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睡眠壞習慣你佔幾條?探秘睡眠障礙科,專治“睡不好”

睡不著、睡得淺、醒得早……中國成年人失眠發生率高達38。2%。睡個好覺,成了3億多中國人夢寐以求的目標。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記者日前走訪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睡眠病房發現,“睡不好”只是表象,背後是形形色色的原因;而“怎麼睡”沒有固定標準,對策因人而異。

睡眠壞習慣你佔幾條?探秘睡眠障礙科,專治“睡不好”

圖說: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睡眠障礙研究病房新民晚報記者 徐程 攝(下同)

看,奇怪的睡眠問題!

2019年7月1日,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開出睡眠障礙病房,更早時候,醫院已經開出了睡眠障礙專病門診。來的人都有“深夜煩惱”,50多歲的李女士從國外回來後突然“發病”,每天凌晨,總有朋友收到她發來的微信,說一些沒頭沒腦的話。李女士白天很正常,但她竟對自己的行為全然不知。

“這是睡行症,俗稱夢遊症,一般多發於兒童,成人病例很少,可能與她國外回來沒有順利調好時差有關。”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睡眠障礙學科帶頭人苑成梅說,藥物配合睡眠認知行為治療,一段時間後,困擾解除。

30多歲的秦小姐說自己“嗜睡”,開著會,老闆在臺上激情澎湃地演講,自己睡著了;開著車等個紅燈,眼皮也要合上。秦小姐說,她晚上會失眠,白天迷迷糊糊的。睡意襲來時,自己沒有能力抗拒睡眠,突然“昏過去”,醒來後茫然不覺。

苑成梅說,這種病叫發作性睡病,有些伴有猝倒發作。發作性睡病是非常危險的,突然睡著可能會帶來安全隱患。

睡眠障礙五花八門,失眠是睡眠障礙中最常見的一種。55歲的趙女士年輕的時候就比較焦慮,容易失眠。年齡上去後,睡不著的日子越來越多,只有依靠吃安眠藥才能入睡。安眠藥吃了十來年,最終她發現,即便一把一把地吃藥都不能換來安睡了。她還發現自己記憶力衰退,精力難以集中,情緒也不好。幸運的是,經過抗焦慮和改善睡眠的藥物治療,配合健身、心理疏導三個月後,她的睡眠時間慢慢延長,情緒也變得逐漸平和。

睡眠壞習慣你佔幾條?探秘睡眠障礙科,專治“睡不好”

圖說:護士正在為一名患者佩戴睡眠監測儀器的感測器

這些人竟成為睡眠障礙高發人群

出現睡眠障礙的原因有多種,除了本身因神經衰弱、軀體疾病或患抑鬱症、焦慮症等,還包括因吵架、考試、看恐怖電影等使精神受到刺激;處於焦慮狀態;年輕人熬夜;常年依賴酒精、安眠藥、咖啡而無法自然入睡;睡前玩手機、做運動、過於興奮等。

苑成梅說,睡不著往往是一個訊號,可以反映身心現狀,這也是精神衛生中心開設睡眠障礙專病門診的原因之一。而長期睡眠障礙也會帶來許多健康問題,如心腦血管疾病、內分泌紊亂、抑鬱症、痴呆等。

睡眠醫學還是一個年輕的學科,睡眠障礙病房收治的病種包括失眠、精神心理疾病伴發失眠、軀體疾病伴發失眠、發作性睡病、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晝夜節律異常、異態睡眠等。其中,五個單間病房用來做多導睡眠監測,患者在頭、面、頸、胸等各部分貼上貼片,然後在這裡舒服睡上一覺,腦電活動、眼球運動、呼吸、心跳頻率、肢體動作等資訊將傳輸到睡眠病房的資料分析中心,供醫生得出最終的睡眠報告,並予以針對性干預治療。

“我們常常認為老年人比較容易發生睡眠障礙,這與褪黑素的分泌有關。實際上現在有睡眠困擾的人越來越多,白領、高中生、大學生、全職媽媽、哺乳期女性等等……”苑成梅說,疲憊的新媽媽產後要照顧寶寶,整覺變成了片段,還伴有抑鬱、焦慮情緒,哺乳期過完變成了慢性睡眠障礙。

還有一類被忽視的人群,就是全職媽媽。在睡眠病房裡,張女士被測出來晝夜節律異常,通俗點說,睡覺的週期跟別人不一樣。詳細詢問得知,因為完全沒有固定的作息時間,每天不分時段,困了就睡。一段時間下來,導致睡眠節律紊亂,晚上該睡覺的時間反而睡不著了。當然,得這種病的還有不少“作出病”的年輕人,晚上熬夜,早上不起,生物鐘亂了。

“高中生、大學生失眠的,除了學習壓力大,還有人際關係、家庭關係處理不好。”苑成梅說,失眠者中一半以上因為情緒焦慮引起,其中,女性比男性更多。還有相當一部分人,是睡眠習慣不好所致。

睡眠壞習慣你佔幾條?探秘睡眠障礙科,專治“睡不好”

圖說:醫生正在對患者進行問詢診療

糾正認知行為是首要的

“常常會有患者說,我怕天黑,我怕我躺在床上毫無睡意,我怕我醒來看到時間是凌晨1點鐘,我怕醒來後翻來覆去難以再次入睡,我怕在煎熬中等待天亮……我也深感病人的失眠之苦,很想幫助他們。”苑成梅以前並不是研究睡眠的,但正是她專業“底子”在,讓她對於治療睡眠障礙的病人有了更多經驗和手段。

