,真分不出就分不出吧,買張張大千的畫不丟人。

張大千每收到一幅真跡,就仿好幾份,行內管這個叫“下蛋”。然後由不同的渠道帶到相隔很遠的幾個地方同時出手,既可以都賣出高價而且不容易穿幫。

古玩造假的危害非常大,不但造成財產損失,而且把整個市場都弄得烏煙瘴氣。是一種非常傷害古玩行業基礎的事情。

其中甲骨文造假是很嚴重的一次事件。

甲骨文一出現就造成轟動,有文字的骨片價格飛漲,各地收購商都來買甲骨。但是有字的數量有限,一個叫藍葆光的人開始在甲骨上自己刻。沒字的刻上字,有字的刻多幾個(當時按照字數算價錢),為了魚目混珠,他還有意把字刻的比較亂,然後透過各種手段做舊,搞得當時很多學者在研究他的手筆。

當然了,不止他一個人在造假,很多人都在搞,估計市面上的帶字甲骨,可能一大半都是假的。

這事後來敗露後,很多人都認為整個甲骨文,完全就是一場騙局。

不過隨著不斷地有新的挖掘證據出現,同時對文字的辨別也進步很快,大多數人也都確認不是偽造。這場風波也就過去。

但是後來為了把甲骨上的文字真假區分開,有了一門專門的“甲骨文辯偽學”。

而且專家也不一定可信,之前發生過一個大案,商人謝根榮找來一堆玉片(這些玉片可能是古玉),請一個堅定中心的主任把這些玉片串成了傳說中的“金縷玉衣”,他又請來中國收藏家協會前秘書長王文祥、故宮博物院前副院長楊伯達、北京大學寶石鑑定中心前主任楊富緒、國家文物鑑定委員會前副主任委員史樹青,5 位專家一鑑定,便為這件“文物”估價 24 億元人民幣。謝根榮用這一紙估價說明,騙銀行放出 7 億貸款,後來大部分都沒追回來。

透過這事我是明白了,巨大的利益驅使下,沒啥人是靠得住的。

5 尾聲

文章就寫到這裡吧,洋洋灑灑六七千字了,最近蒐集了不少材料,能聊的還有很多,後續有機會再跟大家講講吧。

透過本文想必大家也看出來了,古董這一行水不是一般的深,大家不要輕易去試探,不過如果說有啥好訊息,那就是這玩意一般不坑窮人。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