苑成梅還說,目前對失眠的治療,糾正認知行為放在首位,然後是改善睡眠習慣、物理治療、藥物治療。她介紹,失眠患者應樹立以下觀念:不要過度關注睡眠,不要強迫自己入睡,也不要在意多久入睡;不要因為某一個晚上的不良睡眠而小題大做,允許自己有失眠的時候。睡不著的時候完全可以穿上衣服離開床,去做一些想做的事情。

有意思的是,還有一部分患者,晚上的睡不著其實是“假失眠”。50多歲的劉先生就是這樣,他說自己好幾個月徹夜未眠,但經過睡眠監測,睡眠結構“合格”,不僅有深睡眠、淺睡眠,還有夢境。面對這樣的科學報告,劉先生依舊一口咬定,“昨晚又沒睡著”。

怎麼回事?苑成梅說,這類病人其實是睡眠感知出現了偏差。矛盾性失眠目前尚不完全明確原因,但和心理也是脫不了干係。實際上,完全不睡的人幾乎沒有,這類病人也許能睡上五六小時,但認為自己只睡了二三小時。“讓他們相信自己的確睡得不錯,就不會有那麼重的心理負擔了。”

有些人睡不醒,出現“鬼壓床”,並且對其產生恐懼心理。在醫學上“鬼壓床”被稱為反覆發作的孤立性睡癱症,是覺醒過程中意識恢復而肌張力尚未恢復的一種分離狀態,並無嚴重不良後果。苑成梅說,這種睡癱症常發生在從睡眠週期中的快速眼動期(也稱多夢週期)覺醒的時候。在這種睡眠狀態下,人的做夢活動加速,身體肌肉開始靜止,這種臨時性癱瘓有時會導致患者在夢醒後仍然無法動彈。“我們的一生或多或少都經歷過幾次,特別在你入睡比較晚或者比較疲勞的時候比較容易出現,不需要特別治療。”

不睡覺就別躺床上

在治療失眠的過程中,苑成梅有一次對一位病人說,“根據你記錄的睡眠日記,你每晚要1點左右才能入睡,6點就醒了,那麼請你每天1點上床,6點一定要起床。”病人驚呼,“我已經失眠了,你還叫我熬夜?”

是的,假如真正睡著的時間只有5小時,睡覺和起床就是兩個重要的“錨點”,過早上床輾轉反側只會帶來焦慮,刷手機、吃東西等各種不利於睡眠的習慣,更是拖了睡好覺的後腿。苑成梅說,當然這只是第一步,如果連續兩週都能調整好這樣的週期,就可以適當延長睡眠時間了。

睡眠是一件神奇的事情,它像一個迴圈賽。簡單來說,淺睡眠、深睡眠、夢境是一個週期,約為90分鐘左右,而晚上睡覺會經歷4-6個這樣的週期。而每個人都會做夢,只是有些人記不住。

“有的人是百靈鳥,習慣早睡早起;有個人是貓頭鷹,習慣晚睡晚起。每個人睡眠習慣不一樣。一般推薦成年人11點前入睡,睡7小時即可,但有些人睡四五小時就夠了,有的人睡八九小時還不夠。普通人很難區分自己到底是睡眠習慣不好還是真的有睡眠障礙。睡眠也沒有統一標準,個體差異也比較大。”苑成梅說,睡覺只是為了第二天的工作生活儲存體力,有個比較簡單的判斷標準,當你第二天不覺得累,且不影響工作生活,說明睡眠質量尚可。

同時,她認為偶爾失眠不需要特別處理。但失眠時間持續較長,一個星期中會有3天以上睡眠不好,同時影響工作、生活和心情,還是要去醫院做個檢查。

新民晚報首席記者 左妍

【連結】不好的睡眠習慣你佔了幾條?

1。熬夜了就晚點起床。(錯)

晚上睡不著也不要用白天的時間來補。如果晚睡了兩小時,就不要再晚起兩小時。

2。不睡覺的時候躺著休息。(錯)

不睡覺的時候別在床上躺著,更不要在床上刷手機、看電腦、打遊戲或者吃東西。有的人一有空就躺床上,到了該睡的時候睡意全無。

3。晚上喝點酒睡得好。(錯)

靠喝酒助眠會破壞睡眠結構,常常前半夜打呼,後半夜盯著天花板。

4。堅決不吃或過度依賴藥物。(錯)

對安眠藥不要過度排斥,也不要太依賴,尤其不要自己亂加藥,要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必要的時候還要加上抗抑鬱和焦慮的藥物。

5。隨時補覺,靠午睡提神。(錯)

睡眠要規律,每天最好在固定的時間入睡,睡眠時長也相對固定。白天隨時補覺會破壞睡眠節律。午睡最好控制在20分鐘內。

6。睡不好要努力睡。(錯)

努力入睡的結果往往是,越焦慮越睡不著。人的心理暗示作用是非常強大的,所以要入睡就應該放鬆心情。

7。房間長期處在黑暗狀態。(錯)

光線調節很重要。早晨起床後,要拉開窗簾,充分吸收光照和新鮮空氣,讓褪黑素減少分泌,進入“日間模式”。

8。睡前運動,睡得更香。(錯)

白天活動不夠,對睡眠的需求會減少。因此,體育鍛煉有助於健康睡眠,但是睡前不要進行高強度的鍛鍊,避免過於“興奮”而失眠。

【來源:中國青年報】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文章

頂部